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春闺密事 > 第96节
  ------------
  第208章 为难
  凛冬已至,大雪飞扬的天气里赶路实在是钟折磨,向来娇生惯养惯了的方氏却半点儿也不觉得疲累,一上车就长松了口气。
  陈绵绵把玩着手里刚才卫老太太给的礼物,很是稀奇:“为什么这琉璃钗是这样的?”
  已经将近傍晚,马车里已经点上了灯。
  那花钗在灯光底下,光彩夺目,几乎要人睁不开眼睛。
  方氏看了一眼::“那是当年内造的东西,自然是好的,你拿在太阳底下,颜色没有一刻是同样的。”
  陈绵绵把东西交给嬷嬷收起来,凑在方氏跟前:“母亲,咱们为什么今天乃要来别人家里?嬷嬷说,除了往外祖母家去送年,咱们不必出门的。”
  方氏摸摸她的头,并不回她的话,只让她低头去玩儿。
  办成了一件大事,她做起别的事也就有心思了,低着头看嬷嬷递过来的账册,写写画画了几笔以后交过去:“往方家的礼再添一倍,我明天跟老爷一同过去。”
  方老太太待她们这些小辈都是极好的,她心里也感念着娘家的嗯。
  何况不管怎么样都是绑在一根绳上的。
  嬷嬷应了是,方氏就靠在软枕上休息了一会儿,等到了家才起来,吩咐嬷嬷们把陈绵绵领去休息,又笑着刮了刮陈绵绵的鼻尖:“新给你打了个头面,待会儿就让紫羽姐姐送到你那里去,今晚早些睡,明天还要往外祖母那里去,要休息好才是。”
  陈绵绵笑着答应了,方氏才往书房去了。
  陈御史早已经把事安排好了,见方氏回来就放了手里的杯子,往她看过去:“怎么样?”
  方氏往他身边去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握着暖手,这才朝陈御史点头:“成了,您猜的对,说起明家的事,老太太就没话说了,当场应下来了。”
  那是,当年卫家为了明家的事损失多少。
  陈御史笑了笑,提笔往纸上写了些什么,又问方氏:“你大年初三往卫家去的礼备好了没有,卫五老爷的事,透露了口风了?”
  这事之前去之前就商量好了的,卫五老爷要高升的消息,是方皇后透露出来的,其他谁也不知道,他们首先去跟卫老太太说,也是卖好的意思。
  方氏笑着应了是,见陈御史是在给远在外地的儿子写信,忙让陈御史叫儿子多多照顾自己,等陈御史苦笑着写了,才道:“这您放心吧,说好的话,难道我连鹦鹉学舌都不会了?只是……”
  她皱着眉头说:“我瞧卫老太太倒是真跟这个儿子不亲近,外头传说的不是假的。当时我要回来,卫五老爷也已经回府了,可伺候在老太太跟前的却是三夫人跟卫安,长宁郡主不见踪影。”
  陈御史若有所思。
  方氏就又道:“而且连请安,卫老太太也拒了,让长宁郡主不必来,连卫五老爷,也没见。”
  当年长宁郡主和卫阳清的事,也算是名扬天下,大家自然都知道这里头的缘故。
  陈御史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只是摇头:“算了,总归他们是一家子,卫老太太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人了,她心里是有谱的,不必我们担心。这个好,卫家照样要受就是了。”
  方氏垂着眼皮答应了一声。
  不免就又把卫家的稀奇事说了一说。
  譬如长宁郡主不在家,出门是往镇南王府去的,可奇怪的是,长宁郡主竟然灭有领着大女儿去,她奇道:“这可真是奇怪了,母女弄得跟陌生人似地,听说连庶女都带去了。”
  陈御史不关心这些。
  他比较关心卫安一些。
  他是个嗅觉很灵敏的人,一般这样的人总是会想的多一些,他很能看得出卫安的不同来,他眯了眯眼睛叹了口气:“不管怎么样,你可别看着长宁郡主冷待人家,就跟着看人家不起。”
  他笑着说:“这位卫七小姐,可不是一般人。”
  卫家的转变,处处都有卫安的影子。
  陈御史可不相信这只是巧合而已,多年的官场经验让他无比的圆滑,就算是对着街边的乞丐,他也是和颜悦色的呢。
  方氏嗯了一声,又带着些看笑话的意思:“老王妃可跟她女儿不同,她看的这位卫七小姐眼珠子似地呢,也不知道老王妃晓得女儿这么讨厌外孙女儿,该怎么样。”
  为着陈绵绵冤枉了卫安的事儿,老王妃对着她好久都没有笑脸呢。
  何况虽然庄奉的事儿瞒着,可是这京城的人哪个不是人精,多多少少都闻得出些动静,世子出事不能承爵,王妃因为世子出事心里难过去清修了,有年头的世家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可都是因为卫安。
  也不知道对着亲生女儿,老王妃能不能也是同样态度。
  老王妃还真是同样态度,听了崔嬷嬷说卫安没来,她当场就怔怔的坐了半响。
  长宁郡主回来之前,卫安就时常过来,最后一次过来还同她说,大约有一阵子不能过来了,让她保重身体。
  现在看来,卫安没有说错。
  她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心里难受的很。
  女儿回来,她当然是开心的,面上说的多绝情,可到底是肚子里掉下来的肉,她哪里真的有不希望长宁郡主好,不希望跟长宁郡主亲近的?
  可是这女儿做事却总是这样子不留余地。
  她明知道自己跟卫安的感情。
  可她一回来就特意昭告天下,她是如何的看不起卫安,是如何不待见这个女儿。
  这样子尖酸刻薄……
  崔嬷嬷壮着胆子上前喊了她一声,她才回神。
  回神以后就是长久的沉默,她是想看外孙外孙女的,更想看女儿。
  可是,这样不是为了长宁郡主好。
  她要是不给长宁郡主一点儿教训,长宁郡主只怕会变本加厉。
  可是卫阳清可不是那种能一而再再而三忍耐的人。
  何况想着卫安,她心里就酸得很。
  过了半天,她才叹了口气:“告诉王爷,我乏了,懶怠见,怕过了风寒给他们就不美了。他们长途跋涉,让王爷留他们用饭,我备好的年礼,到时候一并给他们带去。”
  陈嬷嬷不在,崔嬷嬷就是老王妃跟前最亲近的,她惊讶的睁大眼睛,有些踌躇:“这……您真的不见郡主一面?”
  ------------
  第209章 母女
  崔嬷嬷是老王妃跟前的亲近人,她亲自过来跟长宁郡主说老王妃乏了的时候,脚都有些打颤。
  日子再往前些年数,那时候的长宁郡主就骄横得整个京城都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看她的脾气也实在不像是有长进。
  可是没料到,这回过去,头一回长宁郡主竟半点儿脾气也没发。
  不仅没发脾气,还让葛嬷嬷递了个红封出来。
  崔嬷嬷有些受宠若惊,拿着红封竟头一次有些不知所措。
  葛嬷嬷跟她也是旧相识了,拉了她往旁边去,又让她把红封收好:“郡主的脾气您还不知道?她既然让您拿着,您就放心拿着”
  收红包的规矩自来都有,可是跟长宁郡主拿红包,崔嬷嬷还是头一次,听了葛嬷嬷的话才算反应过来:“老姐姐,你也是个明白人,这次老王妃”
  她叹口气:“老王妃心里不好受,你就多劝劝郡主。”
  劝倒是想劝,可怎么能劝呢?
  葛嬷嬷苦着脸,唉声叹气了一阵,又张嘴问崔嬷嬷:“是不是还因为上回的事生气呢?世子怎么样了?怎么都没瞧见他?”
  当初葛嬷嬷灰头土脸的回南昌的,还真不知道后来庄奉到底是怎么样了,至于镇南王妃,这就不勇打听,问一问就知道。
  崔嬷嬷停了会儿才摇头:“世子爷的事也不是世子爷了,世子爷在蓟州出了事,如今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听说开了年就要回来休养”
  葛嬷嬷不禁连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谢过了崔嬷嬷的提醒,回屋去告诉了长宁郡主。
  她知道长宁郡主的脾气,小心翼翼的忍着胃痛弯下腰来劝她:“她毕竟是老王妃一手带大的,就算是养个丫头,那也得有些感情了。您既然知道了,以后面上就稍稍和缓些”
  长宁郡主没有说话。
  她不明白她为什么就得面子上做的好一些。
  她都已经告诉老王妃了,卫安那个贱种不是她的女儿。
  可老王妃大约是人老了脑子就糊涂了。
  她牵了牵嘴角,嗤笑了一声。
  也不是糊涂,从年轻时,老王妃就总是跟她做对,她做的多少事都是老王妃不许的?嫁卫阳清她也不许。
  还为了明鱼幼生她的气。
  明鱼幼又是明鱼幼。
  她都不知道老王妃到底是她的娘还是明鱼幼的娘。
  她怎么就那么喜欢明家人?
  就那个贱种,也宝贝的跟什么似地。
  葛嬷嬷有些发怵,再要劝的时候,那边卫玉珑已经回来了。
  镇南王府里并没有什么年纪相仿的玩伴,唯一一个庄容,还是个勤奋的,整日里都窝在书房里,她觉得没什么意思,也就不乐意再在那边常棣轩坐着,跑回来找母亲了。
  这还是她记事以来第二次回王府,头一次回王府的时候太小,只模模糊糊记得外祖母是个很慈和的老太太,辈分高心地也好,给了她许多的礼物。
  她在南昌府少听母亲提起过外祖母,只知道母亲上回专程让老王妃把东珠拿来给她做鞋子的事,觉得外祖母定然是好的,就晃着长宁郡主的胳膊要去见老王妃。
  屋子里静的很,除了卫玉珑,没人敢吭声。
  长宁郡主转头瞥她一眼就皱起眉头来:“怎么都穿上大氅?外头那么冷。”又问:“你妹妹呢?”
  卫玉珑就吐了吐舌头:“我一路跑过来的,不觉得冷。妹妹留在常棣轩了。”
  长宁郡主替她理了理衣裳,这才告诉她:“你外祖母身子不爽,咱们这回就不见了”
  卫玉珑敏感的察觉到了不对。
  她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子,自小被父母捧在手掌心里,这样的女孩子,对于改变的环境的洞察力是惊人的。
  哪里有因为身体不好就不见女儿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