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明末锦绣 > 第九百零四章 倒霉
  明代巡城御史归都察院管辖,所以手中权利极大,什么打架斗殴、乱写乱画、随地大小便、乱停车等等都有权利过问,还有外地来京打官司的人,巡城御史也有权利接受状书。如果按照后世部分划分,那就是城管、交警、环卫、巡回法院的合体。
  正因为巡城御史手中权利大,当年朱元璋定下规矩,巡城御史必须要选调耿直之人担任,都是一些书呆子认死理的人。洪武年间的御史周观政就是一个典型。
  有一天周观政正在内城附近转悠,合计从谁身上挑一点毛病出来。这时候宫里一个太监带着一堆舞女就要领进宫中。周观政一看,这还得了。他把太监叫住,不让这些舞女入宫。太监理直气壮地说:“这可是皇帝的命令!”周观政说你少拿皇帝来压我,就是不让进。太监没有办法,只好进宫通报皇帝去了。
  不一会儿,太监笑呵呵地出来,跟周观政说:“御史大人,这件事已经结束了,皇上不要舞女了。”周观政说那不行,得叫皇上出来亲自跟我说。朱元璋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亲自从宫里面出来,当面对周观政说:“因为后宫里面礼乐不兴,想让妃子们学习一下。我已经知道错了,您还是请回吧。”周观政这才作罢。
  从这点就能看出来明代御史的权利有多大,皇帝犯了错都要亲自出来道歉。不过在明朝后期,御史制度变成了朝中那些阁老们党同伐异的工具,虽然御史制度变了性质,但是巡城御史这项制度还是坚持下来。
  朱宏三接手大明后,也继承了这项制度,在都察院中选调合适的官员担任巡城御史。而今天李富贵倒霉,正好迎头碰到都察院的巡城御史。
  李富贵坐在轿中,闭着眼睛正做着春秋大梦,突然感觉轿子停了下来。
  李富贵一皱眉,不对啊!自己家离骡马市大街很远,哪能这么快就到了。
  李富贵闭着眼睛跺了跺脚,然后问道:“什么情况?”
  轿外的家人听老爷说话,赶紧靠近低声说道:“老爷,对面碰到巡城御史了!”
  明朝后期武将和勋贵被文官压制的不成样子,武将看到文官都要下跪。李富贵虽然是侯爵,但是为了避免惹麻烦,还是告诉家人碰到文官要避轿,更不要说碰到巡城御史这帮精神病了。
  李富贵听家人这么说,点了点头没说话。原本他以为自己的轿子打着灯笼,上面写着“广宁侯府”,有这盏灯笼巡城御史应该不能找麻烦。
  那知道外面那伙人到李富贵轿前不走了,一个声音问道:“你们是那的人?”
  李府家人赶紧说道:“回大人的话,我们是广宁侯府的,我家老爷在轿上!”那个家人也是聪明,看到御史大人问话,赶紧将自家老爷抬了出来,希望御史大人高抬贵手,放自己走。
  那知道那个御史大人哼了一声问道:“哼!广宁侯?本官怎么没听说过?”
  “回大人,我家侯爷是陛下亲封世袭侯爵,同时我家大人还是陛下在武昌的从龙之臣!”那个家人也有些不高兴,虽然广宁侯和那些公爵没法比,但是现在京城中侯爵也只有不到十个,并且自己老爷马上就要成为皇帝的亲家,所以李府家人还是比较高傲的。
  李府家人原本想替自家老爷吹嘘,但是没想到这番话惹恼了巡城御史大人。
  “哼,广宁侯怎么样本官不管!但是朝廷法度你们不知道吗?一更三刻以后宵禁不知道吗?你家老爷身为朝廷勋贵,正要以身作则,为天下百姓做个榜样,现在知法犯法是什么意思?来人!将这些人拿下,带回衙门详细审理!”
  巡城御史带着五十名甲兵,听大人这么说一个个冲了上来,就要动手。
  李富贵今天没出来倒不是装逼,而是以前根本没发生这种事情。李富贵以前没事也总出来喝酒,晚上回家是常事,锦衣卫、步兵衙门、巡城御史都碰到过,但是也没有今天这样说翻脸就翻脸的。
  李富贵在轿中听到人家不给面子,没办法只好亲自走出轿子,拱手说道:“御史大人。御史大人!老夫真的是广宁侯李富贵!请御史大人高抬贵手,李某一定会记得大人的恩德!”
  李富贵身为超品侯爵,再加上是皇帝的战友,那个御史只有从七品,李富贵能将身段放的这么低已经很不错了。李富贵当年也是江湖老油条,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现在自己犯到人家手中,还是说些小话得了。
  李富贵算盘打的挺好,但是那个巡城御史可是不给面子。那御史从马上下来,上下打量李富贵笑道:“你说你是广宁侯,有何证明呢?还有就算你是广宁侯又如何?还有皇帝陛下大吗?当年太祖高皇帝犯了错都要亲自出来给周御史认错,你多个什么?”
  那御史说道最后一句已经疾言厉色,对身旁的士兵说道:“你们还等什么?还不动手?将这个假冒侯爵的家伙拿下!”
  有了上官的命令那些士兵不再犹豫,拿着绳子上前将李富贵和那个家人捆个结实。
  李富贵今年已经快六十了,那里是那些士兵的对手,挣扎着被捆上,李富贵大声骂道:“你这家伙知不知道老子我是谁?知不知道老子和皇帝陛下是什么关系?你等着,你叫什么名字?老子一定和陛下说,将你打入诏狱!”
  那个御史三十多岁,听李富贵这说笑道:“要去告状?好,你记住,本官叫姜寰,江西南昌人士,想去告状就去告吧!”
  这个御史叫姜寰,是致仕阁老姜曰广的独生儿子。当年姜曰广带着家人到了广东,就将家人交给好友钱谦益照顾。姜曰广学问高深,可是姜寰就不行了,姜寰和天才儿童钱遗爱没法比,姜寰读了二十多年书也只是个秀才。
  钱谦益看到老友的儿子实在不是读书的料,没办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将姜寰安排进礼部当了个书办。
  经过十几年,姜寰在钱谦益和父亲姜曰广的照顾下,在礼部也混到了六品员外郎。到了去年姜曰广年纪大了致仕,皇帝朱宏三看到老姜这十多年兢兢业业为自己卖命,到头来爵位都没有一个实在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下旨意给姜寰一个赐同进士出身,算是奖赏姜曰广为自己卖命十多年的功劳。
  接替姜曰广进入内阁的是瞿式耜,老瞿更不用说了,是钱谦益的学生,也是姜曰广的学生。瞿式耜上任后为了报答姜曰广举荐之恩,费了老大劲将姜寰弄进都察院当了一个从七品御史。
  姜寰原本是正六品,去了都察院成了从七品,降了两级,但是姜曰广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感激瞿式耜。姜曰广不是被气疯了,自己儿子被降级还去感谢瞿式耜。而是这个都察院御史身份十分不一般。
  明代官员成长历程分为两条线,中了进士后学习好的进了翰林院当翰林,更牛逼的去了丞相预科班,也就是庶吉士。这些翰林和庶吉士是国家栋梁,在明朝中后期更是形成了非翰林和庶吉士出身不能入阁的传统。
  还有一帮考试成绩一般的就去六部观政,一年后按照考试成绩分配工作,有的进入六部有的去地方当官。这些如果没什么机遇这辈子最高也就混到四品知府,再往上那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过万事都有例外,翰林以外还有一个升官快车道,那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是个很神奇的部门,这些官职低微的御史们和翰林、各科给事中,形成明代官场一个奇葩团体,那就是清流。这帮家伙卖呆的不怕乱子大,朝廷有什么事都要参合一脚,成功了就名扬天下,不成功也只需说一句“风闻言事”即可。
  正因为都察院的特性,这帮御史算是在皇帝面前十分脸熟,大家都知道和老板混个脸熟什么事都好办,所以在升官时皇帝也第一时间想到这些御史清流们。
  这些御史看着级别低,但是一个个都手握重权,当年的抗倭名将胡宗宪就是出身都察院,一开始是巡按,最后做到了直浙总督,你说都察院厉害不厉害。
  如此好的部门当然所有人都盯着,当年姜曰广也想将自己儿子弄进都察院。可是姜曰广身为主管都察院的阁老,却在退休前将自己儿子弄到好部门,就算同僚不骂姜曰广也没这个脸这么干。(明代官员的道德比后世强的太多,后世老子退休后将儿子安排进好部门的比比皆是!)
  姜曰广不能这么干后上来瞿式耜可没这问题,他心领神会老领导的意图,上任没多久就将姜寰弄进都察院当御史,这份大恩姜曰广自然要感激的痛哭流涕。
  只是都察院和礼部的工作性质不同,礼部负责具体业务,干得好就能升官。但是都察院要想升官就要出风头,也就是骂人和弹劾官员。
  姜寰进入都察院后很快发现要想升官自己也必须这么做,只是姜寰刚进入都察院,还没资格担任位低权重巡按,想骂人也没机会,弹劾官员更没条件,没办法姜寰只好来担任这个最低级的巡城御史,最起码能碰到倒霉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