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112节
  姚华被他的咆哮惊得身子往后一仰,赶紧安抚:“没有没有,我就是随口说说,我这就走,这就走!”
  他是真怕这少年等下羞愤欲绝到一头撞死在树上,三两步就跑的没影,隐隐约约只听到他自言自语的声音飘了过来。
  “哎,五千钱,两个人,还要捱到宛陵,就算能蹭船蹭车也不够啊,到哪儿去找钱去……”
  马文才见他走远,心头的尴尬和懊悔才刚刚平复一点,却听到了姚华那隐隐约约的自言自语。
  刹那间,他之前“得与王子同舟”的亢奋,立刻一泻千里。
  到哪儿去找钱去?
  去找钱去?
  找钱?
  ***
  马文才满脸忧愁的回到甲舍时,梁山伯正扶着自己的腰,小心的在院子的空地上绕着圈子。
  “梁山伯,你这是什么样子!”
  一向注意仪表的马文才大吃一惊,斥责道:“活似个怀胎十月的妇人!”
  “噗嗤!”
  一声憋笑声乍然传来。
  马文才定睛一看,才发现祝英台正坐在梁山伯院中的廊厅下往外张望。
  “你怎么在这里?”
  马文才立刻去找傅歧院中的狗,发现傅歧不在,黑狗也不再,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看来你就勤奋了几日而已,乙科的课都上完了?”
  “哎呀,上午骑射课,马都被拉出马厩外栓一起了,姚先生也要走了,还上什么骑射课嘛!”
  祝英台站起身来,有些无奈:“还有马文才,你的口气能不能别一天到晚跟我阿爷似的,我阿爷都没你这么管事啊,你是不是还要检查我的功课?”
  “你……”
  马文才被祝英台堵得一噎,只觉得今日除了见到陈庆之以外什么事都不顺,再回想到自己唱着越人歌被人看了个当场……
  嗝!
  马文才身子一抖。
  “我怎么了?好了好了,知道你是关心我。”祝英台穿着木屐踢踢踏踏出来,替笑着走圈的马文才解释:“刚刚馆医来过啦,说梁山伯年轻恢复的很快,现在要适当动动别让骨头长歪了,所以他才在外面绕圈。”
  马文才看了梁山伯一眼,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梁山伯从头到尾都含着笑不发一言,只看着马文才和祝英台斗嘴,似乎这样心情就很愉快。
  看到永远都一副宽厚稳重样子的梁山伯,马文才心中其实也有些复杂。
  初拜入会稽山门时,他摸清了贺革的脾气,也不知推演了多久,方才“一鸣惊人”,让贺革记住了他这个人。
  而近日他见到那位“子云先生”,正因为知道这子云先生有可能是陈庆之,心中对此次的“考验”,却比见贺革那次还要重视。
  可见贺革尚且有几个月的准备,见陈庆之却是一片茫然。
  他不知道他的性格,不知道他的脾气,不知道他的喜好,也不知道他的目的。久在宫闱和朝廷的陈庆之明显不似先生那般心思单纯,要得到他的赞赏和信任,想在他面前“一鸣惊人”,也不知比入馆那次的准备要难多少。
  偏偏他并不是真的如入山那样的性格,什么“求贤求学也求名”这种直率的句子,不过是无数次演练后得出的结果。
  在刚刚那种被猜忌、甚至被子云先生认为有“囤积居奇”这种道德污点的先入为主之下,要扭转子云先生对自己的看法就更加难上加难。
  他会成功,一是因为子云先生确实是位不愿乘人之危的君子,最重要的原因,确实他学了梁山伯。
  他学了梁山伯打动自己放了刘有助的例子,他自曝其短、诉诸于苦,将自己的不甘和挣扎完全摊在所有人的面前,那种虽然如今安逸却时刻居安思危,从不放松一丝一毫的努力和生存智慧……
  不是他马文才的,而是梁山伯的。
  他不过是照葫芦画瓢,尝试着将自己代入梁山伯的心理,用同样的方式在打动陈庆之而已。
  现在,他成功了,他得到了陈庆之的赞赏,他赢得了陈庆之的信任,甚至获得了接下来和这位“贵人”同舟共济的机会,可他心中却有一些羞愧。
  庶人出身的梁山伯,应该和庶人出身的陈庆之更有共鸣。也许他卦中占卜的“见龙在田”,说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后的梁山伯。
  但这种不安和羞愧只是一瞬间就被他强硬的抛出了脑外,他被巨大的成就感和惊喜所充满,脑子里只有“陈庆之认可我了”的狂喜。
  可现在见到梁山伯,那种异样的感觉又出来了。
  好在很快,就有人拯救了他的别扭。
  “马文才,你说姚先生要走了,我是不是该表示表示?”
  祝英台看这两人都不说话,觉得有些无聊。“他以后也许不回来啦,我得了他不少照顾,光一篇,咳咳,光一片感激之情是不够的,我觉得还是送个东西,让他留个念想比较好。”
  听到她的话,得到姚华开解甚至被救了一条性命的梁山伯,也是脚步一顿。
  “我那倒有不少东西,不过不知道姚先生喜欢什么。对了,马文才你审美好,眼界又高,干脆帮我挑一挑吧!”
  祝英台想到就做,立刻奔到马文才身前,拉着他的袖子就走。
  “走走走,现在就挑,再磨蹭说不定他就走了!”
  马文才原本就不愿再面对着梁山伯,祝英台拉着他袖子就跑,他就势跟着离开,半点也没有被人强迫的姿态。
  梁山伯看着离开的两人没了影子,才迟疑着从怀中掏出自己的钱袋。钱袋中零零散散放着几枚铜钱,这些铜钱还不是他的,只不过是傅歧不善理财,暂时将钱粮交给他掌管罢了。
  “真是兜比脸还干净啊……”
  他看着自己的钱袋自嘲,叹了口气,认命的将钱袋塞回了怀中。
  ***
  这边,祝英台拉着马文才进了屋,立刻便扑腾扑腾地在屋子里翻箱倒柜了起来。
  她素来简朴,穿的是学馆发的儒衫,用的是学馆给的文具,除了吃的和寝具比别人好的多,论讲究甚至还没乙科那个胖子刘元多,再加上她家中甚至都没给她带看家护院的侍卫,所以马文才也没想过她能带着多值钱的东西。
  但祝英台的东西确实不少,否则马文才刚刚入舍的时候也不会让家人把自己许多东西都抬到山下别院去了。
  只见他翻箱倒柜了好一会儿,从各个箱笼里抬出六七个盒子,各个都是精美的漆盒,贴着漂亮的图案,平滑的光可鉴人,又轻巧又精致,倒让马文才稍感意外。
  光是这平磨螺钿的漆盒,就足以换回不少财帛了。
  等祝英台把那盒子打开,哗啦啦倒了一地,马文才就不是惊讶,而是饱受惊吓。
  叮叮咚咚被铺开的,是各种形制的发簪,类似马文才头上这美玉雕琢的都有七八根,更别说还有固定冠帽的琉璃笄,镶着猫儿眼的短簪,以及帽上装饰的珊瑚珠、拇指大小珍珠做的的充耳……
  随便哪一个拿出来,便是甲舍里谁家的公子,都足够带出去见人了。
  “我娘喜欢打扮我,怕我穿的寒酸被人笑话,每套衣服都配了不同的配饰。其实我一天到晚在馆里穿儒衫,带着纱冠,哪里有机会用这些。”
  祝英台露出苦恼的表情。
  “随便哪个没插稳摔了,我都要心疼一辈子。”
  就像是觉得马文才被惊吓的还不够似的,祝英台又揭开了个盒子,里面放着七八块玉佩,真的是佩,一套七块,可拆开也和组在一起,用丝带和珍珠串成三组,当祝英台提起那一串玉佩时,明润透亮的玉佩撞击在一起,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我娘叫我压袍角的,怕风大了吹翻了下摆,我嫌重摘了,你觉得这个如何?我觉得姚先生行动大开大阖,大概不会喜欢这个。”
  君子“玉不离身”,佩玉撞击并不是为了悦耳,而是起着一种提示作用,提醒佩玉男子的行止必须从容适度。走快了,佩玉的撞击声非但不悦耳,而且很乱;走慢了,力度不够,佩玉就不会发出撞击声。只有不疾不徐,从容适度,佩玉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人起坐时也是如此。
  也正因为如此,只要听到声音,世家子便能判断玉的好坏,如今祝英台像是提着大白菜一般提着的,是只有最纯洁的美玉才能发出的“珩铛佩环”的声音。
  马文才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压着袍角的玉佩,只觉得它像是地摊上捡来的。
  哗啦啦。
  各种五兵造型的配饰被倒在地上。
  哗啦啦。
  各色带扣闪的人眼花。
  马文才起先还觉得眼花缭乱,心惊肉跳,到后来被她一个个揭开的漆匣引得麻木,甚至感觉突然有块和氏璧出现在自己面前都不奇怪。
  祝英台见马文才紧抿着嘴一言不发,还以为东西不合适,等到大部分盒子都打开都没等到他的回应,直到最后一个盒子时,祝英台开了看了眼就合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呀这个太俗,送不出手。”
  马文才余光从那盒中扫过,被一片金光闪闪刺得几乎睁不开眼,大约是一堆铸成讨喜模样的金块。
  若是平时,马文才自然也对这样的俗物不屑一顾,可现在却几乎是双眼放光地盯着那个漆匣不放。
  “且慢!”
  见祝英台要把这盒子收起来,马文才连忙伸手阻止。
  “相信我,姚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个!”
  小剧场:
  马文才:(尔康手)“相信我,姚华(和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个!”
  祝英台:(瞪眼)瞎扯,先生才不会这么俗!男神怎么可能死要钱!
  贫穷的姚华:……
  贫穷的梁山伯:……
  贫穷的傅歧:……
  刚刚贫穷的马文才:……
  会稽f4,阿不贫穷贵公子,表示自己还可以再俗一点。
  第79章 天生贵种
  在南朝,庄园主不一定有钱,但最有钱的一定握有庄园。
  因为士族不必交税,又可以按照法律占山围田,整个江南地区的土地和良泽大山早就被圈占一空,能够善于经营的庄园主可以立几百年不倒,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不断依附的荫户。
  男性佃户可以种田和打仗,女性佃户可以纺线织布,小孩子能够养桑养蚕,在这个时代,人口就代表了一切,代表了所有的可能。
  祝家富得流油便是如此,在这个布帛绢练就是货币的年代,祝家庄大量被生产出来的纺织物就等同于钱,而自元嘉时期累积的铜钱,则多到不计其数。
  历经宋齐梁三朝,南方崇佛到了一个可怕的峰值,民间的铜金大多拿去铸造佛像,到了梁朝建立之后,铜根本不够用,更别说铸钱,为了缓解用钱的压力,市面上出现了缺角钱、小钱、甚至铁钱,钱品低贱极了。
  于是像祝家庄这样这么多年来自给自足几乎用不到钱的,当年累积下来的足重铜钱,一枚便可以抵上现在的十几甚至数十枚小钱、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