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玄幻奇幻 > 千日醉(古言1v1 h) > 第十四章情探(微h)
  “李知容,你与我一同去。”
  垂拱二年四月初八,李知容已领鸾仪卫职一年多,今天却是第一次与李崔巍两人外出查案。
  案子发生在洛阳城东北的名刹、武太后为纪念母亲而捐建的太原寺,死的是天竺高僧地婆诃罗的大弟子。因为在现场搜到了南市春九娘家的浣花笺,案子又牵扯到了当今天子在做豫王时的旧事。李崔巍捻着那张纸沉思了片刻,突然眉头一皱,暗道一声:“不好,快去南市,找春九娘。”
  接着他抬头看了一圈,视线落在李知容身上,便招了招手,叫她一同即刻前往南市。
  不多时,他们便到了南市北端的春九娘宅门前。洛阳南市的北端近似于长安平康坊北曲南曲,是教坊与伎馆交杂的烟柳繁盛之地,此刻虽已是日薄西山,坊内绵延一里长的各娘子宅中依然传出杯盘交错和嬉笑声音。
  她对这块很熟,只因之前在天香院待了数月,每天趴在窗边看风景,对坊内诸娘子谁家热闹谁家冷清都瞧得一清二楚,可此番再来,却是与李崔巍一同查案,命运就是如此吊诡。
  他们敲了敲门,没人应门。她便上手推了一下,门却吱呀一声敞开了,院中空空无人,有种奇怪的寂静。
  春九娘是洛阳城中有名的花魁,早年是没入教坊的官妓,因擅弹琵琶兼书画而颇得贵人赏识,不久便自立门户,在南市购置了一处私宅,仍常与王侯才子往来。可此日,院中却无一点响动,他们快步进了前院,又上了春九娘所居的东阁,推开门扇,眼前景象让她不禁叫出声来。
  李崔巍也后一步赶到,看见春九娘躺在榻上,脖子上扎了一根金簪,血沿着脖颈蜿蜒流下,浸湿了锦褥,人已死去多时。
  她轻手轻脚地进入房间,检视有无可疑物件。走近了,才发现就在春九娘的榻边,手边放着一张纸,已被鲜血浸透了半边,但仍可看见上面的字迹,是同样出现在太原寺死者僧房中的一句佛谒:
  “叁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她将信笺递给李崔巍,他少见地眉头紧锁,眼中带着愠怒。她又回头去看春九娘,她依然很美,虽然一双雏鹿般的清水眼现在已失去了神色,直愣愣地望向榻内侧的金漆小屏风。
  等等,屏风?她俯下身去,顺着死去的春九娘的视线,也朝着屏风望去,发现那绘着金漆牡丹的小屏风中间仿佛还有夹层,于是伸手试探了一下,摸到一张薄薄的绢。她将绢抽出来,发现是一张地图,绢色已经发黄,不过依然可以辨认出上面的字迹。
  正在看着,李崔巍却将她的胳膊一拉,她向后退几步,后脑勺撞在他前胸上。接着他一把捂住她的口鼻,低声道:“快走,房间里有迷魂香。”
  她只在书册里听过这味香,是安息国所产,用量极少,却能让人短时间内头痛昏沉,严重时还会使人神志不清,产生幻觉。因为香气极微弱,近年来洛阳地下黑市中常有人高价倒卖此类香,用在何处,却无人得知。
  她心中一震,马上收好手中的地图,正要跟随他走出房门,却听见远处隐约有脚步声。李崔巍左右四顾,只看见榻边有个木箱笼并未锁上,两人便躲了进去。
  箱笼里空间狭小,又有层层迭迭的绫罗,十分局促。他们此刻却顾不得那么多,都竖起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她眼尖,瞧见锁孔处有细微光亮,便凑上前去往外看。只见一个身量矮小、胡服打扮的男子蹑手蹑脚走进来。他用一块布密密实实护着口鼻,又背对着箱子,看不见他的脸。那人走到榻前,往屏风处摸索着,摸了空之后又趴在地上和床头仔细翻找了一番,半晌后方骂了一句脏话,不甘心地在房间内继续四处翻弄。
  箱笼就在床榻旁边,只要那人一个转身,发现了它,难保他们不会暴露。阿容打算直接打开箱子出来,将那人当场拿住。要动时,李崔巍却握住了她的手臂,沉默着对她摇了摇头。
  这时她才发现他神色有异,额角冒出细密冷汗,握着她的手臂却热得发烫。以他现在这个样子,要是她贸然出去与那人缠斗,中了迷魂香的李崔巍就会成为对方的攻击目标。她只好继续屏住呼吸,一边观察他的情况,一边留神听着外面的动静。
  柜子里憋闷不通风,又有衣服上熏香的甜腻气息,熏得她也一阵阵头晕。两人挨得极近,因李崔巍是后进来的衣柜,只好整个人笼在她身上,挪动间难免肌肤相触,湿热气息就在她耳边,一呼一吸间,让她心乱得能跑马。
  李崔巍此刻垂下眼睫,双目紧闭,眉头紧锁,像在忍耐巨大痛苦。她不由自主地把手放在他脖颈上,想给他滚烫的身子添些凉意。
  可她不知这样其实是适得其反。李崔巍颤抖了一下,睁开眼看着她,却像是在穿过她看着另外一个人。
  一步,两步。那人现在就在离他们咫尺之遥的地方,甚至一度要俯下身子查看箱笼。她警觉地听着,一只手握在身侧的佩刀上。
  突然,窗外传来一声猫叫。那人又骂了一声,不甘心地快步离开了房间,须臾间便消失在廊檐外。
  她长吁一口气,推了推李崔巍,想要扶他起来。他却像终于脱力一般,重重倒在她怀里,怎么晃动都没反应。她急了,将李崔巍的手臂搭在肩上,一把推开箱盖,费力半拖半扛地将他拖出了箱笼,一只手捂着口鼻,一只手扶着他,踉踉跄跄地走出春九娘的宅院。
  为防止暴露行踪起见,他们之前将马拴在了距此处尚有一段距离的坊门外,这样挪过去怕是要一会儿工夫。现在尚不知凶手去了何处,若是那人突然折回,再加上李崔巍现在状况难测,她怕是难以应付。她咬了咬牙,左右看了看,瞧见离春九娘家最近的一处宅院上挂着牌子:刘紫衣,心中一喜。这位姐姐倒是她在天香院的老相识。于是她迅速扣了扣门,开门后,便带着他闪了进去。
  半个时辰后,李崔巍醒来,睁开眼模糊间,只看到一个身影在榻前,俯身倒药汤,身姿温柔灵巧,像极了一位故人。
  他伸手,想触碰那个影子,他曾在梦中千万次地触碰,可她都像一缕轻烟,只是渺远地笑着,再接近一点,便会消散无形。他经常在深夜从这样的梦中惊醒,再也睡不着,只能睁眼到天亮。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他徒劳地伸手:“阿容。”
  她放下手中药壶,回头看他。
  他眼前罩了一层迷雾,看不真切,只望见她脸上模糊光影,深深浅浅,像是在笑,眼神却无比悲伤。
  他伸手抓向她,居然抓到了她的袖角,于是用力一拉。她没撑住,倒在榻上,下巴撞到他胸膛,又慌乱坐起身,可他仍旧死死攥着她胳膊不放手。
  阿容觉得,这个人今天比上回在天香院见到时还要无赖。她奋力想把手臂挣脱出来,他却笑着将她拉近他,眉眼里是她从未见过的柔情。
  “阿容,我找了你很久,从越州一直到洛阳。”
  李知容的手忽冷忽热,心忽热忽冷。
  在洛阳烟花最繁盛的销金窟、一夜百金的刘紫衣娘子宅邸内,她倒伏在日思夜想的公子怀中,那公子还中了迷香,看她的眼神相当危险。
  她心虚地清了清喉咙,想要礼貌地请李太史放开她,但手腕仍被紧紧握着。
  平日里老成持重的李太史此刻满眼满心只有一个念头。这念头在他心中徘徊了许多年,曾以为会成此生憾恨。
  他扶着李知容的腰,让她更近地贴向自己。这双眼曾经明亮如鹿,如今多了冷漠和疏离。
  他知道她曾受苦。
  轩窗外月上东山,南市中朱红灯笼一盏一盏地挂起,佳人们整理笙箫弦管,唱起闺门怨诗——忆郎郎不至,昂首望飞鸿。
  李崔巍的眼睛像深渊,要把她淹没。他从她眼角吻到额头,声音喑哑,几不可闻:
  阿容,你想过我吗。
  灯影摇曳,照亮斗室内一地朦胧光影,她想,他们已在此地耽搁太久。
  她近乎愣怔地看着他。年复一年,她把自己磨成了一把少言寡语的刀,险些忘记了自己曾经也会说话,也有感情。
  他自嘲般地笑了笑,接着垂下眼帘,用牙齿咬开她的袍服系带,深深吻她颈侧的莲花胎记,动作青涩莽撞,毫无章法。
  她忍不住轻喘了一声。他吻得动情,她的身体比自己要诚实,不能自控地想要迎合、想要更多。
  但下一瞬,她还是扳开他,强迫他看着自己:
  “李太史,看看我。我是鸾仪卫从四品中郎将,李知容。”
  李崔巍睡眼狭长,眼角微红,怔怔看了她许久,眼神突然锐利起来,仿佛大梦初醒。
  下一瞬纸帘门被推开,刘紫衣笑吟吟地倚在门边,绢扇遮着半边脸,只露出一双水光潋滟的眼,眼睛滴溜溜扫过坐在李崔巍身上、衣衫半露的李知容,接着伸出手,拿团扇朝李知容指了指,促狭一笑:
  “李中郎,衣领开了。”
  李知容低头,看见自己禁军袍服衣领被解开大半,脸登时烧得比方才还要红,匆忙转身站起要整理衣装,袍服下摆却被一只手从后拽住:
  “李中郎,方才吾中了迷香,神志不清,多有得罪。”
  他又恢复了平常冷静自持的语气,正经得仿佛刚才那个解人衣服的登徒子不是他。
  这样也好,这样最好。李知容对自己说。她一个个地扣好衣领的玉扣,没有再回头看他,只是站在原地,僵硬丢下一句李太史好生休息,就埋头朝门口走去。
  可刘紫衣堵在门口,一双玉臂伸出来,将纸帘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刘紫衣是当年在丰都市为她做歌伎训练的那几只狐狸里面资历最深的一个。且武功也上佳,李知容打不过。
  她只好杵在原地,语气生硬地请求她,阿姐,让路,我要回府。
  既然和故人已是陌路,她便不能再轻易露出软弱的样子。
  话音未落,一件外袍就从身后兜到她肩上。李崔巍已经穿戴齐整,除眼角尚残余着叁分欲色外,跟平时那个寡言冷漠的太史令已无甚区别。
  只是李知容发现,他握着她肩膀的手有些发颤。
  他朝刘紫衣颔首致谢,表示改日将亲自送来拜帖,敬谢今日刘娘子仗义相助。
  刘紫衣笑得花枝乱颤,堪堪挪出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指指李知容:
  “要谢去谢她。我平素不喜道士,今日是承了容娘子的薄面。”
  志怪中常言狐族有两大忌,一为道士,二为猎犬。虽然多是无稽之谈,但免不了有些狐族见了道士,还是本能地不喜。而刘紫衣不喜道士,只是因为她最近更中意和尚。
  李知容飞也似地从门缝钻了出去。李崔巍匆匆跟上,却听得刘紫衣在他身后轻飘飘地丢下一句:
  “李太史,有意于容姑娘的,可不只你一个。今日放手,来日莫要后悔。”
  他回头,门口只余两只红纱灯笼,在暗夜中簌簌晃动。
  李知容披着李崔巍的外衣,在空荡荡的南市北里走了许久。身后一直跟着那个人不紧不慢的靴声。四下无人,寂静得可以听见彼此的呼吸。
  李知容不知眼下算是个什么阵仗。难不成李崔巍认出了她?可明明安府君已替她换了一张脸,虽说天下美人总有几分相似,可为何偏偏盯住她不放?若没认出她,缘何彼此又叁番五次地纠缠不清?
  月上中天,她走得很急躁,外衣上的余热蒸熏着她的脸,她不知自己双颊绯红。
  坊门口停着一辆牛车,李知容看清车辕上有鸾仪卫的徽志,更加快了脚步。
  不料没走几步,衣袖便被拽住,她不得不站定回头。月光下李崔巍的眼睛亮如黑曜石,一瞬不瞬地盯着她。坊内悄无一人,四周宅院里的灯影与人声杂沓像漂浮在九天之上。
  她也专注回望过去,不知道在期待着什么,心跳如鼓。
  李崔巍沉吟许久才开口,声音仍旧喑哑:
  “李中郎,你很像……李某的一位故人。”
  “李某……曾倾心于此人。可惜五年前在会稽郡失散,后再无消息。”
  他额前有细碎鬓发垂下,声音难得地有些颓唐。李知容张了张口,却没有说话,眼里泛着朦胧雾气,像一条搁浅的鱼。
  “李太史,我从前未曾见过你。大抵是认错了。”
  她眼看着李崔巍的眼神一寸寸地灰了下去,手抖得不能自控,只好攥紧拳头。
  然而毕竟是李太史,涵养过人,片刻后便恢复了风度,微笑着要送她上车。
  晚风微凉,她也在发着抖,却不是因为冷。上车挂了帘,李崔巍吩咐将李中郎送至公主府——李知容才反应过来那驾车的小士卒方才已在坊门看他俩在灯下卿卿我我许久,绷不住又红了脸。她一向自诩脸皮厚,可在脸皮更厚的李太史面前,简直是班门弄斧。
  他不上牛车,撑着车帘不放,在车下盯了她许久,目光灼灼。
  她勉强挤出一个笑来,伸手去拉车帘。
  他不放。李知容笑,手上用力。他依然不肯放,她再用力。
  嘶啦。这宫里的竹帘委实质量不行,当下被李知容扯出一个豁口。她觑见驾车小兄弟脸都绿了。
  李崔巍仍旧不放手。李知容咬咬牙,心中暗道,李崔巍,这是你逼我的。
  接着,她放开嗓子,半醉半娇嗔地大声对李崔巍喊:“李太史,汝今日已多次唐突容某,现下这般情状,是今夜不放容某回府么?”
  她嗓门本来就大,这句话说完,娇滴滴的尾音还在空荡巷中来回飘荡了许久。她觉得驾车小兄弟脸已经发紫了。
  李崔巍不自然地咳了一声,终于放下了车帘。她长吁一口气,闭上眼心中默诵阿弥陀经。却听得他帘外轻声补了一句,容姑娘,明日神都苑夜宴,莫要迟到。
  这是他第一次不称她作李中郎。她心虚地吩咐小兄弟启程上路,对方如蒙大赦,将青牛驱使得如千里驹一般,不多时后便回了公主府。
  她如今明面上是千金公主的义女,又日日去宫里当差,因此安府君便在公主府的后园中替她安排了一处别院。地方虽偏僻了些,但胜在清净,若是安府君有事需要通传,也方便避开府中耳目。
  她神思飘忽地回了住处,进门却掩起了鼻。满屋都是浓得化不开的酒气。真是奇怪,她平日里房中并不藏酒,难不成是进了外人?
  她暗暗握住剑柄,睁大眼睛往黑黝黝的屋内望去,看见的却是在她床上睡得不省人事的十叁娘子。
  十叁是她见过酒品最不好的狐狸,醉前与醉后简直判若两人。然而她生平只爱两件事,美酒与美少年,且排名不分先后。幸好,迄今为止十叁碰到的美少年酒量都甚至不如她,不然李知容简直无法可想。
  她骂骂咧咧地将十叁娘子面朝上翻了过来,又替此人盖上被子,不料却被一把抱住,接着十叁娘子那张酒气四溢的美人脸直凑到眼前。
  十叁娘子闭着眼睛,在李知容颈侧四处乱嗅,像是猎犬成了精。李知容没好气地给她脑壳一记爆栗:
  “醒醒,十叁,我是阿容,不是你的小郎君。”
  十叁眉毛皱成八字,睁开眼,委屈巴巴地看着她:“阿容,才进宫几日,你便与宫里的男人厮混到这般地步了。你不要十叁姐姐了么。”
  她赶忙捂紧领口,语无伦次:“什什什么厮混,没有的事,十叁,你不要乱讲。”
  十叁揪着她衣领振振有词:“这白檀香,我从未在你身上闻到过,且这香是内府所制,只供秘书省……怎的,看上了哪个小翰林?”
  李知容简直惊骇。原来十叁娘子还有这般本事,一时语塞。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十叁??几日不见,你追小郎君追到了秘书省?”
  醉酒美人朝她翻了个白眼:“秘书省有何难进的,公主府我不也进了么。” 说罢又醉死过去。
  李知容摇头,起身望见窗棂外月亮流光皓白,想起李崔巍深沉的眉眼,忍不住又长长叹了一口气。
  十叁娘子仿佛梦呓般地,在榻上问她:何事悲伤?
  她轻声回答,有一故人,日日相见,却不能相认。
  榻上人翻了个身子,许久,才又自言自语般嘟哝了一句: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李知容站在窗前,沉思了许久,心中终于有了决断。
  这一次,她要李崔巍彻彻底底对她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