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大宋王侯 > 第287节
  ……
  ……
  玉皇顶地处中原大地,海拔放在全国自然不算什么,但是从地面算起,却是极高。如果以后世地计量单位来算,足有近两千米。因峰插天宫、顶如皇冠而得名,是中原地区海拔最高处,自古以来便有“中原极顶”之誉,而在后世也有“绿色心脏”之称,是中原地区观赏云海日出的最佳去处。登上群峰之冠——玉皇顶,可谓“一览众山小”,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自然景观神秘莫测而又奇幻多变。
  而赵匡胤选择此地为祭天之地,除了够高之外,还因为玉皇阁位于山顶,是全国地处海拔最高的道教胜地,香火旺盛,灵气十足。
  石阶两侧,青草丛生,高树参天而起,枝叶如绿色地小扇遮住了夏日里初起地阳光,随着山风轻舞,就像无数把小扇子,给行走其间地人们带去丝丝凉意。
  或许正是如此清幽美景,才给那些平时上山添香火地百姓们勇气,让他们能够走完这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石阶。
  两千禁军布防于玉皇顶之下,韩虎带领五百华夏卫是第二道防线,布防于半山腰处。两百名大内侍卫高手始终警惕地散布在皇帝地四周。只是他们走的不是石阶而是山间的小路,要更困难一些。
  万级石阶着实很考验人地毅力与精力,百姓们都把这条长长的石阶称为登天梯,只有登上去了,才显得心诚。
  然而今日这行却是不是百姓去求神。行走在石间的大内侍卫们还能支撑,就连那些太监似乎都还犹有余力,可是礼部尚书和卢多逊这些文臣却快挺不住了,顾不得在陛下面前丢脸,一个个扶着腰,喘着气。
  赵匡胤虽然四十三岁了,但是自幼练武,这万级石阶当然不在他地话下,便是连重气都没有喘一声,赵光义没有练武,但好在正值壮年,只是微微有些喘气。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行人终于登上了峰顶。包括几名祭祀和几名文臣都无力地瘫软在地,半晌回不过神来。
  赵匡胤嘲笑地看了这些人一眼,却也懒得责怪什么,自己一人负着双袖走到了玉皇顶峰顶地另一边悬崖边上,看着崖前的浮云和斜上方地那个日头,脸色无比平静,无比喜乐,只因为昨天“真无”道长去了他大半心病。
  只是“真无”道长所算是否正确,或许还要看今晚。
  ……
  ……
  休息片刻之后,随行的人员开始安排一应仪式。
  山顶最南边建了一座圆丘状祀坛,上面装饰着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最高处又筑一坛,宽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山丁四周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
  按照礼部制定地仪程,皇上首先要在“封祀坛”祀天;然后登顶,封玉策于“登封坛”;最后在到“降禅坛”祭神,皇帝行初献礼毕。封禅结束后要接受群臣朝贺。
  玉皇顶!登封坛!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那是一种怎样地迹象?
  “以外中礼旋,降禅云始,五玉既辑,万方胥赖。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业,伏惟大宋太祖皇帝陛下。以天覆之大,的容之厚。”
  声音朗朗。诵奏天之书,一切礼毕。赵匡胤一人步上登封坛,投书于坛内,文武百官肃立于百尺之外,抬眼望天,横目望云,朔风呼啸,天下第一人,这才是九五至尊,不知怎么,赵匡胤肃立良久,却只有孤孤单单高不胜寒地感觉。
  “宣,晋王近前!”痴痴的望着坛底横置地玉册皇表,赵匡胤忽然下令。
  坛下地辛石连忙高声宣旨,峰顶风大,吹得鼻尖有些发红地赵光义急步出列,趋至登封坛下。
  坛下一条长桌,桌子覆以七尺黄绢,案上放着一方玉碟,旁边还有一枝笔,天子如果有什么私人地愿望想要祷告于上苍,可以在玉碟上写下,然后投入登封坛,一同密封于玉皇顶之巅。
  赵匡胤步下登封坛,他的鼻尖也冻地通红,脸色有些发白,不过气色却非常好,他走到长桌前,说道:“二弟,近前执笔!”
  文武臣僚和侍卫太监们在远近看着,却不知道玉碟上刻些甚么。
  手指轻轻抚上光滑地玉石封面,赵匡胤缓缓翻开金丝拴系地玉碟,微笑道:“二弟,你来看。”
  “臣弟遵旨!”赵光义拱手上前,执笔伺候。
  不多时,他闪目望去,那玉碟上一行行地,已全是金灿灿的大字:“朕之天下继承于前朝周世宗,千钧于朕肩,诚惶诚恐,励精图治。革弊政、兴工商,镇佞妄,文治之行,洋洋洒洒,岂止万言。朕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亲以孝,育民以仁。唯愿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十四年来,朕上承天意、下察民情,有忠贤之臣辅佐,一灭后蜀乱朝、二克北汉强敌、三救南汉百姓、四降吴越之地、五收南唐富庶,以五战之功、开疆之荣,耀于朝堂,告于天地鬼神!”
  赵匡胤写罢抛笔,对赵光义不知道说了什么,然后大笑,渐渐地,赵光义也笑了起来,笑声在玉皇顶之巅,随着罡风呼啸!
  除了赵光义和赵匡胤,无人知道赵匡胤最后对赵光义说了什么。
  ……
  ……
  胡三光坐在华夏卫府自己的办公房间内发呆,叶尘当日离开叶府,消失之后,他带领大批探子配合玉道香寻找,玉道香能够知道叶尘在白云山,正是胡三光打探来的消息。
  得知玉夫人已经找到总司使大人之后,胡三光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开封华夏卫府。因为皇帝离开京都西巡,情报司司使许方义随驾,情报司必须要有人在开封做镇。或者说在本来的某个绝密计划中,胡三光和李君浩本来就是从镇京都之人。
  胡三光急赶回到开封坐镇,且白沧海当日也没有跟着玉道香追叶尘,自然是因为李君浩、白沧海和胡三光等华夏卫府高层都知道赵光义和潘美暗中勾结,存在意图不轨的可能性,而且很有可能最近就会动手。而皇帝离开京都,正是最为敏感的时候。
  “皇宫里没有主人,陛下的御驾这个时候已经到白云山玉皇顶了吧?”胡三光这样想着。
  不过,自从陛下离京之后,京都内外一些文武大臣反而变得都老实了起来。朝政有宰相薛居正,军部有曹彬坐镇,再加上华夏卫府李君浩和胡三光暗中盯着,冷漠地看着京都每日所发生的一切,赵光义一系的官员更是被盯得死死的,根本不用担心任何人会在京都生事,或者说在京都能够生事。
  第606章 判贼初现
  十天前,陛下从洛阳传来旨意,让从南唐凯旋而归的江北大营统帅潘美和监军王继恩直接前去见驾,这件事情个中原因,胡三光已经在九天前便从许方义派来的人处得知。
  当时胡三光并未感觉有什么问题,但今天不知为何突然感觉隐隐有些不对,那冯鑫告状的时间为何要选在陛下西巡洛阳?
  军部有曹彬坐镇,以其在禁军中的威望,再加上华夏卫府暗中盯着。京都没有可能会发生什么大事。如果要发生大事,应该是陛下身边……虽然这件事情本来就有引蛇出动的意思,但万一引出来的不是一条蛇,而是一头老虎怎么办?
  胡三光皱眉沉思半晌,迳直出了楼子,来到了监察司使李君浩办公房间,互相见过礼,胡三光轻轻握了握袖中的拳头,欲言又止。
  李君浩好奇看了胡三光一眼,说道:“胡大人有话便说吧。”
  胡三光一脸冰霜的脸上浮着一着隐隐的狐疑:“下官不知道陛下的安全能不能得到确认。”
  “有什么危险?”李君浩皱着眉头说道:“我大宋朝上到禁军、边军,下到厢军、乡军都在我们华夏卫府监视之下,根本不可能靠近玉皇顶,再说军部又有曹公坐镇,晋王即使想谋反,也调动不了任何军队。”
  “潘美呢?”胡三光眸中精光闪动。
  李君浩说道:“潘美此次北上只带了五百亲卫,陛下身边有两千精锐禁军,更有韩大人亲自带领的五百华夏卫。潘美即使想要做什么都不可能。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则是圣堂不知道有多少的高手。当然,有许方义在陛下身边,带领数百探子和数千外围成员,晋王和潘美即使另有人手,也很难接近陛下而不被发现。再说白沧海和白子轩都在其中,即使真有敌人潜入玉皇顶,也不会有事。”
  胡三光想了一下,感觉李君浩说的有理,便不再多说。
  ……
  ……
  按照以往的惯例,祭天结束之后,皇帝都会在山顶祭庙中住上一晚,第二天再下山离去。赵匡胤此次依然如此。
  赵匡胤神色看似风轻云淡,背负着双手,但实事上心中已经愤怒到了极致。因为他的亲弟弟晋王赵光义消失了,而且山下一支军队隐隐出现了。
  便在此时,山脚下一只火箭嗖地一声划破夜空,照亮了些许天空,通报了山脚下出现紧急敌情。这意味着,此时山下,很可能已经是杀声震天,血肉横飞地场景。
  大宋开国以来,第一次,也是最胆大妄为地一次弑君行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报!”禁军侍卫副统领李仝义快速跑来,跪在赵匡胤面前,快速地禀报了山脚下发生的事情,只是山顶山脚相隔极远,仅仅凭借几只令箭根本无法完全了解具体的情况。
  这位副统领面色惨白,在夜里地冷风中大汗淋漓,他只知道山脚下有敌来袭,这个事实就已经足够让他丢脑袋了。他实在想不通,这些来袭的军队是怎么没有惊动地方官府和华夏卫府的探子,便来到了玉皇顶地脚下,而在夜色的掩护中,便对着山下地两千禁军发起了凶猛惨烈的攻势。
  “许方义何在?”赵匡胤深吸一口气,神色中没有丝毫慌乱,沉声问道。
  李仝义突然反应过来,说道:“陛下,贼人到来,许方义不可能不知道,只怕许方义……”
  “可笑之极,朕乃堂堂一国之天子,竟然在国境深处的玉皇顶上,被贼人包围!”到现在许方义都没有出现,显然华夏卫府情报司使许方义是内贼,否则不等贼人接近百里之内,赵匡胤便应该知道才对。
  杀声根本传不到高高的山顶,血水的腥味也无法飘上来,玉皇顶的巅峰依然一片清明,此时离山顶极近的那片夜空上,那层厚云忽然间消散,露出一轮明月来。
  “陛下放心,臣和韩大人定会拼死将反贼拒之山下,保陛下安全。”李仝义一脸视死如归地说道。
  赵匡胤说道:“包括你在内,你下去传令给韩虎,此次朕若是能够活下来,你二人皆是一等开国侯。”
  李仝义闻言一喜,脑子里面热劲直直上冲,单膝跪地行了军中礼,起身急奔向山下。
  ……
  ……
  凉如水。
  玉皇顶山脚下,背着悬崖的那一面,猛然间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火光,虽是星星点点,但亮光足以传至山巅,可以想见那里的战场之上,像鬼魂一样冒出来的强大叛军,正在奋死冲击着两千禁军的防线,烧营时的火势已经大到了无法控制的步。
  好在夏时雨水多,加上山间湿气浓重。否则这把火会直接将玉皇顶烧成一根焦柱。将山上的所有人都烧死。
  又有几声凄厉的号箭冲天而起,却只冲到了半山腰位置,便惨惨然。颓颓然无力坠下。就有如此时山脚下禁军防御线,已经后力难继,快要支持不住了。
  此时强敌已杀至山脚,大宋皇帝赵匡胤背对着悬崖。站在山前的观景石栏之前,静默看着山脚下的动静。看着那些时燃时熄火,听着那些隐约可闻厮杀声。只是毕竟隔得太远,厮杀声传到山巅时,被风儿一吹。林梢一弄,竟变成了有些扭曲的节奏拍响。
  此时参知政事卢多逊、枢密院副使沈义伦和礼部尚书、太常寺卿等一应祭天官员早已从各处休息之处走了出来。随侍在沉默的皇帝陛下身后,各自心中无比震惊和愤怒,当然也有人无比的恐惧。
  禁军副统领李仝义此时早已往山下冲去,准备拼死在第一线上。只是恐怕他尚未到时,他的两千名禁军儿郎都已化作了黑夜中游魂,山林间的死尸。
  华夏卫府保卫司司使韩虎带领五百华夏卫在第二道防线,此时感觉嘴里有些发苦,下意识伸舌头舔了舔发干的唇,心里不可自抑生出无与伦比的震惊来——山脚下的这支军队究竟是从哪里来?为什么情报司及许方义带领的百情报司精英探子和数千外围成员没有提前侦知任何风声?或者说情报司早已得知风声,情报司为何没有上报陛下?
  一想到许方义可能参与此次谋反弑君之中,韩虎便感到心中一片寒冷。因为许方义参与谋反,那在京都坐镇华夏卫府总部,且向来和许方义关系最铁的李君浩是否也参与到其中。
  韩虎突然想起,二十多天前陛下离开开封西巡前给他下达密旨,让白沧海和白子轩各带五十名高手装扮成大内侍卫。难道陛下早已猜到此次西巡会有人要谋反。或者说陛下本身是在引蛇出洞。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韩虎心中稍定,但又禁不住开始震惊此时山脚下情势,看着火头的退后,听着厮杀声的起伏,从那些令箭中进行判断,他知道禁军已经抵挡不住了。
  两千精锐禁军侍卫居然这么快就要溃败!
  大宋以武力定鼎天下,此时京师禁军不同于北宋中后期京师禁军的无能腐败,虽然禁军常驻京都,但从野战能力上来讲虽然不也说是大宋最强军队,但比起北方大营和西北大营边军,以及潘美的江北大营,却是一点都不差。
  可是,如今这么快便溃败了。
  韩虎震惊之余,涌起一丝疑惑,来袭的军队究竟是谁家子弟?
  ……
  ……
  “是潘美亲手训练出的神弓营。”赵匡胤站在石栏之边,看着山脚下方向,冷漠说道:“禁军侍卫防御碰上潘美的神弓营自然不是叛贼的对手。”
  “潘美的神弓营?”沈义伦、卢多逊等人马上联想到了前几天禁军大将冯鑫在洛阳对状告潘美一事。只是潘美即使利用此事最多带领亲兵五百人而已,可是此时看山脚下情况,判贼恐怕不少于五千。
  虽然此时敌人已经到了,此时再想这些纯粹是浪费时间。但所有人心中依然禁不住生出疑问——潘美是用什么办法将这么多兵士从江南送到玉皇顶的脚下?有人想到了化整为零,然后再化零为整。但此事说起来就八个字,可操作起来极为复杂,且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根本不是寻常势力所能承受。
  “在我大宋,要想瞒过地方官府和朕将五千大军送到玉皇顶,只有圣堂能够做到此事……不,光是圣堂也不行,还需要华夏卫府……准确的说需要华夏卫府情报司的配合,才能做到此事。”赵匡胤缓缓说道,神色看起来极为淡定从容。
  有此脑袋不灵活的大臣这才反应过来,是华夏卫府许方义参与此次谋反。
  “朕想知道,此时山下的具体情况。”赵匡胤忽然冷漠开口说道:“朕,不想做一个瞎子。”
  赵匡胤上马上皇帝,本是大将出身,这些年更是数次御驾亲征,亲自领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不世战功,是比曹彬、高怀德、潘美、赵赞还要厉害的无敌统帅,只是近两年多以来,他未曾亲征,再加上有叶尘这个异类的出现,否则说他是大宋第一名将都不为过。
  第607章 引蛇出动
  而像今天晚上御驾被围的情况,皇帝如果能够亲自指挥禁军侍卫,想必山下的禁军侍卫也不至于败的如此之惨,只是……此时在夜山之中,纵有明月高悬,上山下山,虽然可以用响箭进行传递简单信息,但具体的命令传递终需要极长时间。更遑论亲自指挥。
  赵匡胤身后一名太监,闻言仰天一声长啸,吓得几乎所有大臣和太监侍卫身体一震,随着这声长啸,这名太监身上气势大盛。激得山巅上无由一阵风起,沙石微动!
  守护在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们一惊,在这种敏感的时刻,纷纷做出了防备的动作。只是眼见陛下无动于衷,才没有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