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都市生活 > 重生之神级明星 > 第288章 微型博客
  “而且最重要的是,董潇潇的口才不错,临场应变能力极佳,是个不可多得的优秀主持人。”黄岩松说道。
  李青回过神来,见黄岩松这个总导演都这么说了,他也就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敲定了主持人人选,接下来,就是听审团和听声团了。
  听声团好说,抽取八十八名幸运观众就可以了。
  但由十一名组成的听审团,可就值得仔细寻找了。
  按照黄岩松的说法,首先一定要有颜值,毕竟这是个看脸的时代!
  其次就是对音乐方面精通,最好是业内精英等等,当然了,知名度也很重要,如果能把业内当红歌手请来,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这件事交给我好了,我在央综工作了这么多年,这点人脉还是有的,保证最后名单让你满意。”
  黄涛显得很高兴,兴许是解决了董潇潇的工作问题,这让他对听审团成员的挑选,表现的很是积极。
  李青自认自己人脉不足,当然不会推辞,果断把包袱交给了黄涛。
  商量好了具体录制时间,傍晚,李青等人乘坐保姆车离开。
  回到公寓,李青没来得及休息,就给叶准打了个电话。
  “我想建个网站。”李青第一句话就点名主题。
  叶准那边闹哄哄的,过了半晌才安静下来,点头道:“我知道,网站已经做好了,至于具体框架怎么做,到时候我让我的助手小红去帮你。”
  “不是音乐网站。”
  李青解释道:“是社交网站!”
  “行!”
  叶准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从之前的接触当中,叶准已经知道李青有类似的打算。
  社交网站而已,国外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国内也已经露出苗头。
  最近很多部落格网站在接连冒出,在经常上网的网民当中掀起了一片波澜。
  所谓部落格,也就是博客。
  换另一种说法,就是qq空间的网络日志。
  最近能在自己的部落格里写上一篇网络日志是一件很新潮很时髦的事情,可以说是文青必备。
  而能够获得网站推荐,得到众多网民的评论赞赏,也是促成部落格火爆的原因之一。
  不过,李青想做的并不是部落格,而是微型博客,虽然也是博客的一种,但仔细说来,却又大有不同。
  所谓微博,就是像推特那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立即,马上,现在!”李青又道。
  “这么急?”叶准有些诧异。
  李青想了想,说:“我最近做的一档节目需要这个网站。”
  “嚯,野心不小啊,看来你觉得你那档什么歌王的节目会很火爆……那行吧,等下你把网站的具体想法发传真给我。”
  叶准点头,旋即又说:“公司域名已经注册好,按照你的提议,我们把公司名取名为华青科技,目前选址在中关村一处毛坯大厦,等大厦正式竣工,你记得来剪彩。”
  大厦?
  李青点点头,不以为意。
  实际上,谢老给他的两百万美金,完全都只是只能看不能碰的东西,华青科技所有的举措几乎都由对方主控,比如这个毛坯大厦选址,李青事先没有得到一丁点的消息。
  简单点说,李青这个华青科技总裁,完全是一个空架子,有名无实。
  但好在,对于李青的想法和建议,谢老那边也是极为重视的。
  比如互联网社交网站,作为一名合格的野心政治家,谢老当然想要把网络空间会逐个第三战场的话语权和控制权紧紧的握在政府手中。
  因此可以预想到的是,当自己提议的微型博客上线,网络上那些三脚猫部落格,或者跟风而起的微型博客,恐怕全都会掐死在萌芽状态当中,直到华青微型博客上线并收获九成以上市场,可能才会在这方面给予放宽。
  但那个时候,傻子才会考虑重新另起炉灶,发展另一家微型博客,艰难的与华青抢占市场空间。
  当然了,顾忌到反垄断法,华青可能不会做的这么明显。
  但只要知道点内幕的人,可能都会知道,非常时期与华青科技叫板,绝对是一件费力不讨好而且绝对不会成功的事情。
  挂断了电话,李青就打开电脑,把关于微型博客的构思系数写下。
  所谓微型博客,就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组建个人社区,编辑文字更新信息等,实现朋友圈即时分享的效果。
  微博的关注机制分为可单向、可双向两种。
  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微博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
  相比略显封锁的部落格,微型博客也更能表达出用户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
  而部落格、博客则更偏重于梳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所感。
  在李青的计划当中,微博正式上线后,就会立即登上《蒙面歌王》的捆绑式推广来吸引人气。
  他会建议每一个听审团和听声团开通微博,也会建议每一期参与节目录制的蒙面歌手开通微博,与观众进行实时交流。
  在经过华青背后能量的引导,以及各方面的宣传。
  这样一来,微博的名气和市场也将会渐渐打开。
  在这个时代,举目四望一个竞争对手都不会有的情况下,微博如果发展不起来,李青觉得自己可以投河自尽以告罪天下了。
  把微博的具体想法和重要板块组成以及主要特点介绍完毕,李青就把这些文字打印出来,传真给叶准。
  第二天,李青刚刚来到工作室,在办公室坐下,就见周姌敲门走进。
  一身职场装束的周姌,气质相对温和,她的作风不算严厉,但在工作室却极有威信。
  至少周姌的提议,在会议室中鲜少有人会提出反驳。
  这是一个好现象,也是能力的体现,让得李青深感欣慰。
  “前几天你要的售房信息,我托朋友问了下,觉得这几处地点不错,你看看。”周姌把手中的一份图纸递给李青。
  “这么快就有了?”李青精神一振,接过后立马埋头观看。
  因为房租到期,李青琢磨着花点钱买个房什么的,为以后伟大的“包租公”生活做积累。
  因此便托周姌问了下最近京城有没有交通良好,风景优美而又物美价廉的房子。
  一环就不用想了,别说没有,就算有,老故宫周围一圈谁敢住?
  因此所谓一环,从中世纪就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
  随着新路线的修整,除了老京城人,一环已经鲜少有人提及了。
  所以,李青重点瞄准二环、三环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