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六零嫁海归 > 第225节
  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说话, 就连闻主编都在示意苏樱桃闭嘴,想让她不要再说下去。
  但是苏樱桃敢把丝巾带到邓妈妈的面前,会怕封建迷信吗?
  邓妈妈和邓昆仑不愧都是姓邓的,几乎同时, 脱口而出:“这不叫封建迷信,这叫传统文化。”
  邓妈妈笑了一下,示意邓昆仑别说话,指着小杰瑞的小裙裙说:“这个叫反弹琵琶,记者同志们,咱们是要推翻封建糟粕,但也不能丢了传统文化,你们都是咱们国家有知识,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们,怎么能这么说咱们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要在国际上扬名,要宣传自己的国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宣传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敦煌美学,就是咱们的传统文化。”
  关于那些小丝巾,是,不大不小,仅仅够围脖子的一方小丝巾,每一方上面的图案都不一样,有绣着飞天的,有绣着反弹琵琶的,还有绣着三鹿同耳的。
  而这,恰是敦煌文化的精髓所在。
  你以为外国运动员只是看它花花绿绿的,觉得好看才买的?
  不,梦里那个邓昆仑跟苏樱桃讲过,欧洲中世纪教堂壁画,和敦煌的壁画文化,它们有着共同的审美,源自一个美学体系。
  所以你以为运动员只是猎奇,看丝巾上绣了个花人人才会那么千方百计想买的。
  不是,是因为它恰恰贴合了她们的审美,她们确实喜欢,才会千方百计,不惜找到总理,想要收藏一方的。
  孙静静坐了下来,玩着手中的笔,不再说话了。
  梁青穿过人群,冷笑着瞪了苏樱桃一眼。
  但是,苏樱桃此行的任务还没完呢,她还得给大家讲讲自己的山货,以及这些丝巾的来源。
  在华国,每一地域有它独特的地域文化,要想经济发展,你不能凭空想象,捏造项目致富,而是得因地,因人置宜,尤其是在70年,这个全国上下,意识形态还在紧绷的状态下。
  红岩有一个敦煌,还有一个秦州,都是佛教文化兴盛的地方,就好比郑凯他爸随便捏个菩萨出来,都是艺术品一样。
  秦州的妇女们从旧社会到现在,外婆传女儿,婆婆传孙女,一代又一代人,是有刺绣的手艺的,不需要多学,只要有丝线,给她们花样,她们就能绣出来。
  而敦煌文化,随便拓一方,拿到国外,都是能引起人们美学上共鸣的文化产物。
  在现在这年月,国内不好销这些东西,因为从解放到现在,整整二十年,文化整个儿短层了,目前成长起来的新一辈们,几乎不会去欣赏这种美学。
  但是拿到国外,甭看它一方小小的丝巾,那是叩开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大门的小密码。
  “咱们秦州农村的妇女同志们下了工也不会休息,捡了很多山货,正好我们g委会有一些给中医院交中药材换来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也知道,一旦带上经营性质,它就是搞投机倒把,搞资本主义,所以我把山货带到了首都,想问咱们邓主席要个解决方案,不知道行不行?”苏樱桃讲完了历史故事,才说。
  下面的记者们没人说话。
  两大车皮的山货,这东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在他们想来,大不了妇联喊一声,随便卖掉就完了。
  但是为什么只有邓妈妈能当妇联主席,别人做不了,就是因为她的思想不同于别人。
  不用苏樱桃再多说,她就能想到新的致富商机。
  “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既然你说秦州的妇女同志都会刺绣,而且还是绣咱们的敦煌文化,那必须联合起来搞,你需要什么尽管说,刺绣事业必须继续下去。”妇联主席说:“咱们总理出访,以后也要带上这些手工品。”
  苏樱桃是要卖山货吗,不是,她是要用山货换现在几乎已经在市场上绝迹的丝绸,以及丝线,这种非常珍贵的东西。
  据说现在,除了第一夫人还有专门指定的地方还养蚕,产丝绸,用来进行国事外交活动外。全国上下别的地方,因为农业大生产,所有的桑田,都改在农田了。
  想买丝绸,丝线,就算有特供票,哪怕在供销总社,能买到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苏樱桃说:“我打算用山货换丝线和丝绸,但目前咱们国内几乎不提倡养蚕了,丝绸特别少,您能给解决一点吗?”
  “去首都供销总社吧,就说是我说的,用山货换,有多少丝绸你全拿走,我还要跟农业部协调,给你们秦州批准一个地区专门养蚕,以后,让你们自己解决丝绸问题。”妇联主席立刻说。
  供销总社,可是管着全国各类农产品调动的地方。
  去那儿要丝绸,苏樱桃觉得,自己的两截车皮,回去的时候应该还能装满。
  这时候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
  妇联主席破天荒的,在接见活动中,居然陪着,整整坐了十几分钟。
  那位冯清香又回来了,正好妇联主席起身准备要走,她在妇联主席身边说了几句话,妇联主席回头,笑着说:“一会儿回家,你就可以拿钱了。咱们的贵宾们留下了钱,你的小丝巾,她们一方给你留了20美金,不知道够不够你的本钱,但这个钱总理会让人兑换成人民币,交给你们的。”
  20美金?
  不说记者们集体哗然。
  苏樱桃也以为,那东西顶多一方也就卖个几毛钱,但对方居然给了她20美金?
  这钱也赚得太容易了点吧?
  苏樱桃还没说话,妇联主席又说:“加紧生产吧,生产好之后可以直接找小冯,把产品送到百货商场和友谊商场,以后,我们把它纳入外销商品的直供行列中。”
  所以说产品还没生产出来,已经卖到外贸商场了?
  不说全程几乎像照片一样,在做陪衬的邓博士给小苏同志这奇特的商业手段差点给惊掉了眼球。
  就连苏樱桃自己都没想到。
  菩萨在她这儿成了大财神,这一回又给她赚了好多钱。
  这时候还需要采访别的吗,还是崇阳媚外的走狗吗?
  记者们看着苏樱桃,在妇联主席离开之后,好多人站了起来,在给她鼓掌。
  闻主编笑着说:“小苏同志,你们要继续努力,你们现在可是弘扬咱们东方美学文化的无冕大使。”
  除了孙静静和梁青,其余人全在鼓掌。
  ……
  从会见室出来,苏樱桃要上车的时候,就见孙静静迎上自己,走过来伸手了:“小苏同志,你今天帮了咱们国家特别大的忙,我代表国家,由衷的感谢你。”
  “你是领袖?”苏樱桃反问。
  孙静静心说,这个女同志怎么这样?
  “不是领袖,你凭什么代表国家?”苏樱桃再说。
  孙静静愣了一下,正好梁青过来,就说:“你这个女同志怎么这样,静静同志代表国家感谢你,你应该感到荣幸。”
  “她又不是领袖,凭什么代表国家?”苏樱桃还就不依不饶了。
  “好了好了,梁青,别吵了。小苏同志,我们将来会下秦州,专门采访的,也希望你不要辜负妇联主席的期望,好好工作,把针对妇女儿童的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口头说说。”孙静静看苏樱桃脾气挺冲,不好说话,拉起梁青走了。
  冯清香走了过来,笑着对苏樱桃说:“孙静静同志是不是特别有一种主人翁精神?她是咱们首都最尖锐的记者,你要努力做好工作,小心别被她抓住了报道。”
  孙静静的风格,苏樱桃很清楚,首先,不论走哪儿,张嘴就会是一句:我要代表国家感谢你。
  再是,不论在哪儿做采访,或者写稿子,她其实主观偏见特别大,漂亮的女同志,总觉得人家不正经。
  哪个干部穿件好衣服,她就觉得对方在贪污。
  对了,她将来有一项大政绩,就是在计划生育,曾提倡过,为了降低出生率,应该给溺死婴儿的人免于刑事追责。
  好在领导们不是傻子,没听她的。
  不过现在不说这个,苏樱桃要去供销社换丝绸了,而邓博士,却给冯清香留了下来。
  据冯清香说,是总理要见他,而且是立刻要见,邓博士就跟着冯清香走了。
  ……
  毛纪兰今天一个人在家,孙子不在,虽然说她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但整个人都空落落的。
  早晨才下楼,就见满院了苏樱桃的大字报。
  当时老太太急的呀,差点就犯了心脏病,结果听了听大院里的风评,人人都说珍妮不错,还有好些人说:“那个小女孩就该进国家队,以后出国比赛,那叫为国争光。”
  那个小珍泥,就那么能干,打了回乒乓球,满院子的大爷大妈都佩服她?
  珍妮是个闷乎乎的小丫头,一直默默无闻,小小年纪会带娃娃会做饭,平常毛纪兰还经常对她大呼小叫的,因为心里觉着,她占了自家宝秋的位置。
  今天人珍妮为国争光了,老太太才发现,自家宝秋跟人家,还真不能比。
  刚才,妇联的同志来家里取了一趟小丝巾,把苏樱桃的丝巾全拿走了。
  现在,毛纪兰打算买点肉回来,给珍妮补一补身体,也是从实际行动中弥补一下这么多年,自己对珍妮的偏见。
  不过下了楼,毛纪兰就发现这院里的老太太们,怎么对自己全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她想问问大家,哪儿能买着肉,而且还尽量学着说普通话,可几个放收音机的老太太们翻翻白眼,一个劲儿摇头:“听不懂了您呐。”
  还好孙天青在院里乘凉,她就去问孙天青了:“你知道这儿秤肉的地儿不?”
  “特供商店里就有,但是不怎么新鲜,大姐,您要新鲜的肉和菜,我带您去外头的菜市场。”孙天青人倒不错,立刻说。
  俩老人结了伴儿往外走,几个老太太看见了,也是相互挤挤眼睛,努努嘴,虽然不说话,但看起来对毛纪兰很有敌意。
  不过对孙天青,她们就很热情:“孙老,出去遛弯儿啊?”
  孙天青跟同院里的老太太们点了点头,突然说:“你家那个小姑娘,是不是从国外回来,还是美国。”
  “可不嘛,来的时候一巴掌大,皮肤白白的,又爱哭,话都不会说,现在长成大丫头了。”毛纪兰絮絮叨叨的说:“据说是爹妈全死了,国内连个亲人都没有。”
  “我今天到档案室查了一下,她爸应该叫张国涛,她还有个奶奶在你们秦州,不过成分不太好,原来应该是个资本家出身,你们要想联络她奶奶,我可以帮你们联络。”
  孩子有亲人是好事儿,自己的亲奶奶,要是能养着,带着珍妮,总比邓昆仑两口子好吧。
  “您再给咱打听打听,要她奶奶真的在世,我们把人孩子送回去。”毛纪兰说。
  买了肉回来,正好碰上楼上的王大妈,这王大妈早晨还跟毛纪兰说,自家孙子大了,有些旧衣服要送给杰瑞的,结果毛纪兰问了一句,人家也是摆手:“听不懂。”
  “你怎么啦王大妈,早晨你听我说话还听得懂呢。”毛纪兰追着说。
  “老同志,一把年龄了,莫给你的博士儿子丢脸,别的话,咱没得说。”这老太太摆着手,上楼了。
  毛纪兰啥时候给博士儿子丢过脸,她怎么没觉得。
  而且她听着这怎么像是在骂人。
  孙天青其实早就知道情况,也是怕毛纪兰太尴尬,于是好心提醒说:“你就别追问了,咱们院儿里的老同志们对你有点意见,这是正常的。”
  毛纪兰啥都没干,一个大孙女刚刚才为国争了光,打败了帝国主义,这院里的老太太为啥对她有意见?
  莫名其妙啊这是。
  孙天青看毛纪兰两只眼睛都竖起来了,笑着解释说:“咱们罗衡还年青,今年才56,听说这几天已经选出来了,他马上就是咱们机关的一把手了,大家听说你是罗衡的对象,说白了,年龄有点大,人也是个农村妇女,老太太们心里不服气。”
  这叫啥,且不说人罗老一文化人,本身就瞧不上毛纪兰。
  毛纪兰自己的心里也只有儿子闺女,这都55了,被人传处对象的闲话?
  她27岁守寡,到现在整整28年了,在小谷村都没人传过这种闲话。
  上首都,本来是来旅游,给儿子儿媳妇帮忙的。
  结果在军委的大院里被人传闲话,还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