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好,忙碌才有钱赚,日子才有盼头。”
  大早晨的几个佃农汉子打扫鸡棚,你一句我一句,语气透着喜悦。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还没养鸡还没喂猪,过日子就是为了能吃上一口,只要活着就行了,今年不同了,过日子要吃饱穿暖,不止是活着了,要攒钱给成年的儿女寻亲事,要给老人买些好吃的补一补身子。
  江家的佃农同样忙碌起来,他们的人数比李家的佃农多,人多就热闹,活干得热火朝天。
  黄昏,江家的几个佃农吃过晚饭,相约去李家佃农那里坐坐,问问情况。
  江家的佃农都知道跟着李家干活,养的鸡,收的鸡蛋,养的猪,都得卖给李家。
  他们当中有灵活聪明的人,就常跟李家的佃农见面,搞好关系,早点掌握情况,心里也踏实。
  “去年你们主家收山货,今年还收不?”
  “这个就不知道了。回头我去问问伍管家。”
  389动真格的
  “马上开春,山里有蘑菇,有的地方还有笋,要是你们主家要,我就弄点。”
  “老哥不提,我还忘记春天出山货的事。
  两家的佃农在一起聊天,什么都说,从春天山货又说到了家里的儿女,有年龄相当的,就想凑成一对定亲事,还有的给亲戚说亲事,气势十分的融洽。
  两家的主子关系密切,奴仆及佃农也是如此。
  傍晚。燕王府。北风呼啸,春寒料峭,何况是冰寒的北地,这个时候人们仍是穿着棉袄,外面还得披着斗篷。
  富丽堂皇的偏厅,秦太妃正在让贴身的大奴婢数着盒子里的银票。
  “太妃,奴婢数过了,里面有三万两银票。”
  “拿出三千两。”秦太妃语气十分平静。
  几个大奴婢不知秦太妃要把银票用来干什么,面面相觑。
  不多时,穿着紫色官袍气宇轩昂的周莫玄带着一阵寒风进来了,极为英俊的脸上带着微笑,“孙子给奶奶请安,奶奶晚饭可吃的好?”
  “还好。你去府外了?”
  “好几天没去看灾民,今个去瞧了一眼。”周莫玄怕身上的凉气把秦太妃冻着,没往前凑。
  秦太妃示意大奴婢把银票送给周莫玄,目光慈爱,柔声道:“春耕将至,那些灾民该返乡了。你是个大手大脚的,又不好意思向你爹向银子,我给你准备了几张银票,你拿去换成碎银,给灾民每人分点,让他们返乡种地去。”
  周莫玄看都没看银票上面的数额,秦太妃这份心意,就让他十分感动,道:“我的好奶奶,您可真疼我。”
  安置几千灾民,这些天,多少人看他的笑话,说他不自量力,为了灾民会把自己的家当全部弄进去不说还会让燕王府的名声有损。
  “傻孙子,我不疼你疼谁。”秦太妃见周莫玄把银票放在桌上不收,疑惑问道:“你怎么不要,你不缺银子?”
  “奶奶,我实话告诉您,我与表叔、小神医联手开三个作坊,这些灾民就都安置进作坊里做工。这些天我很少去庄子看灾民,不是懒得去,而是有表叔管着呢,我放心的很。”
  “此事青云也掺和进来了?”
  “当初安置几千灾民的事就是表叔出的主意。您不要担心。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们三人齐心协力,定能把此事办妥。”
  闻言,秦太妃暗道:难怪孙子一直没开口向儿子要银子,原来有外甥在背后支持孙子。
  她误以为江青云拿江府的银子支持周莫玄。
  “你表叔一个人要兴旺家族,以后用银子的地方多了。你不要用他的银子。”
  “孙子晓得。不会用表叔的银子。”
  “那你哪来的银子?”
  “我自己的,哦,也是您、我娘这么多年给我的银子。不行,我还有铺子呢。”
  秦太妃道:“别以为奶奶老了,你就能骗的了奶奶。你的银子都用在督查司上头了,哪有银子给灾民花?银票你拿走。”
  “奶奶,您把这些银子留着,以后给我的儿子也就是您的曾孙花。”周莫玄当上督查司长后,这才知道当家的难,更是知道银子得之不易,开销不如以前大了,也不好意思向长辈伸手要。
  他知道秦太妃年轻的时候吃了许多的苦,老了不应该再为晚辈的事操心。
  他要是收了秦太妃的银票,就说明没有能力安置灾民,会让秦太妃担心。
  “没羞没臊的小坏蛋,亲事都没定,就说起儿子了。我看你是不是想定亲事了?”
  周莫玄倔强的很,坚持不收银票,离开后倒让秦太妃感慨了好半天。
  “他不要我的银子,怕我担心他。”
  次日,秦太妃把二总管赵义叫来问话,得知几千灾民都被安置妥当,郊外的三座作坊已经动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震惊问道:“青云、莫玄这回是动真格的?”
  赵义恭敬的答道:“是。”又描述了一下作坊现在的情况,无非是占地多少顷,用什么材料建筑,准备何时完工。
  秦太妃问道:“作坊是用来做什么的?”
  赵义低声道:“这个下官不知。之前下官曾问过表老爷、县公爷,他们都非常神秘。”
  一个大奴婢在一旁轻声道:“太妃,昨个县公爷说是他与表老爷、小神医联合开作坊。奴婢以为是不是关于药材的作坊?”
  秦太妃摇头微笑道:“做药材那是药铺药堂,用什么作坊?”
  赵义是王府里的老人,周冰的心腹,在秦太妃面前有一分脸面,加上秦太妃比较随和,便道:“下官猜测是不是青菜作坊?”
  秦太妃忍俊不禁,反问道:“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