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玄幻奇幻 > 儒道至圣 > 第1343节
  学而不厌则是巩固学习,是选择和判断的过程。
  诲人不倦,本质上是知识的输出,而这种输出最能调动所学,从而形成知识的反哺。
  既然是知识输出,既然是教导他人,不只有当面开口一个途径,还有著书立说,著书的过程就是知识输出,只要以后让别人看到也是诲人不倦,效果相差不大,但效率更高。
  早在晋升大儒前,方运就为自己制定了大儒后的道路,那条道路走得是中庸,行得是稳健,但成就大儒后才明白,在百年前,中庸和稳固是首选,但危机四伏的现在,取中庸和稳健之路而行,是畏惧,是后退。
  所以,方运早前些日子,已经领悟了新的大儒之道。
  方运不断对比圣院大陆与奇书天地中的所学,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在无论是华夏古代还是圣元大陆,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对知识的传承不够大众和普及,在知识的梳理方式方面不够先进和系统,或者说,过于重道而又过于轻技。
  道和技的区别,与知和行类似,与体和用也类似。
  虽然圣元大陆风气比华夏古代好一些,早就明白体用合一、知行合一,但本质上还是过于重体、知和道,轻用、行和技。
  从战诗词近些年来才得到大力推广便看出端倪。
  战诗词对封圣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古代人并不重视,直到发现人族若是败给妖蛮连封圣的空间都没有了,这才意识到战诗词的重要性。
  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革新,进行全面否定然后全面改变,类似所谓的休克疗法,这等于毁灭人族。
  可若是用过于保守的方式改变,时间又不允许。
  变有三,潜移默化,改良,革新。
  变的缓急也有三,保守,循序渐进,激进。
  方运思索片刻便明白,若是时间足够,那最好的方式显而易见,因为无论是东方大哲孔子还是西方大哲亚里士多德,在相关方面的选择惊人的一致。
  孔子有中庸,亚里士多德有中道,在核心思想上几乎完全一致。
  循序渐进地改良,本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时间不够。
  方运果断做出选择。
  激进地改良。
  既然是改良,那就不能过多否定,大量甚至全面否定是革新要做的。
  既然是激进,那就不可能不刺激保守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
  从何处改良,如何控制力度,如何控制好切入点,在出手前如何进行安抚甚至进行利益交换,往往比改良本身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
  方运用更加理智的方式慢慢思索,改良之路在心中更加清晰起来。
  “安抚各家或利益交换,理当在我实施改良前动手,不过现在我无法回到圣元大陆,那么只能进行准备。既要为改良做准备,又要能让自己快速成长,只有一条道路,那便是书写一些有价值的作品。”
  “为《四书》作注,已经是极限,我不能再为其他经书作注了,一来精力分散可能导致成就不足,二来我现在对圣道理解有限,为不同的先贤作注过多,很可能导致我以后的圣道根基过于驳杂。”
  “那么,我应该另立学说,既不会太过激进,又要有足够的价值,成功影响人族,完成改良。”
  方运思索片刻,拿出一张纸,提笔书写三个打字。
  医学史!
  在写完这三个字后,方运只觉头脑一片清明通透,眼前大放光华,好像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晰明亮。
  方运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或者是正确的选择之一。
  之所以不写为《医家史》,便是方运改良甚至可以说近乎革新的第一步,变家为学!
  尽最大可能削弱传统的教学方式,让人族改变传男不传女、宁可把手艺带进棺材也不穿外人之类的观念,要让人族的知识传承更加开放。
  不过,变家为学并非是强制性,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新的说法,但当人族慢慢习惯了“学”而不称“家”的时候,才会发现两者真正的不同。
  改良的第二处,便是单独为各学科作史,其实《医学史》的主要内容都被医书和历史记载,但方运准备用更加系统、更加精确、更加统一和更加先进的方式,来通过这部《医学史》,向人族传达新的知识收集、整理、判断和教育体系。
  这种新的体系,和变家为学一样,同样算不上大革新,但当人族接受后,便会发生质的变化。
  如果是之前作战诗词作《瘟疫论》等是直接的授人以鱼,那方运现在就在间接地授人以渔。
  这是方运在晋升大儒后才达到的一种新的高度。
  由纯粹的开拓者,变成开拓者加掌舵者,渐渐偏重指点方向。
  改良的第三处,终究要落到实地,不能仅仅是著书立说,还必须要有教育功能,所以方运准备把这部《医学史》向教材方向编写。
  一旦回到圣元大陆,方运就准备真正的大改良。
  建立人族的第一批专科学院,在短时间内培养各家各学科的专业人才,等专科学院获得人族认可后,便可开始建立更高等的教育院校。
  变家为学,重新归纳整理旧知识,确定正确方向,而后用以大规模培养专业性读书人,这便是《医学史》以及接下来几本书的真正目的。
  无论写的是什么,这都是属于方运自己的著作,是自己的教化圣道,纯之又纯,若能完成并推行,受益甚至还在为《论语》作注之上。
  第2214章 蓝色山峰
  方运微微一笑,提笔便写。
  把医学按照更先进的方式分科,细化和规范化疾病药物等所有医学名称,更正圣元大陆一些医学上的错误观念,便是这本《医学史》的具体改良方式。
  于是,一系列的新词汇出现陆续出现,普通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小儿外科、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病历、临床等等等等……
  方运所学广博又专精,再加上心有腹稿,有大儒才气与圣气相助,思维无比敏捷,下笔如有神,书写速度远比《论语新注》更快。
  不过,方运还是按照之前的大众化普及化习惯,先用简化字白话文书写,要力求让每一个识字的人都看懂,所以这一本书的字数就多于整本《四书新注》。
  编写这本书的难点不是使用那些新词汇,而是要解释这些新词汇的源头,为什么要起这些名字,否则会被怀疑,也会对医家读书人造成阅读障碍。
  幸好方运贯通历史与医学,更饱读两界书籍,大部分词会都能在圣元大陆找到来源,实在找不到,便从龙族与古妖的历史中寻找,若是连这两族的历史也找不到,那就杜撰一个龙族或古妖的故事来成为某个词语的源头。
  只要有效,只要有助于人族,耍一些小花招无伤大雅。
  在编撰这本《医学史》的过程中,方运也发现自己对医学的脉络了解更深,经常能发现自己以前错误或疏漏的地方,让的医道境界不断提升。
  和作注不同,作注终究是基于原本,骨干已有,只是填充外皮而已。
  这《医学史》恰恰相反,是先知道许多外皮和细枝末节,写作过程如同制造骨骼、血管和神经等等,是真真正正的创作原著。
  医道境界不断提升,这个过程又完全符合“诲人不倦”的学习之法,这让方运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之法的正确。
  神赐山海几乎无边无际,整整一天,也没有遇到山岛或他人。方运也不觉得寂寞,不断编撰《医学史》。
  第三天,方运突然停下笔,收起《医学史》的稿纸,向右前方看去。
  就见右前方出现一座山岛,山道上有一条体长超过五十丈的巨大白龙。
  那白龙全身有水汽环绕,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仿佛身披破碎的彩虹光辉,美轮美奂。
  但这白龙的龙鳞并不明亮,甚至有些伤痕和暗淡,可在暗淡的龙鳞之上,时不时有强劲的龙气掠过,让这条巨龙的身体充满了阳刚与爆发力。
  这条巨龙的左角断掉,只剩右角,而右角大得不成比例,足足是正常龙角的两倍大。在它的右角之上,挂着一种稀少的液态水晶,名为流幻水晶,如同一条小水流悬在那里,偶尔变化形态。
  那娇小玲珑的流幻水晶并没有让这白龙显得柔弱,反而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这头白龙那粗犷的身躯仿佛如乱锤凿出,又经历无数血战,终于锤炼出一具不朽之身。
  那是一头皇者,而且方运一眼认出来,这位是自己听说过但没见过且不愿意相遇的皇者。
  龙族皇者,敖雾山。
  敖雾山的年纪远超妖皇,在妖皇未临巅峰时,曾与妖皇切磋,结果以平局告终。
  他也是最后一个跟妖皇切磋平局之人,其余尽皆败北。
  它很想迎娶敖雨薇,并且在遭到拒绝后羞愤离开,并发誓不成圣绝不回圣元大陆,一旦封圣,必然强娶敖雨薇。
  那敖雾山身后竟然有两具皇骸,一具是极为完整的龙族皇骸,一具残缺的熊族皇骸。
  不仅如此,敖雾山脚下的山岛露出水面的部分高达一百五十丈,说明他至少吞噬了五座山岛。
  方运立刻明白,自己与敖雾山相遇的话,凶多吉少。
  于是,方运稍稍改变方向,远离敖雾山。
  就在这一刹那,敖雾山回头看向方运所在,双眼中充满了狂野与霸道,充满无上威严。
  方运在看到那眼神的同时,全身发寒,好像自己闯入巨龙嘴边,随时会被吞噬。
  身为文星龙爵却对一头龙皇有如此感觉,那说明这头龙皇有绝对恐怖的力量。
  敖雾山随后皱眉思索,然后突然改变方向,加速冲向方运。
  方运吓了一跳,难道敖雾山能看到自己?于是急忙向脚下山岛注入枯朽之力,快速远离敖雾山。
  几息后,方运松了口气,因为那敖雾山虽然看向自己的方向,但焦点并不在自己的身上,明显在小范围内寻找。
  过了数息,敖雾山突然冷哼一声,道:“出来吧,本皇知道你就在那里!”
  方运不仅不紧张,反而放松起来,和人族耍花招,龙族还是差了点,这敖雾山明显在诈自己出来,堂堂虚圣岂会上当,于是加速离开。
  很快,那敖雾山便消失在视线中,被神赐山海莫名的力量阻挡。
  方运稍稍改变方向,尽最大可能远离敖雾山。
  “看来,一定要更加小心。”方运心道。
  于是,方运书写《医学史》的速度减慢,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观察四周。
  圣元大陆,一个好消息传遍人族。
  医家圣道正在慢慢拓宽,所有医家读书人的力量也随之增加。
  圣杏文会还在继续筹备,李文鹰已经进入岳阳文院内的小杏坛内,一边修炼,一边准备主持圣杏文会。
  各方都有消息传来,说有人妄图搅乱圣杏文会,这让景国官员如临大敌,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意外。
  又过了一天,方运突然停笔。
  因为前方出现一座千丈高山,高山通体深蓝,如同天海凝聚而成,形成别样的美感。
  和普通的山岛不同,那座高山的山顶不是平台,而是尖锐的山尖,无法站在上面。
  而在那千丈高山附近,竟然停靠着三座山岛。
  一个四境人族大儒,一头五境妖蛮大妖王,还有一头四境星妖蛮。
  三方分立不同的地方,彼此相距数里,大儒与星妖蛮相距较近,三方表情都充满戒备,但并没有动手。
  方运仔细一看,那三人的山岛并非只是停靠在蓝色山峰边,而是在吞噬这蓝色山峰,而且三座山岛的体积正在以极慢的速度变大,这让方运想起自己吞噬蛟炎王山岛的过程。
  而且,三个人的眼中偶尔闪过竭力隐藏的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