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威武不能娶 > 第111节
  八月二十一那天傍晚,下了一场秋雨,雨势颇大,一扫夏日余下来的暑气,一下子就凉爽起来。
  翌日一早,天空碧蓝,真真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纪家往徐家放小定,珍珠巷这儿早就定下不过去观礼了,但贺礼还是少不了的,由抚冬和沈嬷嬷一道给送去。
  侍郎府里,魏氏一早起来,忙了个脚不沾地。
  徐令意是个听话懂事的,魏氏不怕她说出不得体的话来,徐令婕虽然口无遮拦了些,但她在人前多少还拎得清,只要不点她这个炮仗,一般不会炸起来。
  魏氏真正担心的还是闵老太太,以及那些来观礼的客人们。
  纪家来的是纪尚书的幺女、纪致诚的小姑姑董纪氏,她丈夫是一甲出身,在翰林院里待了几年后放外做官,这几年政绩不错,听说再过几年就能调回京城了。
  董纪氏有诰命在身,又是全福,她模样端正,圆脸大眼睛,笑起来就一股子亲切味道,叫人极有好感。
  前回纪家女眷来相看时,董纪氏就陪着嫂嫂们来过,说话做事很是周全的一个人。
  依着时辰,董纪氏笑盈盈登门,依照着规矩,说福气话,插簪,一点儿都不出错。
  新打的金簪子戴到徐令意头上,魏氏飘飘荡荡的心总算是落地了,眼中含泪,强忍着才没哭出来。
  杨氏安排了酒席,请宾客们落座。
  魏氏这厢还没有感慨完,那厢席面上,她就听见有些不会说话的人胡乱开口了。
  有一位妇人的妯娌与太常寺卿金大人府上沾亲带故的,前回王家给金安雅放小定时曾去观礼,只听她道:“当日场面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听说金家大姑娘一直冷着脸,就像是嫌弃王家请的全福夫人不够体面似的。
  可她也不想想,她是低嫁呀,王甫安一个员外郎,能请来什么样的全福?
  金二姑娘说话就更不好听了,惹得王家那全福夫人险些就撂担子不干了。
  事后,王家那儿听说给那夫人塞了厚厚的红包才算完事的。
  结亲结成那样,与结仇也差不多了。
  要我说呢,就是王家不会做人,我们令意多好呀,他们不要,偏要去跟金家攀,活该被人看不上。”
  魏氏的嘴角抽了抽。
  这话听着是在夸徐令意,贬低王家和金家,可这是个有头有脑的人该说的话吗?
  董纪氏还在席上坐呢,哪怕徐令意和王琅婚事告吹不是秘密,但当着纪、徐两家的面,大谈从前事情,这不是跟主人家过不去嘛!
  偏那妇人没有丝毫自觉,依旧再侃侃而谈。
  魏氏憋着气,怕席面上闹起来丢人,干脆与其他人说话,想把话题引开去。
  她才刚开了口,那边却又讲到了顾云锦和徐氏。
  “侄女儿放小定,那边也不使个人来,这礼数未免……”
  魏氏实在憋不住了,冷着脸打断了对方的话,道:“一早就送了贺礼来了。”
  “贺礼?”妇人轻轻笑了起来,“我还当今日来,能见见满京城都说模样好的顾姑娘呢,原来只送了礼物来。”
  坐在妇人身边的老太太清了清嗓子:“这礼数上不对吧?姑太太不来,顾姑娘也不来,这要是不晓得的,还当是她们不想跟纪尚书府里做亲戚呢。”
  “哪儿的话,”妇人道,“要是不想做亲戚,礼物肯定也不送了。年轻人要脸,许是之前闹得过了,下不了台面吧……”
  “是呢,毕竟当初是跟侍郎府划清界限了……”
  两人一唱一和的,声音不轻不重,几张席面上坐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别说魏氏脸上难看,连杨氏的脸也青了,这两人哪里是来吃酒的,根本就是来拆台的。
  杨氏放下筷子,拧眉道:“今儿个是我们大姑娘的好日子,两位老说表姑娘做什么?要说到表姑娘,不如去珍珠巷里说道?我使人给你们引路?”
  妇人和老太太交换了一个眼神,抿着唇笑着不说话了。
  之后席面上再热闹,对魏氏而言,都跟扎了一根刺似的。
  好在董纪氏完全不介意,她离开之前还避开人、反过来安抚了魏氏几句:“府里什么样的状况,我们一早就知道的,令意是什么样的、顾家姑娘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也都是知道的,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不能缝起来,那就……”
  魏氏会意了,颔首道:“下帖子时想着是好几年的左右邻居,却不想成了这样,既如此,往后只能少往来了。”
  送走了董纪氏,宾客散席了,魏氏去寻了杨氏:“那两人吃错药了?这是做邻居,还是当仇人呐?”
  杨氏也气得不行,府里欢欢喜喜办个席面,却冒出来这样的人,也叫她脸上无光:“她们与我们老爷官场上不冲突,为邻多年,也无矛盾,与珍珠巷那儿,越发没有纠葛了,都说无利不起早,图什么呀?”
  图什么,一时半会儿是弄不清楚的。
  杨氏只记在了心里,事后叫邵嬷嬷寻人四处打听打听,看看是哪儿出了问题。
  席面上的事情,一五一十都传到了徐令意耳朵里。
  徐令意写了信,让青雾找人送到珍珠巷去。
  等顾云锦午歇起来接了信,城里已经有了不少流言了。
  有说徐氏和顾云锦不讲究礼数的,有说她们势力的,那一套套的说辞,跟魏氏之前预料得一模一样。
  甚至有人开了盘,想赌一赌徐家与纪尚书府上做亲家之后,顾云锦会不会一改之前的脾气,重新与侍郎府走动,亦或是与徐令意频繁交往。
  那盘子才刚开起来,就被素香楼的茶博士笑话得皮都不剩了。
  茶博士摇着扇子,抿了一口茶:“各位,做庄家的都想赚银子,这不是稀罕事儿,可他不能耍花腔、骗银子不是?
  顾姑娘性子直,虽与郡主、县主交好,但大伙儿都不认为她是趋炎附势之人。
  徐大姑娘嫁得好与不好,都不会改变顾姑娘的态度。
  在想琢磨着,不少人都押了顾姑娘不会与侍郎府再走动、不会与徐大姑娘交好的吧?”
  第175章 秋雨
  经常来素香楼听茶博士说话的,手上多少有些闲钱,不少人还真喜欢押个盘子,不图赚多少铜板银子,只求凑个热闹。
  茶博士这几句话一说,显然是深知内情的,一下子就勾起了众人的兴趣,纷纷竖起了耳朵。
  “怎么?博士以为顾姑娘会与徐大姑娘交好?”有人问到。
  茶博士哈哈大笑:“众位有所不知呐,顾姑娘和徐大姑娘重来就没翻过脸。
  我们素香楼从不胡乱讲故事的,上个月中元,顾姑娘和徐大姑娘还在我们楼上雅间一道看平湖河灯的。
  那时候,徐大姑娘和纪家公子压根就没议亲。
  在下一张嘴说得不算,各位可以打听打听,中元那天我们素香楼客满,应当也有不少人见到那两位姑娘出入吧?”
  在坐的正好有当天在场的客人,只是姑娘们出门各个戴着帷帽,他们分不清身份,皱着眉仔细回忆去了。
  有人从二楼雅间探出头来,高声问道:“当日是哪间雅间?”
  茶博士抬手一指:“起先坐的是沿街的地字二号房,后来天字三号房空出来了,她们就挪过去了。当日平远侯府的公子、姑娘也在,程三公子坐的天字二号房。”
  问话的人一拍脑袋,道:“呦,原来我当天瞧见的背影的顾姑娘呀。各位,我那天就坐在现在这个雅间,我看到有姑娘进地字二号,后又挪了天字三号,我不认得姑娘们,但我确实见到程三公子了。”
  程晋之经常来素香楼,常客人都晓得他,一听茶博士和二楼的客人说得周全,疑惑就消了七七八八了。
  茶博士又道:“只要打听过的,都晓得徐大姑娘和顾姑娘有走动,庄家设庄,难道会不知情吗?分明就是坑众位的银子呐!”
  “坑银子”这一说法,让投了钱的客人们都激动了起来。
  他们不缺那些银钱,却不喜欢叫人这般算计,有脾气急的,当即要去找那庄家算账。
  东家在一旁搓着手,一面招呼客人,一面叹息道:“其实说到底,就是长辈们的那点儿事,却牵扯上了晚辈们往来。否则,多年的兄弟姐妹,哪来的那么多不和睦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座的客人们家中,这种事情也不缺,一下子就明白了东家的意思,不由笑的笑,说道的说道。
  不过一个下午,等晚饭时,京里说顾云锦做事没有规矩的,或是捧高踩低、趋炎附势的,都已经散了,谁若还把这几条“罪名”安上去,当即要被人笑话他消息落后。
  侍郎府里,魏氏得了回报,长长松了一口气。
  而珍珠巷内,顾云锦看着徐令意信上说的那两个名字,一头雾水。
  那妇人是鸿胪寺左少卿房大人的夫人,那老太太是她婆母,房家也久居青柳胡同,与徐府比邻多年,印象之中,两家做邻居做得挺愉快的,并没有什么冲突。
  与顾云锦这里,越发没有矛盾了。
  莫名其妙在席面上说这么一席话,显然是故意惹事的,却不晓得她们是在给谁当枪了。
  顾云锦有心打听打听这位鸿胪寺左少卿,可念夏和抚冬都不是有路子的人,她想了想,还是暂且搁下,打算回头问问听风。
  京中官场上的关系,听风知道的肯定多一些。
  月末时,乌太医来给徐氏看诊,身边跟着的自然不是夏易,而是一张生面孔。
  十岁左右的年纪,脸还圆滚滚的,看起来讨喜极了。
  乌太医很喜欢这个小孩子,指着道:“我本来不想再教徒弟了,但是,人领到我跟前,我一看他就想笑。多笑多敞怀,长乐才长寿,我想多活几年,就把他收下了。”
  老太医一面说一面又哈哈大笑,显然是很喜欢这孩子。
  顾云锦坐在一旁,支着腮帮子也笑了,笑过了,不由想起夏易,又想到两湖洪水,自然也想到了蒋慕渊。
  水灾情况,京中都有传言,只是市井传闻到底不比官府消息,顾云锦也不晓得准不准。
  有说洪水又淹了一座城的,有说已有地方爆发了疫病,消息串在一起,叫百姓们议论纷纷。
  顾云锦暗暗叹气,从前这场洪水持续了多久?她越是想回忆起来,越是不得头绪,最后只能作罢。
  荆州府也落雨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接连几日的大雨让深夜中一片寒意,叫本就受灾的百姓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
  同时,大雨也加剧了水情,水面几乎抵着这一带的堤坝高处,上游若再有洪峰下来,荆州一带都要保不住。
  蒋慕渊就着烛光,仔细对照两湖一带的地图。
  寒雷敲了门,低声道:“爷,五爷到了。”
  蒋慕渊颔首,周五爷快步进来。
  蓑衣脱在了门口,可雨势太大,周五爷身上衣裳还是湿了不少,一双鞋子泥泞不堪,湿漉漉的头发黏在额头脸颊上,比水里捞起来的好不了多少。
  这幅模样,谁能相信,他是叶城周家的富贵的五公子呢。
  两人开门见山,也不说那些虚的。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