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八十年代翻身记 > 第120节
  选了两种干辣椒切碎,煽香后加入酱料花椒胡椒等,翻炒后加入分出一半的骨头汤,再加上姜葱糖盐大茴香叶等等,盖上砂锅盖子焖煮。
  这味道有些呛人,姜宁阖上盖子就得洗把脸去了。
  谢清薇夸道:“东子媳妇好手艺,这活儿呀,我可干不来。”
  她是个没啥厨艺天赋的,好在家里有保姆做饭,不然一大家人够她头疼的。
  姜母十分自豪,“那是,我家宁宁打小就是个会吃晓做的。”
  谢清薇羡慕,她也想生个闺女有件贴心小棉袄,可惜一连生两个男娃,还皮。她已经没再生的打算了,万一再来个皮小子,还让不人活啊?
  她们嘴里说说笑笑,手上可没闲着。
  冬蟹,文蛤,大虾,小鱿鱼,海螺,牡蛎。还有猪肉丸子,牛肉丸子,牛百叶,鸭红,新鲜腌制的猪牛肉,鸡鸭香肠午餐肉和各种小菜。
  琳琅满目,一桌肯定摆不下,只能另开两张桌子专门摆配菜。
  没办法,她们家男人都是能吃的,看着很多很多,但最后肯定剩不了啥。
  准备得差不多了,姜宁去饭厅吆喝一声,正高谈阔论的男人们呼啦啦过来,端锅子的端锅子,提炭炉的提炭炉,还有端配菜的,浩浩荡荡地往饭厅杀回去。
  几个孩子也要凑热闹,谢清薇安排他们一人提了一篮子菜,这个不重也不怕烫着。
  几个小子立即踩着风火轮回去了,谢清薇赶紧吆喝男人们多注意,不要把热汤和火星子溅到孩子身上。
  这个都不用说的,许卫军一手提一个炭炉,轻轻踢了大儿子屁股一下,不许他靠过来,笑道:“臭小子走远点儿,老子看见你就生气。”
  他大儿子回头给亲爹一个鬼脸,嘻嘻哈哈跑远了。
  主厨姜宁的手艺确实过硬,大伙儿连连夸赞,一顿火锅吃得热火朝天,男人们干下去七八瓶白酒,要不是被女人们喝止,他们还能继续。
  安安还差点儿才够一岁,长了七八颗糯米头般的小牙齿,他吃不了啥,还馋得厉害,一边委屈巴巴吃着妈妈烫的一小块豆腐,一边瞅着那边红艳艳的锅子,眼馋得不行。
  他不笨,哥哥们被辣地嗷嗷叫也坚持往那锅伸筷子,他认为那边的锅子更好吃。
  “你吃不了,等长大再吃好不好。”
  姜宁发现自己儿子可聪明了,吵吵嚷嚷一阵子发现没结果,他就憋着小嘴噙着泪,可怜巴巴地咬着小豆腐,那小眼神不忘往麻辣锅那边飞,看着忒让人心疼了。
  她很无奈,心疼也没办法,他这么小谁敢让他吃麻辣锅?
  许卫军对此却持不同意见,他一把将安安抱过来,放在膝头上坐着,然后拿了根干净筷子,轻轻蘸一下麻辣锅,递到安安嘴边。
  “男孩子怕啥?”
  他哈哈大笑,“让他吃,尝一尝,要真吃不了,他就不嚷嚷了。”
  许卫军两个儿子都是这样养的,谢清薇没好气,“他呀,就是这性子,家里三个孩子可吃过不少亏。”
  应该是说,许家男人都是这个性子,不过三个小子吃亏后也不是没好处的,都学乖了,十分机灵。
  安安瞅了那个筷子头半响,乐呵呵凑上去,张开小嘴舔了舔。
  他这一刻的表情很精彩,眼睛鼻子嘴巴皱成一团,泪花就出来了,连忙伸出小胖手,把许卫军手里的筷子使劲儿一拨。
  这个伯伯是坏人!
  他张开小嗓门嚎道:“妈啊,妈妈妈!!”
  一个骨碌翻身,溜下了许卫军的膝头,往他妈那边奔去了。
  这小子话不怎么会说,但腿脚挺灵活的,已经不用人扶着就摇摇晃晃地走了。这回超常发挥,居然走得个更顺溜。
  姜宁起身抱起儿子,给他喂白水喝,无奈点点他的小鼻头,“说你不听,看辣着了吧?”
  这小子委委屈屈地点点小脑袋。
  大伙儿哄笑。
  许卫军筷子只点了很小一点,安安也没辣得很厉害,不过他对那个红艳艳的锅子再没好奇过了,十分乖巧地吃着妈妈拨到他碗里的蛋黄。
  偶尔,他瞅瞅哥哥们,小胖脸上倒是很疑惑。
  姜宁好笑。
  快快乐乐的聚餐结束以后,没多久,姜宁就该放假了,她抽出时间来,去把驾照搞定。
  除了四合院大宅以外,许卫军另外还安排她买了一辆车子,是小汽车。
  这些都是银行拍卖的。
  好些二代和银行贷了款下海,现在垮了,当初的抵押物就得进行拍卖。
  房子汽车生产设备等等,最近拍卖的东西品种繁多数量甚巨。
  当然了,类似小汽车这类稀缺的资源,一般人是买不上的,姜宁也是托了许家面子,才能买上一辆。
  姜红兵也买一辆,家里有两辆小汽车,尽够用的了。
  兄妹俩都挺高兴的,毕竟眼下小汽车极难买,非公家单位得先弄到批条,还得认识从事进出口的朋友,才能购置一辆。
  姜宁买的是辆黑色丰田车,很新,原主人开了还没一年就被迫转手了。
  这车车皮非常厚非常结实,后世的车根本没法比,内饰则比较普通。要姜宁说,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方向盘有些紧,油门刹车离合踩着得费点儿力。
  没错,这车是手动挡的。
  开起来有些麻烦,但没办法,眼下还远不到自动挡普及的年代。
  姜宁上辈子早早买了车,手动挡一开始虽有些不熟练,但也很快开得十分顺溜。
  爸妈哥哥本来还很不放心她刚考车牌就上路的,但两个哥哥轮流指导过,发现小妹很有天分,举一反三,一开始是手忙脚乱了点,但很快就没问题了。
  胆子不小,心稳手稳,上路没问题。
  姜宁表示,她还藏拙的说,非自己一个人开的时候,她还得努力装个新手。
  有了车,真的很方便,姜宁的时间一下子就宽裕起来了,去哪哪都方便。
  她心情非常愉快,以至于同学间偶尔冒出几句酸话,她也忽略不计了。
  等吃了安安一周岁的生日蛋糕后,已经到了年根底下,姜宁开着小汽车去把丈夫接回家。
  一干汉子们嗷嗷叫,扑上来摸了又摸,还轮流试开。他们都开过部队的车,但这私家车不一样啊,还是头一回接近,男人都爱车,不得过过瘾头吗?
  姜宁微笑看着他们起哄,等终于消停了,她送了送几个要赶去火车站的同学,最后还把许卫国送回部队大院。
  许卫国家里也买了辆小汽车,不过他往返部队从来不开。他和赵向东不同,这么个家世一旦奢侈点,外人就很容易忽略了他本身的努力。
  按他的话说,也就再等半年的事,部队给团级以上军官都配车,等毕业他正团级妥妥的,也不差这一时半会了。
  姜宁听了十分赞同,以前都不爱搞特殊,没道理最后半年还招人话柄。
  三人说得兴高采烈,离男人们毕业,也就小半年功夫了。
  等把许卫国送回了家,两口子就直接往家里赶。赵向东过年照例放五天假,他问了媳妇儿的意见,决定今年回老家过年。
  安安出生以来都没见过爷奶的面,姜宁更是来了杨市之后就没回去过,他本人上军校后也挤不出时间,也很想了。
  买的是卧铺,舒适度高很多,四个多小时的火车时间也不长。姜红兵还联系了以前林县的同事,让帮忙载小妹一家一程,不用挤小客车,安安虽然小点也不怕的。
  假期少,两口子打算今天就回去。
  东西都收拾好了,很可惜,计划临时搁置。
  安安发烧了。
  姜宁夫妻刚回到四合院,就被刘慧芳告知这个消息,姜父姜母和姜建设已经把孩子送到市医院去了。
  两口子哪里还顾得及回老家的事,赶紧直奔市医院。
  这么大点的孩子,长牙的时候老爱发热,问题不大,但烧没退下来大人就不会安心。
  安安不舒服,憋着小嘴哼哼,偶尔还啼哭,做爸妈的看着心肝都拧在一团了,抱着哄着,恨不得以身替之。
  医生说没啥大事,到了晚上八点,安安就退烧了,被宣布可以回家,不过人还是怏怏的,没啥精神。
  不用医生嘱咐,姜宁几个也不敢让他累着,回老家的计划只能取消。
  赵向东看现在还不算很晚,就直接在医院借了电话打回去。
  赵父赵母当然失望,但小孙孙更重要,他们忙说不要紧的,明年再回来也一样。
  千叮咛万嘱咐要照顾好安安,又让安安来“啊啊啊”说了两句,老两口才依依不舍挂断电话。
  女婿说不回去了,神情难掩遗憾,姜母的心却松了松,不是她不厚道,而是外孙子这么小一点儿出远门,她实在无法彻底放下心。
  *
  “咱们下次有机会再回去吧。”
  姜宁手臂越过胖儿子,抚了抚丈夫的脸颊,温声软语安慰。
  安安生病以后,格外黏着妈妈,两口子也心疼他得很,就让儿子睡在两人中间。
  小胖子很高兴,咯咯笑着一阵子,才被爸妈哄睡了。
  赵向东握住她的手,捏了捏塞回被子里,“小心着凉。”
  他笑道:“没事,这回不凑巧,那就明年再回去得了。”
  赵向东很想媳妇儿,不过有个小胖子摊开手脚睡在两人中间,倒是很不方便的。他轻轻坐起,扯了小被子过来,将安安裹住,然后小心翼翼放到床里侧。
  烧着火墙屋子暖烘烘,小被子也被捂得热乎,一点不怕凉到小儿子。
  他放下儿子就搂住媳妇,啄吻一记。
  姜宁嗔了他一眼,伸手搂住他的脖子,好奇问:“毕业呢,你们毕业后不放假吗?”
  要知道进军校之前,可是放了大半个月探亲假的,毕业没有了吗?
  赵向东摇了摇头,“听说是没有的,咱们毕业以后,就得立即下部队。”
  这听说,是听许卫国说,是已经能确定的事了。
  部队相当重视高素质军事人才,早早就为他们的安排吵了起来,扯皮了好几个月,才有了大致结果。
  意思就是说,赵向东他们的位置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就等毕业。
  许卫国不大乐意换搭档,还早早让他爸给留意一下,如果合适的位置,看能不能继续把他俩安排在一起。
  军事军官负责军事工作,而政治军官在人事任免上居于主导位置,其实越是往上,这两者的关系越是微妙,甚至有不少还是合不来的。
  有个合的来的搭档相当重要,工作上会省事省心很多。
  许卫国和赵向东十年兄弟情义是原因之一,另一个重要原因,他不希望和搭档动辄意见不合,事事有人掣肘,勾心斗角让人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