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玄幻奇幻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渊晋阳起兵(一)
  第二天早上,监视长安李渊官邸的暗探发现,李府中人很长时间都没有出来开门,熄灭门上的灯笼,心中感到奇怪,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疑惑,上前推了一下,发现门是虚掩着,庭院中空无一人。
  “不好!赶快回去报告大人。”杨侑听说李渊府邸的家眷下人全部失踪,只剩下窦夫人的尸体。心中很是慌张。
  “怎么办!现在我们手上没有了人质,再加上我们又挖了李渊的祖坟,到时候他如果起兵造反,我们难有胜算啊!”阴世师因为吸入了蛇喷出的毒烟,还在家修养,没有上朝,京兆尹屈突盖想杨侑劝道:
  “监国,原先李渊并未谋反,我们没有证据,仅仅依靠几句流言蜚语和所谓的风水龙脉之说挖了他的祖坟,已经是不近人情了,如果再因为家属逃亡而跟他彻底翻脸恐怕会使局势更加的复杂不利呀!而且,窦夫人出身于陇西窦氏,虽然在长安已经没有了窦姓的京官,但在地方上,窦家人可不少。”杨侑本来听到屈突盖说他因为流言蜚语而挖人祖坟的事情想训斥屈突盖几句,却又想到他的个性如此,直来直去,又加上他现在要依仗他的哥哥屈突通,所以忍住了心里头的怒气,但听到后面,一腔怒气化为无有。
  “那以爱卿的意思该怎么办?”
  “臣以为,我们现在做两件事情,一,把窦夫人的尸体好好装殓,送往太原,着李渊好好安葬。这样一方面安抚了李渊,也安抚了窦家人。”屈突盖看着杨侑的脸色,杨侑温和的鼓励着他说下去。
  “二,潼关和霍邑是通往长安的交通要道,必须派大将镇守。封锁这两处由河东到洛阳的通路。行人商贩一律不得通行。”
  “嗯!爱卿可有适当人选。”屈突通听到后马上回答:
  “禀告监国,臣举荐两人,可当此重任。”
  “讲!”
  “一为老将宋老生,他本为皇上侍卫出身,跟随圣上多年,对我大隋忠心耿耿,可派他出镇霍邑。”
  “准奏!”
  “第二人选就是末将,末将愿提一直劲旅镇守潼关,为监国解忧。”杨侑想了想:
  “屈突大将军,如果你去潼关,孤王绝对放心,只是这长安一带的防务。。。。。。。”杨侑话还没说完,屈突通就抢先说:
  “监国!微臣以为长安的确重要,但若是潼关不守,让敌寇长驱直入,长安到时就是一座孤城,再说我的弟弟屈突盖虽然只是个文官,不比微臣沙场上百战余生,但其自幼也是弓马娴熟,镇守长安城不在话下,还有微臣几日前去看过阴大将军,观察其气色,相信过不了几日就可接手防务。殿下勿忧。”杨侑看到屈突通自信满满的样子,也只好听从他的安排。在宋老生和屈突通的部队都驻防霍邑和潼关后,杨侑派遣专使护送窦夫人的尸体回太原。
  柴介回到太原以后,向李渊讲述了窦夫人死时的情景,也送上了窦夫人写给李渊的心,李渊看到信后,放声大哭。李元霸和李元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齐齐的跪在李渊的面前:
  “父帅,如今这朝廷如同虎狼,我们是不反是死,反也是死。不如你带着我们反了吧!”
  “住口,我平日里是怎么教你们的,尽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还不快滚。”李元霸气不过。
  “父亲,我的这身皮囊是母亲给的,您不为母亲报仇可以,反正民间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叫妻子如衣服,你嫌弃母亲那件衣服旧了,我不嫌弃,我自己去长安砍了杨侑和阴世师的狗头,祭奠母亲的在天之灵。”说着,就要出门。
  “混蛋,我砍了你这个不孝之子。”李渊听到李元霸的话大怒,抽出宝剑就要向李元霸砍去。李建成和李世民赶快拦住李渊。李建成冲着李元吉大喊:
  “元吉,还不赶快把你三哥拉走。”李元霸被李元吉还有好几个亲兵侍卫拉出房门,一边被他们拉着,一边大喊:
  “大哥,二哥,别拦着父亲,我这条命是他给的,我好歹还给他。你们别拉着我。”
  “行了三哥,赶快走吧!别惹父亲生气了。”李元吉说着,与那几个侍卫拼命的把李元霸拉了出去。李渊在李元霸走后,把手一松,宝剑插在了地板上。痛哭起来:
  “你们不要再逼我了。”四天后,运送窦夫人的尸体和棺椁的车辆被杨侑的特使带到了河东,李渊故意装作不知道窦夫人的死讯,盛装官服接待来使,怕李元霸控制不住情绪,李渊下令把李元霸关了起来,让李元吉看着他:
  “啊!你说什么?你说我的夫人她已经死了。这不可能,这不可能!你在骗我。你在骗我。”李渊抓住来使的领子,愤怒的说道:
  “国公息怒,夫人是五天前突然染上重病,当时监国还派御医带着宫中珍藏的药品前去看望,却无力回天,望国公节哀。”
  “多谢监国美意,不知道我的女儿女婿怎么样了。”
  “不瞒国公,此次恶疾来势汹汹,令嫒和爱婿也一起身染重疾,不过请国公放心,他们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只不过还需要静养,所以未曾前来。”
  “哦!是这样!”李渊来到棺椁旁。
  “来人,开棺,我要见她最后一面。”旁边的人看着专使,专使点点头,棺椁被打开了。虽然尸体经过冰块冰镇,已经有些尸臭,但还是能看清窦夫人那张安详的脸。李渊用手轻轻抚摸着窦夫人的脸庞:
  “你放心,这里的事情有我。你安心的去吧!盖棺!”棺木重新盖上后,李渊昏倒在了棺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