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玄幻奇幻 >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410
  史书记载:建安六年初,操以灵帝圣旨,任丞相,封摄政王,封号——魏。
  曹操办公的府邸由原先的司空府变为了魏王府,出入尊亲王仪仗,官袍也换上了属于魏王专属的黑色。
  衣裳从金边绣龙,到金丝绣蟒,无一不显示着地位,冕九珠,出入宫廷马车亦尊亲王规格。
  就连帝王都亲口叫了曹操为皇叔,承认曹操与先灵帝的关系,肯定了先灵帝圣旨真实性,还有谁敢跳出来反对?想要骂曹操,首先要有立足的理由,以汉室忠臣自居,以帝王刘协为由的那批人,现在全都成了哑巴。
  汉室旧脉被打压地所剩无己,曹营众人逐步侵蚀着新的朝堂,各家氏族纷纷收敛了自身,避开曹操的锋芒,等待着下一次抱团来撼动这一尊看似难以扳倒的大山。
  他们相信那一天不会遥远,没有谁的势力是一直都处于鼎盛的,盛极必衰的道理放到曹营也是存在的,他们只能等待这个机会,等待着曹操如先人般昙花绽放,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一击必杀的好时机,再次聚拢到帝王身边,将曹操拉下马了来。只要家族还在,利益还在,他们不会输给强权,只要当权者还倚赖他们的家族子弟,就不得不妥协于他们的家族。
  这些人注定要失望了。
  建安六年二月,新的选士制度诞生,由魏王下达《求贤令》,号召天下人前来做官,而做官的途径不再是通过察举、举荐,而是通过科举,用真材实料在各州郡脱颖而出,不必经营自己的名声,不必处处与人结交,不必攀比家室,不必四处求人。
  只要是良民,都可前来报考,科目分科精细,考核章程成熟,就连管理秩序,捉拿舞弊的后手都准备了,说曹操此前毫无准备,恐怕也是无人相信的。
  连朝堂格局都已经被改变了,三公九卿都被废除,再搞个科举举士好像也没什么。
  曹操动作太多,操作之猛烈令人应接不暇,建安五年到建安六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谁都没有想到,这人人都不看好的科举举士,大部分人都难以理解的三省六部之制,一实行,那是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适宜的土壤之中不断改良,足足延续了千年之久!
  另一边,司马朗以家主的权力将司马一族迁徙到了许昌,家中子弟多数都会跟过来安置,为了让弟弟们能够接受到时下最好的教育,司马朗果断抓住主公给予的机遇,将年幼的弟弟们一一安排入幼学。
  若是进不去的,那也要去往附近最好的州学堂,等待着小学考、大学考的到来。
  司马朗还给自己的二弟司马懿去了一封信,为了这位从小就聪慧的二弟,做大哥的司马朗可谓是操碎了心。
  他特意向曹操提了一嘴自己二弟帮助自己整顿族内事物井井有条,帮助他安排同族滴水不漏,而司马懿帮他做事的那一年,年仅八岁!
  曹操听罢,沉默片刻,对司马朗道:“截止至今为止,你是孤最后一个‘征辟’来的人了,科举制是孤颁布的,孤将严格遵守这一选材制度,令弟若想要出仕,可不能通过你的举荐来了,唯有用真材实料通过考核,方能有机会进入朝堂。”
  司马朗忙道:“臣亦是如此想的,只是想请主公给个恩典,令二弟可以有机会进许昌太学进学。”
  曹操沉吟片刻,问司马朗道:“他年岁多少?”
  “过了年刚好十六。”
  “十六该上大学了,”曹操皱眉道:“不可,大学入学本该是所有学堂中最为严格的,岂能随意送人进去。”
  司马朗诚恳道:“去小学也成,臣想让二弟参加大考。”
  曹操抚摸胡须,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让他去小学五年,上毕业班,可参加年末的大学考。”
  司马朗眼睛发亮,激动道:“臣替二弟先谢过主公恩典!”
  二月一过,又到了许昌太学开学的日子了,天气乍暖还寒,学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一个个包裹成小团子,纷纷走进焕然一新的许昌学堂。
  诸葛亮十四岁了,即将升入小学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们这一届学子运气不好,因政令影响,若想要继续深造,去往人才辈出的太学进一步修学,必须通过严厉的考核,拿到高分,到达分数线才行。
  分数不到的人则含恨退离许昌太学,进入其余州郡学堂进学。
  许昌太学聚集了四州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导他们的先生出自朝堂,文武先生有的甚至是高官、将领,学堂藏丰富,教学质量是所有学堂之中最好的,交出来的学子也是所有学堂里最为优秀的一批。
  面临升学考试的这一年并不平静,诸葛亮本以为自己学业已经很优秀了,可放到到处都是精英的许昌太学,他此前的才能在同龄人之间竟不是最为突出的!
  他们这一届学子之中,混入了一个比他们小了三岁的孩童,本该去上一年纪的年岁,竟在毕业班里名列前茅,如何不令人心生忌惮?
  他是冲着第一名去的,目的是为了第一名可以保送大学,现在好了,半路杀出个曹丕,竟将所有班中学子的风头都压了下去。
  除此以外,班中优秀的学子数不胜数,这让从小就对自己聪明的头脑有些自得的诸葛亮紧绷着神经,在环境的压力下更加努力地挑灯夜读。
  这一天,诸葛亮听说班里突然又加入了学生,学子们窃窃私语:“他年纪已经超了,是为了参加年末的大学考才来的,据闻家里人与魏王有关系,破例将他安排在了这里。”
  大家都是十四岁,唯独这人十六岁,比他们大了足足两岁!他们这个神奇的班,不仅有年纪小的跳级生,还有年龄大的留级生!
  那十六岁的学子个子比其他人都高,站在一圈十四岁的少年面前,俨然是大人的模样。这样的人被安排来此,难道是冲着那第一名的保送去的?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诸葛亮听见了学子们的窃窃私语,他竖起耳朵听那新来的学子自我介绍:来自河内,司马懿。
  无论是谁,都阻止不了他获得第一名!
  开学后的第一个月有一场全年级的考核,考的是小学前四年的所有知识,涉猎之广,卷子之难,就是将它拿回去给家中长辈来做都不一定能够完全答出。诸葛亮就其中几个疑问去问了在朝堂中任职高官的叔父诸葛玄,不仅没问到问题,反而将诸葛玄成年人的自信打击地体无完肤。
  煎熬地等待了七天,终于出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