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31节
  那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治理这一国的皇太女,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有些期待了。
  第28章 精气神(捉虫完毕)
  从鲁国的京都到禹国京都, 寇亓一行人,走走停停大概走了两个月。
  寇亓是鲁国皇帝第三十八个儿子,今年二十, 这次去禹国京都,主要是听闻禹国京都的万民医馆医术高超, 能治得天底下的疑难杂症, 而他今年, 正好患上了轻度的痨病。
  是三月里突然患上的,先是咳嗽出了血, 后来慢慢的喘息困难,太医诊断为痨病, 吓坏了一群人。
  寇亓的母妃只是一个小小的才人,寇亓在鲁皇跟前也并不受宠,于是就算是两人想请鲁皇以国之力修书一封给禹皇, 让他派传闻中的医圣于太医和医神章玉书来鲁,也是不可能的, 便想了想,索性自己前往禹国,看有没有一线生机。
  寇亓是个性子沉稳, 有大志向的人, 奈何鲁皇对他并不信重, 这么多年, 他一直暗暗的培养自己的势力, 结果势力还没有成形,却患上了如此令人绝望的大病。
  一时间,倒是也不纠结,临行前对母亲道:“若是儿臣能回, 母亲当享后福,若是儿臣不能回,那便请母亲自己保重了。”
  到这时候,反而看开了。于是收拾行囊准备出发——因为不受宠,离开京都的时候,也没兄弟送一送,鲁皇只是略微过问,便也不再过多关注——他儿子实在太多了,足足有五十多个。
  还是寇亓同母的小妹妹寇丹舍不得亲兄长自己一个人走上这条可能回不才的路,偷偷的瞒着母妃,换了侍女的衣裳出宫跟在车队里,被发现了才道:“若是兄长真回不去,我也要将兄长的尸体带回去吧。”
  寇亓听了生气,觉得小妹胆大妄为,便也不顾她的身份,只继续让她穿着侍女的衣裳,好好的反省。
  他并不想让她跟着去,此去路途遥遥,恐生变故。
  但蔻丹除了要陪他之外,也有自己的道理,“你们总说,读书万卷不如行路万里,既然如此,我也想试试。”
  寇亓无奈,便随她去,坐着马车急急的朝着京都走,但是,再急,碰见新鲜的东西时,他也要停下来问个清楚。
  比如修路用的水泥,便是他觉得最为神奇的事情,不过,其他的什么炕啊保暖瓶啊,这些倒是已经由鲁国的商人带回鲁国了,他并不稀奇。
  直到,出了徐州,进了木州的地界。
  这里,跟徐州很不一样。
  “徐州是三月里才被打下来的,禹国的很多国策都还没有开始推行,木州就不一样了,它比徐州早两月。”
  寇亓深吸一口气,一边喝着药,一边低声感叹:“才两个月罢了,就有如此大的变化。”
  木州,如今开始四处建纺织厂。
  自从罗婉月回来之后,拿着皇太女殿下给的建工厂允许证,购买了城郊不少宅子,又是春月,正是养蚕的好时间段,各种麻种植也多,然后从蚕丝,麻皮,到纺织,到成衣,模仿云州的钢铁基地,直接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纺织基地,无论是最后平民穿的麻衣,还是贵人穿的丝绸,应有尽有。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这两个月来,基地开始不断传授大家新的纺织技术和推广新的纺织工具。
  其他的寇亓不认识,但是他知道晋国的棉花。以前,晋国的棉花是需要人用手去剥棉仔,这里却听闻,有一种手摇搅车,可以直接将棉仔分出,还有,以前用的都是一尺线弦小弓弹棉花,现在却是改进,成了六尺绳弦弹大弓。
  还有什么檀木缒,脚踏纺车——尤其是脚踏纺车,闻所未闻,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于是,这种基地里面,就需要大量的女织工,每天街上便能发现,很多女人,妇人,姑娘们成群结队的出门,然后再成群结队的回去。
  回去的时候,给自己买点绢花,给家中的弟妹买个糖人,脸上全是欢欣。
  才堪堪两个月,这里的女人就有点不一样了,她们的笑声很敞亮,蔻丹身为公主,一直以来过的日子是精致极好的,但是她突然觉得,在这群人面前,她好像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
  不过在木州,她还见到了许多徐州和鲁国都没有的新奇玩意,每日花出去的银两越来越多,后来管事的隐晦表示,她花的实在是太多了。
  蔻丹在鲁国并不受宠,一个公主,活的总不如皇子好的,她之前一直在宫中,吃穿用度有份例,几乎没怎么出国宫,从没这般用过银子,到了兄长这里,算是解放了本性,买买买不停。
  哎——但银子总是买买就没了。
  “这种胭脂宫里都没有,可恨萧淑妃前阵子得了一盒过时的胭脂还在母妃面前炫耀。”,蔻丹一边涂抹一边道:“阿兄,我们快些去京都吧,这些都是从京都传来的。”
  而且,阿兄的病不能拖了,因为有病人在身边,她就是买胭脂,心里也不好受,只是怕自己整日里愁容满面引阿兄生气,这才也装作欢喜的去买东西——然后就真的有点欢喜了,实在是好的胭脂水粉太多了。
  她甚至对京都的万民医馆也有了期待,觉得那里的人,肯定能治好痨病。
  寇亓一边喝药,一边展开今日的报纸,对妹妹叽叽喳喳的话并不搭理,他的全部精神力,都在报纸上说的一句话上。
  ——京都师范学院。
  招贤令,招的是愿意做先生的人,束脩全免,学成后,将来五年内,必须要服从分配,去指定的县里面教小学。
  蔻丹好奇的看过去,“这个皇太女,为什么要招人做专门学习如何做教书先生?她不是还有一个技术学院吗?”
  寇亓缓缓的开口,“我猜,从技术学院里面……姑且跟随他们的叫法,唤做毕业吧,毕业的人里面,应该没多少人愿意做先生,她……她培养这批人出来,也不是主要为了给孩子上课的,应该是为了向各州……输出人才。”
  这段话,他说的十分别扭,比如输出人才就是一个新词,他并不习惯说,不过细细想来,这个词用的很是得体。
  这些都是报纸上经常用的词汇。
  所以,她需要专门建造一所京都师范学院,培养出一批专门做先生的人。
  蔻丹看了看最后招的人数,足足七八百个,她惊讶的道:“需要这么多人吗?”
  寇亓就满含深意的看了眼蔻丹,道:“因为,她所图甚大,要建造的小学自然不能少,要配的上这八百个人。”
  蔻丹瞪大眼睛,“那得是多少座小学啊!”
  寇亓却不说话了,他继续看报纸,拿出其中一份给寇丹,“这是今天新出的简体字,你好好的看看。”
  寇丹不想看,她是贵族,不屑于看这什么简体字,不过第二天,她又乖乖的看了起来,因为如今木州很多商家,已经开始用简体字做招牌,就是客栈里,简体字用的也越来越多,什么都用繁体字简体字标一遍。
  这让她觉得,学一学也没有关系,毕竟到了京都,她要是连庶民的文字都看不懂,那岂不是遭人笑话?
  她认真学字去了,寇亓耳朵就清净了许多,然后,拿着一份叫做《数学大全》的书看了起来。
  里面讲解了什么阿拉伯数字——自然,现在这种数字,也叫做禹字,毕竟是禹国出现的。这种数字,将一些寇亓读书时,先生算学课上讲解不清的东西都讲明白了。
  比如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勾股定理。
  也没说为什么叫做勾股——这个皇太女起名字可真随意且不大好听,但这都是小事,这个理论,将他从前的一些疑惑都消除了。
  真乃神书。
  他如饥似渴的看书,蔻丹还劝他,“阿兄,到了禹国京都,咱们先去看病,然后再去万民图书馆里捡漏吧。”
  寇亓:“……嗯?”
  蔻丹就递给了他一本话本,寇亓一看,神情疑惑:“我在万民图书馆捡漏后成了武状元?”
  寇亓:“……”
  蔻丹就道:“阿兄,你别看不起这话本,虽然说写的颇为不合理,但是这话确实没错,你也知道,那技术学院的院长周鑫,原本只是个老翰林,结果在万民图书馆里找到一本数术,加以研究,被皇太女赏识,一步高升。”
  如今多少人羡慕他。
  还有那做木工的,在图书馆里找到一本建筑学基础,然后学以致用,已然在同僚之中出彩,被皇太女赏识。
  “所以,传闻那里藏有百宝书,只要加以探究,学到深处,便是将来的大官,如今,就将这个行为,名为去图书馆捡漏。”
  寇亓轻轻笑了笑,咳嗽了一声,道:“那我便去捡漏一本治痨病的书吧。”
  四月里出发,紧赶慢赶,终于在六月从鲁国京都赶到了禹国京都。
  他先是向禹皇递了书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是请他们住在京都的驿馆里,其他的,额,没有优待。
  就是字面上的,一点儿优待也没有。他就好像是一个普通人一样,没有接到禹皇的宫宴接待,也没有让那万民医馆里的人特地来为他诊脉,而是忽视的彻底。
  蔻丹生气极了,倒是寇亓沉得住气,道:“也罢,咱们是有求人家。”
  于是,便按照正常的流程去排队,挂号,跟一群平民坐在凳子上,等候着被叫号,在这期间,因为他家仆从和蔻丹表示的极为愤怒,还被举报有袭医的可能性,被门口的侍卫叫走过,好不容易解释通了,这才被送回来,一国皇子,丢尽了脸面。
  好在后面还算是顺利,刚进去说明原因,就被那大夫表情自然的带到了一名叫做柳琦的大夫面前。
  “先生。”,那看病的大夫恭恭敬敬的叫柳琦,“先生,他是痨病,已经发现两个月了,是早期症状。”
  痨病,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到这种病人了,不过这种病,治得好的却还没有成功的例子,毕竟这种疾病治疗的时间很长。
  柳琦研究的方向就是这个,便点头,拿着填写好的病卡看,皱眉道:“公子是鲁国的皇子?”
  寇亓便笑着道:“是,是有什么问题吗?”
  柳琦就道:“鲁国皇子……怕是不太方便,你这种病,只有在京都,我们的大夫每日检查才能治疗,是不能回鲁国的,而且时间很长,大概要一年。”
  寇亓却舒了一口气,“只要能治好,一年时间,好说。”
  之前被侍卫带走问话的郁气也随之散了,什么也没有活着好。
  柳琦却摇头,“不确定能不能治好,我们都没有成功的案例的。你要想好,想好了就签一份生死书,我们会竭力医治你,但是治不好,你们也不能怪医馆。”
  寇亓来的时候,就查了很多医馆的东西,明白这个生死书是每个重病的人都要签的东西,于是点头,然后就成功的住进了贵宾病房。
  蔻丹自然还住在驿馆里,每日里来看看他,只是这京都,花钱如流水,蔻丹不得不写信回去,让母妃给他们多送点银子过来,并且将一路上买的,和到京都这里买的东西都送了一些回去。
  随行的,还有寇亓写给鲁皇的一封信。
  ……
  “信里写了什么?”,折青好奇的问禹皇,“他是不是明着的那种细作啊?就是来明着看病,但是私底下却是想探查我们的底?”
  禹皇笑着道:“傻孩子,咱们的底,早就被人千般万般查了,还用得着他一个皇子患着痨病过来?”
  信中只写了一路上的见闻,并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谁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写别的东西藏在其他的地方送回了鲁国,但不重要,因为重要的东西,他查不到。”
  折青也只是给了一个眼神给寇亓,接下来,她就说要从户部取走一笔银子建县城小学的事情。
  京都的试点小学很成功,但是这并不代表在乡县里面也能试点成功。
  京都的民智开化一些,县乡却有很多矛盾,比如没银子,不肯将孩子送来读书的基本矛盾。农忙时节,要回去帮农等,所以,考虑到种种矛盾,她需要一笔巨大的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好在如今各州的税收交的很多,户部充足,一笔用于教育的银子还是完全可以支持的。
  “每一个县,都需要一个小学。”,她道:“我希望这个小学,是新式的建筑。”
  她需要将小学,跟私塾分离开。这是一种仪式,更是后面这些孩子长大后,记得自己是学了新知识出来的。
  她图都按照现代的房子来的。
  有了水泥,她的步伐迈就比较大。
  “水泥宅子,能建几层,就见几层。”,她道:“其他的就用木头宅子,一个县的孩子——哎,希望能坐满。”
  禹皇就道:“建小学的宅子倒是没问题,但是,建好了,有那么多的孩子去读书吗?”
  折青就坚定的点了点头,“父皇,也许,刚开始,他们舍不得那点束脩银子,但是当看见读了小学的人,会比自己家的孩子出息之后,便也会望子成龙,甚至将自己的后半生压在孩子身上。”
  她犹豫了一瞬,还道:“我想,这回,我得派一些宣传部的人出去,游说众人,让更多的姑娘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