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玄幻奇幻 > 明骑 >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分治
  辽王马城摄政半个月后,颁布了第一份摄政诏书,大肆赏赐有功之臣,就此安定了纷乱的人心。摄者王一口气加封了四位总督,还都是实权总督,大明从此进入连省分治的时代,总督,渐渐成为手握重权的一方诸侯。
  这个道理很简单,大明如今的地盘实在太大了,不搞分治也是不现实的。
  然而如今的连省分治,又和历朝历代的诸侯分封制度,全然不同,总督虽然有治理地方的权力,对管辖区域却没有所有权。并且总督的权力,和诸侯王的权力相比,被极大的削弱了。
  分权,制衡,这一套手段马城早已玩的出神入化,设计出一套类似于西方的殖民制度,并且行之有效。总督对地方只有管辖权,虽然也有调兵打仗的权力,然而他却没有财权,财政都掌握在大公司手里。于是,总督要兴兵打仗,就只能去和大公司借钱,这就让总督造反成为了一件小概率事件。
  并且大公司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可以对总督形成有效的牵制。
  并且各总督治下的军队,又分为总督直接指挥的标营,和负责防御边城的边军两种。总督可以直接指挥标营,却又指挥不了边军,边军的指挥权在大都督府,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权力制衡。
  随着天下四大总督的新鲜出炉,这四位大人,也就成了大明最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四大总督,其中有南洋总督傅宗龙,西伯利亚总督倪元璐,西北总督祖大寿,驻印总督李定国。这四位权倾一时的总督大人,倪元璐,祖大寿是在情理之中,傅宗龙,李定国的任命,却让朝野上下眼镜大跌了。
  傅宗龙这些年四处救火,劳苦功高,他的任命慢慢也被人接受了。
  唯独驻印总督李定国,让朝野上下很有些怨言,一个流寇降将立了些许功劳,他何德何能当上炙手可热的总督一职。然而有心人琢磨了几天,很快琢磨出点门道了,摄政王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向朝野上下发出了强烈的信号,灭国之功比天大。
  这个道理是如此简单,李定国这辈子立下的最大功劳,就是他攻灭了莫卧尔国。
  于是乎,大明朝野上下,各部将领们大多心中了然,想当总督么,那就先打一场灭国之战吧。随着四大总督的任命,庞大的大明帝国,形成了南北几大行政中心,并四大总督并行的政治格局。
  半月后,德里。
  李定国忐忑了多日,没等到革职调任的军令,却等来了驻印总督的任命,就此一步登天进入大明帝国的权力中心。李定国没敢在皇宫里多住,早就在德里城另找了一处大宅院,翻修后作为他的帅营使用。
  这一当上总督,这座翻修后的宅院可就显小了,规制上也不合。
  李部忠贞营上下扬眉吐气了,张罗着给总督大人建总督府,大家伙一起谋个大好的前程。李定国此时也有些发蒙,琢磨了好几天才明白过来,敢情他在德里的所作所为,未经请示就擅自屠城,三日不封刀的军令传到王爷耳朵里,所以才有了这个总督的职位。
  到这时候,李定国心里敞亮了,明镜一样,屠城,掳掠这样的事情,王爷当然不能当众褒奖他。咱大明是天朝上国,仁义之师呀,怎么能做出这样残暴的事情呐。然而堆积在港口等待装船的海量金银财宝,却着实挠在了王爷的痒痒肉上,那可是莫卧尓帝国积攒了几百年的财富呀。
  想明白了,李定国的态度就端正了,想起来当年王爷派来来干嘛了。
  他是个流寇降将,麾下军兵都是流寇出身,咱们这些流寇可不能忘本呀,流寇做事一向肆无忌惮,管杀不管埋。从此,荣升天下四大总督之一的李定国,在次大陆上开始了他残暴的统治。
  因此李定国此人死后,风评不佳,很多人说他流寇习性难改,行事过于残暴粗鲁。然而李定国,忠贞营在次大陆上的横征暴敛,对大明帝国的财政作用有多大,那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同一时间,京畿,万寿山。
  郁郁葱葱的万寿山上,依山傍水,如今正在大兴土木,兴建一座忠烈阁。
  摄政王大笔一挥,忠烈阁建成之日,打从万历,天启年间战死的戚金,直到数月前阵亡的杨天生,有名有姓的将领三百余人,阵亡将士共计十一万两千八百余人,英灵不灭,将长眠于万寿山忠烈阁,世代享受后人的香火供奉。
  万寿山上原来有一座圆净寺,是孝宗皇帝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命人建造的。
  马城瞧着这个圆净寺就不爽,下令推平,一个奶娘何德何能,能霸占这山清水秀的英灵埋骨之地。摄政王一声令下,圆净寺轰然倒塌,宣告了两百年朱家天下的终结,大明从此进入虚君,大殖民时代。
  不久,忠烈阁顺利建成,摄政王马城主祭,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缺席的。
  旭日东升,霞光万丈,一座丰碑矗立在万寿山上,礼炮齐鸣,隆隆的炮声震动四野。礼炮声才平息了,阵阵密集的铳声又响了起来,马城,卢象升等人亲自抬棺,将戚金,杨天生等将领遗骸下葬。
  “凡,入阁忠烈补发抚恤三百龙元,家中每年供养银子五十块龙元,双亲家眷免税赋徭役,亲眷子弟从军当差优先录用,家中挂忠烈牌子,遇事由各地督抚衙门,有司主持公道,特此公示!”
  嗓门大的亲兵在台上高声的朗读,下面礼兵肃立,悲戚肃穆。
  “凡,伤残者若不能劳作,该人以及家中由官府供养,军饷照发,另有伤残抚恤,保温饱无忧。”
  随着摄政王一条条政令的颁布,大明帝国很快变的井然有序。
  马城坐镇京城,有条不紊的掌舵大明帝国,又过了半个月,各部明军开始大规模裁撤,只保留了五十万最精锐的常备军,分守各地,常备军换装一事提上日程,一支武装到牙齿,拿银子砸人的常备大军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