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512章 揣度
  冯京现在是翰林学士制旨诰,有一项职能是参与并记录相公们和官家集议时的内容。
  官家在陈述监察衙门事宜时,他能看清政事堂每一个相公的表情。
  要问冯京相公们表情最明显的是什么,冯京毫不犹豫会说:是震撼。
  冯京也震撼。
  官家成长于内苑,是假妇人之手养大。虽然也进学,也有太师太傅之流,更是有资善堂宗学,甚至到后来开府建衙,有了护卫营。
  这所有的一切,都跟国朝的衙门运行无关。
  官家接受的除了皇家礼仪,帝王之术,剩下的就该是圣贤道义,顶大了官家因为领军打战,懂得军伍方面的事务。
  可现在官家倡议的监察衙门,是一个相公才能窥其端倪,并具备超人智慧才能有这般认知和应对。
  一个监察职能,道尽了所有衙门的猫腻。
  官家说了,这只是框架,但冯京能感觉到,官家是留给朝臣们自己去充实监察职能,而不是官家不清楚。
  冯京也想起了岳丈曾说过的话:一个才智超人的君王,对于臣工到底是好是坏?
  “陛下,这是微臣整理的集议文稿,可需要明发抵报?”
  冯京第一次用这样谨慎的态度向官家问。
  以往也问,或许口气上一样,但冯京知道,这一次的谨慎是由衷的。
  “原则上我同意明发抵报,你跑一趟政事堂吧,看相公们怎么说。”
  “这不是小事,在朝堂上会引起怎样的乱子,臣工们会怎样考虑,都是未知呀!”
  官家这不是跟自己说的,是在感慨。冯京也觉得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赵曦并没有把所谓的监察机构全盘托出。只是在跟相公们陈述时有所提及,那就是收拢所有军伍中的内监监军。
  这群人,赵曦准备以皇城司为基本,组建只属于自己的谍报和纠察衙门。
  这帮人是内监,可以视作内务事宜。
  当然,赵曦清楚官宦干政的弊端,就跟官宦参与军伍一样,有害无利。
  从军伍中撤出监军,他相信文臣们能想出无数办法,利用监察衙门的职能来限制将领的权力。
  同样,对于防止官宦干政,赵曦也有无数的办法来限制。
  国朝在这点上做的很好,就比如皇城司,只有探知权,没有处置权。就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赵曦脑子里胡乱的飞,一会想皇城司的走向,一会儿想监察衙门的职能……挺乱。
  这是赵曦首次明确的提出自己的革新想法,没有借王安石变法的皮。
  他倒没有担心整个朝臣会冲他来。一是以往的弹章都打脸打回去了,还有就是,监察衙门是一个以文制文的做法。
  蝇营狗苟的官员肯定有,同样朝堂上也有那些秉公任直之臣,更是有像老包拯类似的官员,比如司马光,比如范纯仁,就连富弼、王安石那也是在品行上很少有瑕疵的存在。
  这类人多数可能对革新没有好感,但对于纠察官员绝对会赞同。
  更不用说那些着急着一鸣惊人的御史言官了。
  见天喊着要正风气,这样的监察机构正是一展抱负的好去处……想多了,从这些年赵曦积攒的所有弹章来看,纯粹的御史真的很少了。
  但有监察官那风光无限的纠察权,想必对底层官员的吸引力小不了。
  “子华,宝臣,你二人可曾与官家说过衙门俗事?”
  韩琦也对官家所谓的监察疑问,他觉得官家不可能无中生有,没有经历官的资历,不可能窥见衙门的猫腻。
  在政事堂,或者说放眼朝堂,跟官家关系密切的也就韩家、吕家、王家属于文官世家。
  “稚圭兄,别说我等二人,就是跟官家接触过密的诲叔、玉汝也不曾与官家谈及这些。”
  韩琦喊表字,也就是说这不是正式的对话,是放在一个闲聊的氛围下扯咸淡的。
  韩绛也就顺着这意思来了。
  在政事堂,韩绛跟吕公弼有点例外。本质上他俩并不属于潜邸旧臣,但勾连上又能跟潜邸勾连过深。
  很多情况下,他俩在政事堂都是随众的。当然也不是没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在表达上要含蓄和委婉,不会去事事争先。
  同样,一旦政事堂与官家有冲突,他俩会毫不犹豫的站队。
  “稚圭,别想多了。官家可能就属于天授那类人,自官家还是少年时,我就接触很多,官家有时候随意说出来的话,就是我,也需要深思而方有所得。”
  “诸公,如此这般的君王,又有如此这般的中兴迹象,我等又何必纠结于此?只要看到这是百年不遇之大趋势,我等附于尾翼又如何?”
  韩稚圭能力是有,可惜就是有些格局不大。无论是文武之别,还是君臣制衡,韩稚圭看的太重了,并且有点不分时宜。
  在富弼看来,不管是文武之别,还是君臣制衡,这都是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发挥作用的制度,不可一概而论。
  文强还是武强,首先看国朝需要什么,最迫切的是什么。
  君臣制衡也同样如此,贤君顺之,常君辅之,昏君制之,暴君抗之,这并不是常态。
  冯京文稿并没有问题,完全是以君臣奏对的形式撰写的,并且在格式上充分体现了君臣问答奏对。
  说起来政事堂相公不应该承官家的这份功劳……
  “官家以为如何?”
  “回相公,官家以为善。”
  冯京脱口而出是这句话,可他感觉官家的心思就是这样。
  多少次了,官家总是在提点朝臣,总希望朝臣能把他心中所想说出来,好避免事事都是官家在主导……这就是冯京的揣度。
  “那就明发抵报吧!”
  要说冯京真有这份认识,就不至于现在还只是个挂了翰林学士名的制旨诰,而吕惠卿就要独单一面,做一个衙门的主官了。
  论起步,冯京要比吕惠卿高很多。
  冯京之所以这样去揣度官家,都是他岳丈不停教诲的作用。
  那怕冯京对政事愚钝,被岳丈反复的提点,也不由的要向那个方向想。
  岳丈说过,不管是青苗法还是市易法,其实官家应该是早已有了定论,借王安石的口,把新法置于朝堂,并一点一点的引导朝臣向官家需要的方向推进,然后官家再借众臣之意而决……
  冯京仔细想过,真要是按岳丈的推论,所有事就都合情合理了,比实际发生的过程还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