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小鱼跃农门 > 第8节
  ☆、第11章 第一桶金
  鸡打头鸣的时候,唐小鱼就起来了。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灯油太贵,大家都是能省则省。
  她早上起来洗漱完毕之后,大杂院子里头大多数人家都起身了。
  天还没亮透,四周都是灰扑扑的,推开房门便有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似地刮过来。
  小鱼再次清点了一下摊子要的材料,面是头天晚上揉得醒好的,有了昨儿的经验,小鱼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回出饼可以更快更好。
  天蒙蒙亮的时候,小鱼敲开了邻居的家。
  “洪大叔早啊。”
  洪大叔是这院子里大家默认的头儿,平常邻里有什么纷争大家都来找他评判。小鱼一早便打听清楚的,所以挎了半篮子鸡蛋,特地来洪家拜见。
  “唐丫头今儿不出摊?”洪大叔四十开外的年纪,手脚粗大,长得有点凶,一般小孩子跟不太敢跟他亲近。
  唐家母女昨儿去摆摊子卖那个香喷喷的脆饼子,这满院子的人都知道,看着她们昨天未过午就一脸喜气地回来便知道生意不差。
  “我们初来乍到的,很多地方不懂,还要靠大家提点帮忙。”小鱼笑眯眯地将篮子里的鸡蛋一个个摆到洪家的桌子上,“我们从山村里出来,也没什么好孝敬的,手里有几个鸡子儿,让婶子给栓子哥和虎子弟弟摊鸡蛋饼吃。”
  “这哪能收。”洪大叔嘴上说不要,但也并没摆出要推辞的架式来。
  小鱼心头微松,知道这是不见外了。
  “大叔啊,您也知道,我跟我娘做个小本买卖,便指着这个糊口。”小鱼捏着衣带,看了眼洪大叔的脸色,接着说,“女人家抛头露面地也不容易,咱们头回做买卖,不惯规矩,能不能请大叔指点指点?”
  洪大叔心里暗暗点头,原本他也想提点唐家母女两句的,但人家是刚来的,面也没打见过,自己这样去说,一来人家不一定信,二来非但领不了情说不定还会被误会是讹欺妇人。
  不管在哪里发财都要答兑地头蛇。有那帮闲地痞的,欺行霸市的,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有生根发芽的土壤。小鱼也没想过自己能避过去。
  她们孤儿寡妇的没个依仗,在别人眼中就是块肉,别管是肥是瘦,是苍蝇就得来叮一口。这时候弄清楚市道行情,傍对了胳膊,才不会被人咬得出血掉肉。小鱼是想好了,花钱买个安心。但凡有规矩的,那些闲散痞子便伤不了她们根本。这当然就要人去引路,洪大叔无疑是最合适的。
  洪大叔的大儿子在县衙主簿家里当差,他们老两口带着两个小点的儿子在县里讨生活,瞧着主簿的面子,黑里白里都要卖他两分薄面。虽然他们手头没多少钱,但在县里头的人脉还是广的,知道哪帮哪派可倚得,知道哪个地头要向哪拜着。
  洪大叔既收了小鱼的礼,自然细细分分地将这街头的派系一一说与她听。昨日她摆摊的地方是正大街,那片的确有人罩着,领头的人外号麻刚,家里哥哥是县衙的班头,收的钱虽然略多些,但拿钱办事,为人也算仗义,但凡他地头上交过份子银的,外人便欺负不到他们头上。昨儿个唐家母女头回摆摊子,麻刚手底下人没去收钱,大约也是见她们是全生面孔,先放一天。今天应该就要来上门收钱了。
  小鱼听了连连点头。
  她不怕保护费交的多,就怕不知道要交给谁,交多少。像这样一条街有固定收费的才令人安心,凡事讲个规矩方圆,只要有规矩,一切都好办。
  小鱼再三谢了洪大叔,这才请了唐娘子,母女二人推着小车又去了昨天摆摊的正大街旁的小巷子口。
  天色已经明亮,街上行人也不见有多少,不过临街的店铺已经在卸铺板准备开张了。
  唐娘子忙着生火,小鱼调好胡辣汤的配料,便去摆放从别家暂借来的两张简陋小竹桌和四只长条凳。
  晨风将她插在摊头的旗子吹得呼啦啦直响,朔风呼呼地吹,直打人衣裳领子袖口处往里头钻,小鱼打了个寒战,搓着手原地跳着,活动快僵掉的手脚。
  “娘啊,等以后咱有了钱,我就去盘个像样的铺面,以后咱就在铺面里头,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再雇几个人打杂烧火,咱就去当老板娘和小姐,窝在后头享福。”小鱼眼馋地看着对面街上开张的铺子。
  不用多大,像那个卖糕饼馒首的铺子就刚好,揭开蒸屉,那白腾腾的热气将人都包裹起来,好暖和的感觉。
  唐娘子盛了一碗热汤递给小鱼:“喝些汤暖暖身子,你再苦两天,等娘把你这手艺都学熟了,你就在家睡着,娘一个人看着铺子就行。”
  “那怎么成?我最爱听铜板响了,您要不让我收钱听响儿,我可跟您没完!”小鱼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汤,从里到外都暖了起来,“干活干活!再过一会儿,街坊们就要出来吃早饭了!”
  过不多时,香喷喷的葱油胡麻味儿就从小巷子里飘了出来,像把小勾子,将行人的脚步一点点勾到那里去。
  “又酥又香的唐家酥饼咧!买四送一喽!”伴随着四溢的香气,清凌凌的女童声音吆喝起来,又精神又敞亮,听得行人心中便是一振。
  昨儿尝过味道的,便有家人端着盆过来,买上四五块酥饼再加上一锅胡辣汤,捎回去带给全家人当早餐。没尝过味儿的,也聚拢过来,有钱的买上两张饼就汤,没钱的也瞧一眼闻闻味儿。
  虽然小鱼做了充足的准备,第二天排队的人比头天排的人更多,队伍也更长了。
  一口平锅,实在没办法做得太快,加上不少人一买好几张,排在后头的人便有些心焦气躁起来。
  小鱼个儿小,摊煎饼摊久了胳膊发酸,唐娘子便接了她的活儿。她人长得美,手指白皙纤长,木铲给饼子翻个时姿势优美利落,有那轻狂的男人嘴里便不太能管得住了。
  唐娘子面皮薄,听得几句早红透了耳根,紧抿着唇眼泪都快掉下来。
  小鱼人往摊子前一站,一手接铜板,一手拿竹夹子夹饼,生生又让排队的队伍往后退了一步。
  “各位街坊,大叔大婶,哥哥姐姐,我们母女靠手艺糊口,本小利薄,蒙大家看得起来撑着生意,小女子这里谢谢大家。不过我们是手艺人,靠得是手不是脸,女人家过活本就艰难,若不是迫不得已,谁想抛头露面?还请大家给给脸面,有那嘴里不干不净胡说八道的,我们拼着不赚您的钱,也不能再卖饼子由人侮辱。就说您呢,这位大哥。对不住,您回家把嘴洗洗再来,这饼子不卖您,下一位请。”
  小鱼嘴巴甜,说话利落又戳人心。本来看她们身形瘦弱的一对母女,在这大冬天来出摊就觉得可怜,难得的是汤饼又这么好吃,人也有骨气,自然是得人心的。
  那刚刚嘴里胡吣的青年还想闹一闹,早被后头的大叔大婶戳着脊骨骂了个跟头,可又不甘心排了半个时辰队什么也买不着。只得又是作揖又是告罪,赌咒发誓再不调戏大娘子,只求能买两块饼回去不至于白瞎了时辰。
  小鱼也知道见好就收,做生意的和气为上,转怒为喜,还是做了生意。
  这么一闹腾,嘴里浑话的也差不多没了,唐娘子便取了块麻布把口鼻蒙上,只管在后头专心烙饼,小鱼负责收钱卖饼加煮胡辣汤。忙到晌午后,带来的材料竟然卖了大半,一个笸箩都装满了。小鱼将笸箩里的铜钱倒到木头匣子里收好,又将空笸箩放上,等着下一拨生意。
  正此时,见着街头来了三个大汉。大冬天也不怕冷,敞着怀,露出刺着虎虫的胳膊,乍着肩膀,一摇三晃地到了摊头前。
  小鱼眼尖,瞧见这三人腰上都系着一条青布腰带,腰带上黑线绣着一只狼头,心道:终于来了。
  这三人转眼来到近前,正要发威呢,就见一个身材娇小,眉清目秀的小丫头笑嘻嘻地迎上来,对他们招手道:“三位大哥,快来我们摊子上坐坐,喝口热汤暖身子!”
  三人对视一眼,果然就挑了板凳坐下。
  这一般来说,收保护费的人到了新客这儿,都要先来个下马威,好叫人知晓他们的厉害,明白他们的手段,这样才能让人乖乖掏了钱出来,省去口角麻烦。但凡有客商,见着他们这样横七蛮八的样子,能躲都躲了,哪还有笑着迎上来,往自家拉人的?
  这小丫头笑得甜,声音清脆,倒是令人可喜。
  小鱼麻利地盛了三碗胡辣汤,又拈了三张饼放在三人面前。唐娘子看着这三人胆战心惊地,悄悄儿拉了女儿的袖子低声道:“小鱼,你去看着锅,还是我来。”
  小鱼哪肯让漂亮的唐娘子去应对三个混混,一把将她推到锅前:“娘您趁空多烙些饼,您瞧有客人来了呢。”
  然后转声跑到那三人面前:“三位大哥尝尝这饼子这汤,不收钱的。”
  倒有些眼色,不过给点不要钱的饼子和汤就想躲了账了?
  三人对视一眼,眉峰一扬,便要发作。
  ☆、第12章 背靠大树
  还没等他们拍桌子发作,小鱼已经快手快脚地放上一只布袋子。
  “我们家是洪大叔的邻居,他已经交待过了,这是这个月的,请哥哥叔叔们吃酒。”
  手扬在空中,便有些落不下去了。
  怪不得这小丫头这么机灵敢拉人来吃汤饼,原来是早知道规矩的。洪老六的名字他们也知道,晓得他儿子在主簿家里头当差,颇得主人的眼,便是看着洪家的面子,也不好难为这丫头。
  那手轻轻落下,将钱袋子拎在手里,解开瞧瞧,满满装着铜钱,沉甸甸的倒没作假。三人脸上颜色变得和悦。
  “小丫头真识趣,这里头足数不?”
  “足,您要不数数?二百五十文钱,一个月的份子,不敢少的。”唐小鱼陪着笑说,“三位大哥您也瞧见了,我们本小利薄,也赚不了多少,本该再给三位哥哥点酒钱,但实在是手头紧凑,只能请您三位吃点汤饼。等以后生意做顺了,少不了三位哥哥的份。”
  三人笑了起来:“就你们这小摊儿,能糊口也就勉强了,我们还能指望着你把生意做大了再孝敬咱们?行了,有洪老哥的面子,你们又交足了钱,咱们也不会难为你。只管好好做生意糊口吧。”
  看,这就是规矩的地方。
  拿多少钱办多少事,不会再额外压榨。小鱼拍拍心窝,松了口气。
  “哥哥们吃啊,冷了就不香脆了。”
  一个人咬了一口,突然怔住了,过了半晌猛地一拍桌子:“这饼子绝了!”
  三人儿狼吞虎咽地吃喝完,抹了抹嘴笑着说:“小丫头,你家汤饼子果然好吃,生意指定能好。咱们也不指着你多孝敬,以后常 来你这儿吃,算便宜些便是。”
  小鱼连连摇头:“哪敢收哥哥们的钱,觉着好吃只管来吃便是,不收钱的。”
  三人心中大畅,又叫小鱼给包了几块饼说是要送去给大哥尝尝,并拍着胸脯打保票以后多照应唐家的小摊,绝计不让人欺负她们孤儿寡妇,这才心满意足地去了。
  小鱼擦了把冷汗,拖了张凳子在唐娘子身边坐下:“哎呀娘喂,总算搞定了。”
  唐娘子拍了拍心口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娘看着他们就害怕,你小小年纪的,胆子也忒大了。”
  “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虽然交了不少钱出去,但咱也算是有靠山的了。咱们在街上做买卖,总会遇上极品,跟人撕扯对仗不是咱的强项,这种时候就要靠他们专业的来。”
  这下子心里有了底,小鱼也能放开胆子去做事。
  这一天虽然花出去二百五十文这么大一笔钱,但收入也不少,两相冲抵之后居然还略有盈余,这让母女俩都开心不已。
  之后出摊也是极顺利的,大约是那帮人打过招呼,街上虽然有些地痞混混窜来窜去的,但还真没有到她们摊子上闹事的人。
  不过在外头摆了半个月的摊,唐家母女就看了好几家不肯交保护费的店铺被人上门闹腾的。
  那三人隔三岔五总要来小鱼的摊上吃喝一顿,临走再揣点饼子走。有他们在,看着她们摊子生意红火眼红了的人也不敢上来闹事。到了月底,小鱼摸了账本出来算一算,一个月除了房租生活和出摊的本钱,盈余了足了两贯多,这可是一笔大财了。
  小鱼开心不已,特地上街买了一只鸡,加了口磨、笋干,又切了一小块五花肉,炖了香香的一大锅,母女俩打了顿牙祭当庆祝了。
  总卖葱油饼和胡辣汤也太单调了,虽然好吃,也禁不得天天吃,何况这材料简单,做起来也不复杂,不过一个月,城里已经有好几家山寨版出来。虽然味道没有唐家汤饼好吃,但总也分流走一些客人。
  小鱼收摊之后在家里琢磨几个新点心,与唐娘子商量了,试做了一些请大杂院里的大人孩子尝,挑着那本钱低,做工简单的又订了几种。
  一种是嫩豆花。从豆腐坊里订了嫩豆花回来,配上酱菜、盐、葱末、胡麻油一起。做豆腐费工费力,她没办法自己做,从豆腐坊进货虽然贵,赚头也低些,但做起来简便,口味也好。特别是酱菜品种多,客人可以自己选料调配吃,自己自足倒也新鲜有趣。
  一种是油条。小鱼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黄金棒。这时候还没人会做油条,就看见唐家的小丫头将面切成小段,两根压一起绞一绞,下到汪汪一锅油里,细细的面条泡发起来,炸得透透的,金黄酥脆,引来无数口水。一文钱一根黄金棒,势头比刚开始的葱油饼还旺三分。
  一种是灌汤小笼。拿猪皮熬冻剁碎了混着猪肉臊子调了味用死面皮包起来,上锅蒸。皮薄馅足,内里一大汪汤水,就口一吸,鲜香无比。这时候猪肉是贱肉,大户人家不怎么吃,价钱也不贵。但比起酥饼来,还是要贵一些的。难得的是小鱼家蒸出来的包子,包子皮跟透明的一样,碰一下还轻轻颤着,又好看又好吃。刚一推出来就极受好评。
  油条做着看起来简单,却不像葱油饼那样那容易模仿,灌汤小笼更是如此。馅调对了味,做不出那灌汤,灌汤找到了法子,又做不成那蒸熟后晶莹发亮的包子皮儿。这两样顿成了唐家摊子的绝活儿。
  随着早点摊子名气大起来,客人也越来越多,单靠小鱼和唐娘子已经没办法应付了。小鱼就和唐娘子商量着,紧着大宅院子里找着那干净麻利的媳妇和十二、三岁的姑娘,招了四个来帮忙。一天每人十五文钱,包餐。
  又新置办了五张桌子,十几个长条凳,弄了一辆推车,加了两口灶。小鱼每天晚上熬两大锅粥出来放在火上煨着。早点摊子上这下可选的东西多了。
  除了原来就有的葱油饼、胡辣汤,又新增了豆花、黄金棒、灌汤小笼,加白粥、瘦肉粥、红豆汤、菘菜鲜磨汤……,一顺排放着也有十来样选择。小鱼在摊位前立了几个木桩,拉上绳子,将摊位小车排开,一头进一头出,头里桌上放着一撂简易的竹匾,客人来了拿个竹匾顺序走过,看上了什么就让媳妇们拿,走一溜在出口处由小鱼结账收钱。
  每样早点都有个小木牌子,上头用炭笔端端正正地写着价钱,虽然不是所有客人都识得字,但这价目牌一摆上,醒目又显得规矩,来吃饭的不自觉便端正起来。
  难得的是,负责结账的小姑娘看着不过十岁左右,算起账来又快又准,几乎是张口就来,这让客人们惊讶之余又有些佩服。
  这样新鲜的自助式早餐就餐方式让这早点摊子颇有些独树一帜的味道,省人手又不容易出错。一个月下来,小鱼盘账盘得心花怒放,来帮手的那四个媳妇闺女也乐得合不拢嘴。
  一天十五文钱那是老爷们吃苦受累一天才能赚到的辛苦钱,她们都是做惯了活计的女子,这点活还真不算累。一个月里,只要出摊就有她们的钱拿,一个月下来,少说能拿回家三四百文,她们以前给人洗衣裳做绣活打短工三四个月也未见能攒下这些铜板。
  何况小鱼每天给她们的伙食也好,有肉有菜,有干有稀,一个月下来,个顶个红润水灵,人都胖了一圈。宅子里别家看着眼馋,可是小鱼到底是小本买卖,能招四个已经算是不错又不错的了,再去求塞人只是给人添为难。
  要么说,穷人家里懂礼知情义的反倒要比富人多呢。就这么个大宅院子里,总共十四户人家,近七十口子人,处得跟一家似的,有难大家帮,有事大家忙,虽然唐娘子和小鱼手头攒了点钱,够搬个条件更好的地方住,但她们商量再三,还是舍不得这里的人,就这么住下去了。
  天早就暖和了,柳条抽芽,四处芳菲,小鱼的早点摊子越做越顺手,她寻思着,也该找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把小摊变成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