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一品嫡妃 > 第364节
  宋安然眼巴巴地看着宋子期,希望宋子期能够力挽狂澜。
  宋子期说道:“请陛下开恩,原谅微臣之前的隐瞒。微臣只想让小女嫁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子,生儿育女,平淡度过一生。微臣从来没想过要让小女进宫博一场富贵。还请陛下能够成全微臣一片慈父之心。”
  永和帝呵呵笑了起来,“宋爱卿的想法,朕都能理解。不过谁让你闺女太过聪慧,这样的女子,留在宫外面就是祸害。”
  宋安然心头大怒,永和帝才是真正的祸害。
  宋子期急得额头冒冷汗,“小女性子桀骜不驯,并不适合进宫陪伴陛下左右,还请陛下三思。”
  永和帝盯着宋安然,说道:“就算是天下最烈的马,朕也有办法驯服她。”
  宋安然心头大惊,她朝闻先生看去。
  闻先生轻咳一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闻先生说道:“陛下看中宋安然,想将宋安然留在宫里面,这番用意微臣全都明白。只是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陛下想要大用宋安然,其实不一定要她进宫。”
  永和帝笑了起来,“朕就知道闻先生突然进宫,肯定有深意。果不其然,闻先生这是在帮宋安然当说客。”
  闻先生坦然一笑,“微臣不敢欺瞒陛下,微臣也是看好宋安然的才华。陛下看中宋安然,大可以给她下一道旨意,命她用心辅佐宋大人,想办法充实国库。”
  永和帝不置可否。
  这时,宋安然缓缓抬起头。
  永和帝冷哼一声,“宋安然,你有何话可说?”
  宋安然一脸不卑不亢,说道:“臣女不敢欺瞒陛下,臣女不愿意进宫。”
  永和帝冷笑两声,“你认为朕需要在意你的想法吗?”
  宋安然缓缓摇头,“陛下乃是天下共主,自然无需在意臣女的想法。陛下看中了臣女生财的本事,其实大可不必让臣女进宫。
  臣女和皇宫八字相克,进了皇宫满脑子只会想着如何离开这里,绝无心思去想该怎么生财,该怎么替陛下卖命。
  陛下身为天下共主,自然有大胸襟大气量,臣女相信以陛下宽阔的胸怀,一定可以容下臣女在宫外过着本分的生活。
  臣女恳请陛下,成全臣女一颗安分守己的心,成全臣女一点小小的自私的想法。臣女叩谢陛下!”
  宋安然给永和帝磕了一个头。
  永和帝冷笑一声,不为所动。
  宋安然心头憋着一股气。她该如何逃脱进宫的命运。
  永和帝突然大笑起来,“宋安然,你可知道,任何烈性的女人只要进了宫,朕就有本事将她驯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
  “臣女相信。”宋安然平静地说道。
  永和帝继续说道:“你刚才说你不想进宫,你进了宫也没心思替朕卖命。朕告诉你,你这句话是错的。朕会有无数种办法让你妥协,让你替朕卖命。”
  “陛下的话,臣女相信。只是臣女有个问题,斗胆请教陛下。陛下希望身边的女人是一心一意的对待你,还是心怀异心?”
  “你放肆!”永和帝大怒。
  宋安然没有低头,她勇敢的直视永和帝,“臣女只是实话实说。陛下当然有办法驯服臣女,可是不代表臣女就真的会一心一意的伺候陛下。
  届时就算臣女给陛下出谋划策,陛下敢用臣女的计谋吗?反之,陛下放弃让臣女进宫的打算,任由臣女像普通官宦家的小姐一样生活成长,
  臣女反而会对陛下感激不尽。届时臣女定会全力以赴,替陛下分忧解难。”
  永和帝心中大怒,闻先生急忙说道:“陛下息怒。宋安然刚才所说的话,的确大逆不道。不过仔细想想,的确有些道理。关于宋安然的去留问题,微臣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以免寒了朝臣们的心。”
  “胡说八道!朕命宋安然进宫,这是看重宋家,看重宋爱卿。何来寒心一说?”
  闻先生严肃地说道:“陛下,微臣斗胆说一句实话。不是谁都愿意将闺女送进宫里博一场富贵,也不是任何女人都愿意进宫。宫里有宫里的好处,可是外面也有外面的好处。至少活在宫外面,生活更自在一些。”
  永和帝冷哼一声,“朕想要一个女儿而已,还累得闻先生如此操心。真是让朕意外得很啊。”
  闻先生苦笑一声,“陛下,微臣今日进宫,并不是单纯为了宋安然。陛下也知道宫里规矩大,束缚多。宋安然如果进了宫,肯定没办法像在宫外面那样,
  一心一意的谋划赚钱的事情。光是应付宫里各方面的人,就会花去她绝大部分的精力。
  今日陛下见到的宋安然,是一个浑身透着灵气,聪明绝顶的小姑娘。但是微臣可以保证,一旦宋安然进宫,不出一年时间,她势必会泯然众矣,
  变成众多后宫女人中的一员,呆滞,无趣,满心思的争权夺利,绝无赚钱的心思。
  如果陛下愿意毁掉这样一个天才般的小姑娘,那微臣无话可说。大不了就是宫里面多养了一个女人而已。
  如果陛下想要一个谋士一般的小姑娘,替陛下分忧解难的话,微臣诚心诚意地建议,千万别让她进宫。进宫只会毁了她。”
  闻先生这番话,貌似触动了永和帝。
  闻先生再接再厉,继续说道:“陛下不妨想一想,先皇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当然,微臣此刻提起先皇后,实在是大不敬。还请陛下责罚。”
  其实闻先生真正想说的是小周氏玉漱仙姑,不过玉漱仙姑是一个禁忌,不好直接提起她的名字。所以闻先生才会迂回的提起先皇后大周氏。想到大周氏,不可避免的就会想起小周氏。
  届时永和帝自然会明白闻先生的例子。
  永和帝之所以放任玉漱仙姑,同意她不进宫的请求,一方面是因为玉漱仙姑强烈要求。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永和帝也清楚,如果玉漱仙姑进了宫,过了两三年,她就会变得和宫里面的那些女人没有区别。
  再也没办法在玉漱仙姑的脸上看到那抹鲜活的色彩。
  现在闻先生拿玉漱仙姑来打比方,无疑是犯了忌讳,却也在永和帝心头上敲了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