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对食 > 第62节
  “那就谢姑姑吉言了。”江麟笑了笑,好像自己真的是个寻常人家出身的孩子似的,格外认真地道了谢。
  长青打着灯笼,微微回身看着宝儿,温声道:“我送阿麟回去,你乖乖待在家里,哪儿也别去,我很快就回来。”
  宝儿噘嘴说道:“天这么冷,我才不出去呢,等开春,你不让我出去我也要出去的。”
  江麟看了一眼长青,见他脸上只有无奈和纵容的神色,不知怎么的,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出了院门,他拉拉长青的袖子。
  “怎么了,身上冷?”长青低眼看他。
  江麟摇摇头,带了几分犹豫地说道:“赵大人,你说姑姑真的是自愿去给太子妃引开追兵的吗?”
  长青没说话,江麟以为是自己的猜测震到了他,声音都急切了一点:“那天我在地窖里听见外面的响动了,姑姑是被抓走的,他们抓走了姑姑,一定就是为了让姑姑替太子妃,是他们害姑姑成了这个样子!”
  “好了,别说了。”长青轻声说了一句,抬手摸了摸江麟的脑袋,“又下雪了,我回屋去拿伞。”
  江麟说完,人也冷静了,这其实是他这么多天以来一直盘旋在心头的想法,陡然说了出去,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哪怕自己说的是实情也没有用。
  那是姬家,高高在上的姬家,无权无势,即便受了再大的委屈,也得在被别人打了左脸的时候,笑脸迎人地问一句:要不要再打一下右脸?
  那些上位者,何曾关心过他们的喜怒哀乐。
  眼眶酸酸的,江麟用袖角抹了一把,朦胧中看见长青的背影挺直犹如松柏,恍若傲骨。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点迟哈,看到很多亲在讨论,说一下哈,昨天宝儿的方言主要取材于淮扬地区,大概是扬州话夹着淮安话?我也不知道具体算什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65章
  说是百日国丧,大部分的皇帝也就是守一个月左右,江承也不例外,年关一过,建元启明,随后立刻加封后宫,除去原先东宫的几个妃嫔之外,又封了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燕嫔,倒是最得宠爱。
  有了玩乐的心思,朝堂上的事自然恼人起来,右相年事已高,而且本身管的事情不多,以往朝中的事情大部分都是由张兆来办理,江承心里自然是不想多出个丞相来分权的,然而没有左相就没有他空闲的日子,连着几天他都在不着痕迹地观察朝中几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可就是下不定一个决心。
  晨起天还未亮,龙床上美人春睡,一出大殿,早春的寒凉透进衣襟,江承昨夜折子又没批完,想到要去面对一帮老头子的冷脸,简直恨不能立刻调转方向回到殿中。
  “主子,外头风大,加件披风吧。”长青轻声说了一句,话音未落,江承有些不耐地摆摆手,大步朝前走。
  承乾殿离宣政殿不远,应天帝从前都是自己走路过去,算作晨起的锻炼,江承不耐烦这个,尤其天冷,所以每日都是乘坐辇车去宣政殿,辇车速度快,跟车的人就得疾走,好在众人都是习惯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用在朝堂上并不准确,然而用在宫里却合适极了,昔日跟在应天帝身边的老人都被撤换下,长青也成了承乾殿总管,惯常的青锦麒麟服换成了李湛英常穿的红底绣金蟒袍,很有几分大红大紫的意味,倒也不显得怪异。
  应天帝在时,每日早朝得开到日头老高,江承不太能理解,他不太乐意见一帮鸡皮老脸的臣子天天对着他说这个说那个,一到早朝就恨不能立刻结束,原来四个时辰的早朝,他一个时辰开完,回去都不一定能睡个回笼觉。
  长青知道江承的心思,这些日子朝中不是没人给他带话,想让他这个御前的红人帮着说几句好话,但他知道,左相这个位置太重了,江承自己心里都不一定有个数,贸然进言只会惹得一身腥。
  应天帝坐了一辈子的龙椅上陡然换了个人,群臣都有些不习惯,江承倒是习惯,一只手搭在扶手上,用俯视的目光看向昔日这些他得客客气气说话的人,心里的舒坦驱散了一些早起的怨气,还没乐起来,新任户部尚书周孝先出列。
  “陛下,昨日黄州雪灾之事……”周孝先一句话没说完,江承心里就咯噔一声,他昨天批折子压根没批到这一出,只得硬着头皮装作已经知晓的模样。
  周孝先也没抬头直视君上,把自己已经拟好的章程上呈,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退了回去。
  江承松了一口气,从长青手里接过周孝先呈上来的奏折,写得倒是清清楚楚,看上去像是连夜拟的,他大概看过一点,知道不是大事,按着往年的例派人去赈灾就成,又有些惫懒了。
  从前当太子的时候,入眼所见都是皇帝的高高在上,皇帝的说一不二,不曾想真做了皇帝,也就是一天天的无聊日子而已,他不喜欢这些烦心乌糟事,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当太子,他一直以为做了皇帝就轻松自在了,可做了皇帝反而更累,更不自在。
  之后早朝上再说什么,江承都没什么心思听了,目光落在百官之首空一人的位置上,陷入了沉思。
  左相的位置实在太重要,就连周孝先他也是不相信的,可没有左相,他就得劳心劳力,把时间都花费在那些鸡毛蒜皮里,这似乎是个解不开的结,几乎是第一时间,江承就想到了分权。
  前朝设立内阁,十位阁老同理政事,加开东厂,由宦官监督内阁,闻风上奏,数代安稳,然而后来内阁和东厂争斗不休,宦官逐渐势弱,阁臣架空皇权,滥权之下,苛捐杂税,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导致前朝亡没。
  左相权重,由一人职分化为十人职正是分权的最好方式,前朝的东厂也把内阁可能会有的架空举措化解得一干二净,江承只恨自己没早一点想到这一出。
  新帝登基,大部分政策的实行都要更加容易一些,这个念头一生,就在江承脑海里盘旋了多日,帝王之道,制衡之道,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内阁的人选,连着几天上朝,都是一副沉思的模样。
  张家倒台之后,被活葬进陵寝的皇后也被人抬了出来,好在只是几日光景,皇后并没有大碍,将养了几日,顺理成章封了太后,江承不太乐意见她,好在太后也没有要见江承的意思,仍旧守着自己的佛堂,晨钟暮鼓。
  太后没有主动搬出凤仪宫的意思,新任的皇后就有些不尴不尬,后宫里最好的宫殿除了承乾殿就是凤仪宫,次一等的宫殿诸如琼玉宫之类,都是妃子住的地方,换了旁人没什么,让皇后屈尊去住,这是羞辱,江承没搭理,姬婉也没理他,如今仍旧在兴华苑住着。
  昔日热闹的东宫变得清清冷冷,只剩下兴华苑有点人烟,小院离兴华苑远得很,附近都是宫人房,白日里还有江麟时常过来陪着不让她走远,宝儿竟然也就一直把东宫当成了自己嫁过来的村子,只以为这村子富庶些,家家户户都是青砖大瓦房。
  日头西斜,长青回来得早了些,江麟不在,宝儿也没在学认字,而是认认真真地拿着绣花针比划着缝布料,想起从前那个歪七扭八的荷包,长青忍不住笑了,“怎么想起来摆弄这个?”
  “阿麟说我以前会做衣服的,让我以后想起来了,给他也做一身。”宝儿头也没抬,规规矩矩地坐着,一副新嫁小媳妇的样子,“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想起来,不如就跟认字似的,从头来呗。”
  她说话仍然带了一点点口音,模样却乖巧极了,长青看得心软,坐到她身边,柔声说道:“不急,只是几年的事情,想不起来也没什么,以后时间还长。”
  宝儿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然后摇摇头,认真地说道:“怎么能想不起来呢?我一看见你就欢喜,待在家里心里就踏实,我把这几年的事情都忘了,还能记得这些感觉,所以我们之间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要是想不起来,那不亏死了?”
  长青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忍不住弯了弯唇角,抬手轻轻地揉了揉她的发,“晚上想吃什么?我去做。”
  “晚上阿麟要带如意过来的,多做几样吧。” 宝儿想了想,掰着手指头说道:“阿麟喜欢吃面,如意喜欢如意糕,我想吃饺子!”
  一人一样,最是折腾厨子,长青却不恼,只是眉眼弯弯地看着她,她说一句,他应一声,一副温和好脾气的样子。
  过了吃青团的时节,重建内阁就提上了日程,江承心意已决,加上十个阁臣的名额比一个左相的位置更能吸引大部分朝臣,这个政策竟然没有受到太多的反对,然而复立东厂,却遭到了几乎是所有朝臣的反对。
  宦官和朝臣几乎没有利益交集,反而站在天然的对立面,何况东厂行监督百官之事,为帝王耳目,谁愿意让顶头这片天变成千里眼顺风耳呢?然而朝臣越是反对,江承越是觉得东厂必开不可。
  江承想要的无非是轻松快活的皇帝日子,又不是真不恋权位,内阁建立之初,前朝的皇帝就想到了被架空的解决方案,自然是因为内阁的存在本身就是皇权的对立,他总也不可能给了别人权,安安静静坐等着被封住眼耳口鼻,成一个傀儡。
  六月盛夏,在百官的口诛笔伐中,内阁建立的第二天,东厂还是复立了,江承不信任别人,拨去的都是从前东宫的宦官,照理来说,东厂掌印太监应该由司礼监掌印来担任,然而对于那个面都没怎么见过的老太监,江承一万个不放心。
  放下笔,江承看向斟茶的长青,实际上刚刚有复立东厂这个念头的时候,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长青了,从入他的眼开始,这个从猫狗房出身的小太监好像就没犯过什么错,让他做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而且有条不紊,一丝不苟。
  然而心中,似乎总有那么一丝犹疑,江承打量着长青,忽然说道:“把头抬起来。”
  长青斟茶的手一顿,微微抬起头,看向江承,江承拧着眉头仔仔细细看他半晌,总觉得他的脸熟悉万分,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