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大明徐后传 > 第4节
  无形的威压之下,姚妙仪只得勉强点头,“好吧,不过草民需要五皇子保证。在救死扶伤面前,病人为大,到时候草民若有冒犯五皇子的地方,还请两位恕草民不敬之罪。”
  达到了目的,朱棣举杯说道,“多谢谢大夫肯收下我弟弟,来,五弟,和我一起给姚大夫敬酒。”
  背上五皇子这个大包袱,姚妙仪此刻觉得酥油泡螺、美酒也索然无味了,干杯后忙说道:“草民记性不好,还请五皇子写个纸条,草民留着时刻提醒自己。”
  ——别到时候被我骂的恼羞成怒,忘了今日宽恕的约定啊!
  朱橚得偿所愿,笑道:“这个自然,我写就是了,四哥可以作证。”
  朱橚写了字据,还盖上了自己的私印,递给姚妙仪,“今后姚大夫就是我的半师了,不要自称草民,小心说漏了嘴,暴露我们兄弟的真实身份,就叫我朱五郎,叫哥哥四郎吧。”
  姚妙仪战战兢兢接过纸条,如今的局面已经远远超过她当初设想的布局了,她和两位皇子之间的牵绊越来越深,而且已经超过了她能控制的范围,这究竟会将她引到何方……
  谁知朱橚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姚妙仪看见他进步神速,才知这世上真的有天才神医之说,天赋加上勤奋好学,也受到了妙仪这位引路师傅的影响,他的行医风格也格外豪放大胆,不拘泥陈旧,甚至自己开始学着神农尝百草,寻新的草药。
  某天朱棣神情古怪的问姚妙仪,“你当初是怎么学的接骨之术?我弟弟现在每晚都和骷髅睡在一起,做梦都在摸骨头。”
  姚妙仪笑道,“我当年也是这样啊,要闭着眼睛把打乱的骨架一根根重新拼好,这才有资格学习接骨呢。”
  原来和骷髅同眠是姚大夫提出来的,朱棣无语片刻,看着姚妙仪坦然的目光,朱棣突然觉得面前的这个人仿佛似曾相识,而那双清亮的眼眸下,似乎藏了一些什么,令人不安,又吸引着人去探究。
  回到皇子营帐,朱棣问弟弟,“你觉不觉得姚大夫有些眼熟?”
  朱橚正在拼一副人体的骨架,将一枚指骨放好了,说道:“有啊。”
  “像谁?”
  朱橚将两枚指骨变换了位置,头也不抬的说道:“像女人。呵呵,伤兵营里这么猜测的人都被他狠狠收拾过了。姚大夫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豺狼,看似俊秀文弱,谁惹了他,骨头都要撕咬着吃了,他像女人?那天下就没有男人了……”
  时光飞逝,在一日日忙碌中掠过。
  洪武三年,六月,徐达终于率领大获全胜的北伐军班师回朝。洪武帝朱元璋亲自在南京城外的龙江驿迎接,犒赏三军,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金书铁卷。
  姚妙仪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跪在地上,和千军一起三呼万岁。远远看着站在名利最高峰的父亲,掩藏在衣袖之下的紧紧握拳,指甲刺破了掌心,浑然不觉疼痛。
  一滴鲜血落下,立刻被溅起的灰尘覆盖、掩埋,了无痕迹。
  朱棣站在高台处,远远看见跪在角落的姚妙仪,眼中已然有了疑云。
  ☆、第6章 军医归乡
  盛夏七月,苏州城。
  替兄从军近两年,姚妙仪终于返乡了。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闻着街角油炸臭豆腐的浓香,听着市井泼妇讨价还价,饭馆小二大声报着菜名招揽客人,这便是人间烟火,和战场上的肃杀截然不同。
  古来征战几人回?姚妙仪不喜欢醉卧沙场君莫笑的军医生涯,整天和死人以及哀嚎的伤兵打交道,此刻重新融入人间烟火,连头发丝都觉得舒坦了。
  她恢复了女装,荆钗布衣,一头青丝梳成了双鬟,插着一对夏日盛放的雀舌栀子花。
  姚家大院门口,一个光着屁屁、系着红肚兜、走路摇摇晃晃,像只小鸭子似的一岁多男童追着一只小猫儿,看见陌生人走近,吓得赶紧跑进院子里,钻到坐在水井旁边小竹凳上洗菜的少女怀里躲着。
  哐当!
  看清了来者的面容,宋秀儿手里的铜盆砸在井台上,摘洗好的鸡毛菜洒落一地,“小姐?小姐回来了!”
  宋秀儿是当年护送姚妙仪母女的宋校尉的原配之女。宋校尉战死后,继母视秀儿为眼中钉,为了贪下秀儿的嫁妆银子,居然将其发卖到了扬州娼家!
  老鸨本打算将秀儿训练成欢场的扬州瘦马,被寻访恩人的姚妙仪买下来。后来姚妙仪替兄从军,其条件就是姚家大伯父出面,去衙门脱了秀儿的贱籍,成为良民。
  宋秀儿因此很感激姚妙仪,虽然她已经不是奴籍了,但却一直把姚妙仪当成主子看待。姚妙仪出征,她便在姚家做帮佣,等姚妙仪回来。
  “是啊,我活着回来了,还得了不少赏赐,雇了一辆马车回来,叫几个下人去外头搬箱笼去。”姚妙仪背着一个小包袱走进来了,摸了摸光腚男童的冲天小辫子,笑道:“我是你姑姑,大侄儿取了名字没?”
  宋秀儿情绪激动,目不转睛的看着姚妙仪,没等她开口解释,一个老者杵着拐走过来,说道:“小名叫官哥儿。妙仪,这两年替兄充军,委屈你了。”
  “大伯父。”姚妙仪恭恭敬敬的行礼,“此次出征,妙仪也有所收获,不委屈的。大伯父身体可好?”
  姚大伯苦笑道:“唉,还是老样子,时好时坏,医者不能自医啊!秀儿,赶紧去外头酒楼里传一桌上好的席面来,给妙仪接风洗尘。”
  秀儿笑盈盈的应下了,官哥儿跌跌撞撞的走到祖父身边,抢了拐杖玩耍。姚大伯宠溺的抱起胖孙子,笑道:“你大哥在药铺坐堂,你大嫂管着账目,我已经派书童去药铺了,要他们今天早些回来团圆。”
  姚家一共有两房人家,姚大伯是姚家老大。
  姚妙仪的义父是姚家老二,八岁就出家当和尚了,法号道衍。在收养姚妙仪之前,道衍和尚也收养一个男孩为义子,叫做姚继同。
  姚继同常年都跟随道衍和尚四处游历,两人行踪如浮云般飘渺不定。
  前年洪武大帝下令北征,全国都要抽丁编入北征军。姚家在户籍黄册上编入了医户,被摊上了一个名额,要抽一人当军医。
  那时候姚大伯重病、大哥姚恒的新婚妻子姚大嫂有孕在身,而且胎气不稳,一直卧床安胎,随时都有一尸两命的危险,需要当大夫的丈夫贴身照料。
  而二房道衍和尚和义子姚继同离家数月,根本不知行踪。
  姚大嫂挺着肚子,跪下求姚妙仪效仿当年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兄从军。
  一来是为了偿还这八年姚家的收养、教习医术的恩德,二来是为了追踪杀母仇人赵天德,姚妙仪答应了姚大嫂的请求。
  官哥儿壮实的像一头牛犊子,看来大嫂是顺利生产,母子平安。他怕生,在姚大伯怀里扭来扭去,不肯接受姚妙仪的拥抱。直到姚妙仪从荷包里掏出一块窝丝糖,官哥儿眼睛一亮,口水在唇角边扯出一条晶莹的线,伸手去抓窝丝糖。
  姚妙仪乘机抱住了官哥儿,朝着胖娃娃的光屁屁轻轻拍了一记,“真是个馋宝宝。”
  脸上和颜悦色,内心却有些恍惚了,她想起自己幼时蛀牙,母亲小谢氏断了她的点心,父亲徐达每次回家,都偷偷塞给她一匣子酥油泡螺,母亲发现了,嗔怪父亲太娇惯了,父亲呵呵亲着她的小胖脸,“我徐达的大闺女还愁嫁么?就是牙齿都蛀没了,照样有一群青年才俊抢着娶呢……
  回想往事,姚妙仪心中酸楚的要掉泪,她强行转移了注意力,故意和官哥儿抢窝丝糖吃,姑侄俩一起玩闹,一块糖还没吃完就混熟了。
  姚大伯见姑侄和睦,很是快慰,心中的一抹愧疚消失了,命仆人将他私藏的雨前龙井拿出来泡上,絮絮叨叨的讲一些大孙子的趣事。
  听说二房姚妙仪回来了,还带着好几个沉重的箱笼。姚记药铺便早早打烊,姚大郎夫妻双双把家还。才走到门口,就听见一个尖利的女声响起来,“哟!我从未见谁家的佣人如此猖狂,敢和出嫁的姑太太顶嘴。弟妹还真是会调教下人啊。”
  姚大嫂心里咯噔一下:糟糕!那个最难缠的姑太太回娘家了!
  姚家大院里,宋秀儿俏生生的一张脸又羞又气,涨的通红,“姑太太,这些箱笼都是小姐的,您不能看上什么了就伸手拿,您好歹也是个乡绅夫人,怎地……怎地如此不要脸皮!”
  在大门外的姚大哥和姚大嫂对视一眼,默契的心道不好!这下姑太太又要闹腾起来了,赶紧给姑太太赔礼道歉,劝一劝。
  可惜夫妻俩双腿刚迈进门槛,就听见姑太太哭闹起来了,“我真是命苦啊,连下人都欺负我寡妇失业。这些东西明明是妙仪顶替——”
  “摆饭了,请大姑姑上座吃酒席。”姚妙仪打断道,牵着姑太太的手,连拉带扯的往屋里头走,低声喝道:“这次我是以云游在外的义兄姚继同的身份参军的,这一年多来,街坊邻居都以为我出门寻找亲生父母去了。大姑姑尽管哭,嚷嚷着左邻右舍都知道我女扮男装,顶替姚继同。姚家犯下欺瞒之罪,抄没家产,伯父大哥们蹲监狱,您在婆家孤苦无依,这就满意了?”
  姑太太是道衍和尚的姐姐,两人是龙凤胎。可是造物弄人,道衍和尚有多聪明豁达,这个姑太太就多无理刻薄!
  听说姑太太以前倒还好,十六岁嫁到了苏州府河间村,是个富有的乡绅,夫家姓高,所以叫她高姚氏。
  高姚氏青年丧偶,守着一双儿女过活,性格脾气开始变得古怪,掐尖撒泼。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挑理找事。
  其实高姚氏这个泪包般说哭就哭的德行,口头禅是“可怜我寡妇失业”,无论是河间村夫家,还是苏州府娘家,都无人敢惹她。唯有软硬不吃的姚妙仪是她的克星。
  听见高姚氏尖利的哭声戈然而止,姚大郎夫妻松了一口气。姚妙仪女扮男装之事,一旦说破了,姚家恐怕弄巧成拙,要吃官司的。
  姚家这些年行医卖药积攒了一些家业,算是富裕之家,可若粘上官司,恐怕会毁于一旦。
  高姚氏并不愚蠢——一个蠢货是无法横行霸道那么多年的。她晓得其中利害,娘家若倒了,一双儿女都没成家,她寡妇才真的孤苦无依了呢。
  不过高姚氏是个雁过拔毛的脾气,事情不会就这样结束了,见众人都落座,家宴即将开始。她掏出帕子擦泪,哽咽道:“妙仪好侄女,你那个丫鬟牙尖嘴利,我是被她气坏了,才失口说胡话。我寡妇失业可怜,没见过什么世面,看见你的箱笼堆成小山,就想打开看看,长长眼,以后出门也能多些谈资。谁知……”
  高姚氏帕子捂脸,呜呜哭道:“秀儿偏偏说我偷拿你的东西,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高姚氏这样一搅合,团聚的气氛瞬间消失了,谁都没有心情举筷。高姚氏呜咽声不止,就是要胡搅蛮缠逼着宋秀儿磕头认错、逼姚妙仪开箱笼任她挑好东西。
  姚妙仪瞥了一眼高姚氏的衣袖,心中冷笑,她端起一杯酒,走到高姚氏身边,说道:“大姑姑误会了,其实箱笼里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宝贝,我在军营里得的俸禄赏赐,都在北方换了珍稀药材,尤其是高丽人参,价格只是咱们南方的零头。”
  高姚氏别过脸继续哭,姚妙仪装着敬酒赔罪,偷偷抖了抖高姚氏的衣袖。
  跺!
  一只高丽人参从高姚氏的衣袖里掉出来,砸在桌面上,撞翻了一副杯筷,筷子也就罢了,青瓷杯子落地碎了一地,吓得官哥儿哇哇大哭。
  看见酒桌上的高丽人参,众人皆是愕然,姚妙仪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大姑姑,您居然……”
  高姚氏张大嘴巴,赶紧争辩道:“不!这不是我偷的!”
  又指着姚妙仪说道,“是她!是她栽赃嫁祸!”
  这是老实话,她本来在翻箱笼时想要乘乱浑水摸鱼的,可是宋秀儿死心眼,看的太紧,无论她怎么撒泼都不肯挪一挪眼睛,她真没有机会下手啊。
  但她习惯掐尖占便宜,“劣迹斑斑”,没有人相信她的解释。
  捉贼拿脏。姑太太当众被打脸出丑,为长者讳,姚大郎夫妻对视一眼,抱着儿子告退。姚妙仪也跟着告辞回房。
  桌上只剩下哭泣的高姚氏和姚大伯。姚大伯叹了一口气,命家仆将酒席分一分,装进食盒里送到各房用饭。
  夕阳西下,姚妙仪吃饱喝足,泡在浴桶里打瞌睡。宋秀儿坐在浴桶旁边,剥开一个个如紫玉般的甜葡萄,“大堂那边闹的如何了?”姚妙仪靠在浴桶沿上,闭着眼睛说道。
  宋秀儿用牙签剔掉葡萄籽,喂给姚妙仪,挑了挑眉毛,“还不是老样子,姚大爷板着脸教训姑太太,还没说两句呢,姑太太就哭着跑到祠堂哭爹娘去了,说亲哥哥帮着外人欺负她寡妇失业。反倒逼着姚大爷在祖宗灵位前磕头认错。”
  ☆、第7章 物是人非
  宋秀儿冷哼道:“居然说小姐是外人。若不是小姐替兄充军,官哥儿不一定能生下来呢,真是过河拆桥。小姐,你现在要好好替自己打算了,道衍和尚虽是你的义父,但毕竟方外之人,管不到红尘俗世,姚家并非长留之地。”
  “你放心,我自有安排,后路已经留好了。”姚妙仪拿了一粒葡萄塞进宋秀儿嘴里,“这两年来,你在姚家受了不少委屈吧。”
  宋秀儿疼惜的摸了摸姚妙仪手上的薄茧,小姐脸上的皮肤都粗燥晒黑了,可想而知在军营里的磨难,心疼不已,说道:“再苦能比小姐在战场上救死扶伤累么?我其实还好,小姐临行前把我托付给姚家,他们对我还是不错的。”
  “平日做些杂事,带一带官哥儿。他们吃鸡,我虽分不到鸡腿,但至少有个鸡翅,对于半仆半主的人来说,真的是很好了。就是姑太太时常回娘家打秋风,作东作西的,每次都要摆谱,刺我几句,要我给她捶腿敲背。”
  宋秀儿顿了顿,讽刺一笑,“连老爷夫人都被她数落的抬不起头来,我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
  姚妙仪拍了拍秀儿的手,“我回来了,她就别想再欺负你。”
  秀儿是宋校尉之女,宋校尉是为了救她而英勇就义的,但是姚妙仪迫于各种压力,一直没有向秀儿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宋秀儿也不想提这些令人厌烦的鸡毛蒜皮,她崇拜的看着姚妙仪,“小姐,你到底是怎么把高丽参塞进姑太太的衣袖里?我站的那么近,都没看清呢。”
  “其实是个障眼法。”姚妙仪嘻嘻一笑,摊开左手,上面空空如也,往秀儿颈脖后一抓,“看清楚了,就是这样。”
  再次摊开手,掌心赫然有一粒葡萄。
  宋秀儿拍手叫好,虚心求教,洗澡水微凉的时候,她已经掌握了窍门。
  姚妙仪又示范了一遍,“关键是手要快,心要稳,多练习。熟能生巧。”
  宋秀儿叹道:“小姐真厉害,有医术这门技艺傍身,还会杂学。你和相比,我就是个棒槌。”
  其实宋秀儿很聪明,一学就会。只是她幼年时被继母虐待,养成逆来顺受、自卑胆小的性格,后来差点成了扬州瘦马,沦落风尘,就更没自信了。
  姚妙仪扯开了话题,笑道:“其实和义父比起来,我是小巫见大巫了。他的杂学才厉害呢,江南第一高僧智及禅师是他的恩师;领袖道教的张天师是他的好友;在儒林之中,吴中四杰,北郭十友都是他的朋友,时常开文会写诗应答,诗文双绝;就连这个障眼法都是他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