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265章 相国寺的因果
  这是一次难忘的饮宴,一直到男儿当自强成了国朝禁军的军歌,一直到太子殿下征西,一直到……
  以至于很久很久以后,人们都会谈起那一次饮宴,太子殿下第一次在樊楼的饮宴。
  酒到了,情绪变了,此时的饮宴已经不适合小娘子的陪伴。
  人们还沉浸在那一曲将军令中。
  将军令都不是没听过,或者说将军令都还是熟悉的,但这一次,却因太子殿下的和词,让将军令有了另一层意味……
  已经把小娘子打发出去了,可整个包厢里久久没一点声响。
  曹霖几个一直没再次坐下,他们这时候心里只有太子殿下歌时的激荡。
  “殿下……”
  “国朝缺一种声音,一种豪情,一种气势。”
  “诸公,曦自进学始,便接触国朝的方方面面。所看到的,听到的,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觉得子民、军卒,乃至朝廷,都缺一种当自强的理想!”
  “祭祖时,两千厢军让五千禁军溃散;万尹山演习,两千护卫营可三进三出;更别说五千侬兵搅乱整个广南了。”
  “看现象,这是军备的问题,而究竟呢?究竟其原因,是整个国朝都在沦落,都在享受,都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里。”
  “每个人都在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可谁又能想到,我们的盛世,是靠卑微的妥协换来的!谁又曾想过,国朝是属于四面环敌!谁又曾为后世子孙有过考虑?”
  “是故,曦以为,子民当自强,国朝当奋发,国朝男儿当自强!”
  赵曦没醉,否则他会说国朝缺狼性,而不是他硬逼着自己说的当自强。
  有些理念,不能他需要慢慢的灌输,有些施政方略,需要一个逐渐的过程……还需要特定的环境和人物。
  就比如今晚!
  这样的范围,这样的环境,这样被将军令带进去的气氛……
  可惜,有相公们在,护卫营那种嗷嗷叫的情绪,始终是没有放开。
  或许是真的被赵曦的慷慨激昂挑动了情绪,似乎这几位为国朝也有太多的委屈。
  所以,接下来是赵曦听故事的时间……
  从太祖的封桩库,说到太宗因赏赐不及时而导致的高梁河惨败,再说到先皇亲征的所谓檀渊大胜……
  然后,然后就是这老哥几个,开始说本朝……
  一切都是泪!
  连一个忤逆的西贼,都不曾有让人振奋的战绩,谁还敢轻易言兵事?
  这也是为何区区一个侬智高,便不得不让狄青出征的原因……国朝的军卒已经废了。
  由此,由说到了国朝的三冗……
  扯远了,真的扯远了。
  越说越远,从国朝三冗又说起了庆历新政……还好,没说老爹什么难听话,只是单纯的惋惜庆历年的功亏一篑。
  接下来,就全是说赵曦了!
  挺不好意思的,是真的不好意思。
  哪有这样当着面硬夸的?
  是另辟蹊径,为国朝解决三冗提供了参照……可你们这样当面跟庆历新政比,还那样自觉的贬低自己……很不合适的。
  南征是为国朝南疆打来了百年的和平……可这跟娶个大理公主没关系吧?好像多娶一个媳妇,也成了功劳一般。
  什么解决了国朝缺铜之大难,什么建立了汴梁的另一条生命线,什么创立了国朝精兵遴选之法……
  赵曦才发现……自己确实挺牛逼!
  “殿下,这也是吾等压着朝堂弹劾殿下奏折的原因!”
  嗯?弹劾我?赵曦这句话听的很清,甚至比刚才夸自己的那些话还要清。
  他特别想听到,到底是谁找他的茬了,又是因为何事找他的茬。
  所以,赵曦又给仨老头斟了酒……
  “殿下,新旧币兑换是第一次。那一次,所针对的,基本是真的商贾,或者说投机之商贾。”
  “这一次不同,几乎将整个地主全装了。朝廷臣工,谁家不是靠着田地存活?又有谁家不在扩张田地?”
  “一次灾年,不仅仅是家里施舍慈悲收买人心的机会,更是收拢田地的年成。如今怎样?都看着堆放的粮食发愁!”
  “那是粮食!没人敢浪费,可如此这般,各家只能看着粮食,守着粮食哭穷。”
  “除了粮食,什么也没有了!即便是接连降价,已经降到了赔本的程度。可需求能有多少?”
  “百姓买粮,没人会囤积,只是按照日常用度采买。所以,都穷了,相当于整个国朝臣工都穷了。”
  “殿下,与民争利的措辞不是一个人陈述过,是很多很多的奏折。”
  与民争利?好大的帽子!老哥仨说的很坦诚,可赵曦听得很恶心。
  施舍点粥,然后把百姓的口粮地糊弄了,那就不是与民争利?
  赵曦没用过一次皇权,甚至州府郡县的权利都没怎么借用。
  玩商贾之道嘛……这时候说自己与民争利?
  赵曦真想问问,谁能如此的恬不知耻!
  酒喝的高了,话还真是有些掏心窝,或许说这几位早想这般絮叨一次了,或者说交心更契合。
  只是,没看到太子殿下的愧疚和感激,反倒是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狠戾。
  “殿下,商贾说是国朝税入之本也不为过。吾等将奏折留中不发,也是知太子殿下用心良苦。”
  “只是……只是听闻如今粮商从相国寺借印子钱,都不曾借到。商贸萧条,也非太子殿下所愿吧?”
  “如今,殿下有酿酒之法,因粮食之因而为推而广之的新酒,如今也可施行。只是希望殿下可收购商贾之存粮,以确保国朝商贸兴盛。”
  收购粮食,本就是赵曦准备好的后手,问题是……
  “相国寺不借印子钱?”
  “非也,听闻相国寺融了新币为佛像镀金身……按说不应该耗费至相国寺困顿的。”
  “噗呲……”
  不止是赵曦,整个护卫营的几位,全部喷了……相国寺居然融新币去镀金身?
  “殿下……”
  “国朝铜钱常被人融而卖铜器,故,新币采用双层合金之法。融新币得铜不足旧币三成。”
  国朝对于钱币是有相关律法的,甚至外运钱币都是大罪。
  而相国寺……居然融了新币!说不能说,钱是已经没了。
  嘿嘿,这应该算是他们所说的因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