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都市生活 > 九十年代重启巅峰 > 第317章 极速扩张
  刘林回头看了一眼起身走进书房的肖军,淡淡的笑了一下,“喜欢,比你叫我的名字,听着亲切多了。”
  柳茹慧特别开心,“那好,那以后我都这么叫你:老公?老公!老公,呵呵。”
  柳茹慧的声音不大,可能怕被人听到取笑她,但是自己说完,都忍不住的咯咯直笑。
  “还跟刘林聊呢?跟他有什么好聊的啊,夫妻这么多年了,还有那么多话吗?”
  杜莎莎的声音从电话的另一端传了过来。
  柳茹慧立刻就不好意思地轻唤了一声,“杜姐。”
  杜莎莎将柳茹慧手中的电话借了过来,开玩笑地道,“我说刘琳,你好福气啊,取了这么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我跟你说啊,就这么漂亮的姑娘,放出来可会有很多人追的,要不要我给你盯着啊?”
  柳茹慧紧张地道,“杜姐,你在说什么啊?”
  柳茹慧深怕刘林会误解什么,以后万一再不让她出来了怎么办。
  杜莎莎依旧开着玩笑,“要不你再给咱们食品厂追加点儿投资,不然我可不管哦。”
  刘林笑笑,“那你说在哪方面追加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增加哪些项目,如果报告做的好,说出来的东西有理有据,追加投资,我不是不可以考虑。”
  杜莎莎本来是要和刘林开玩笑的,没想到刘林的语气倒是挺认真,听起来还真的有戏。
  自从刘林参股以来,杜莎莎可是一次都没给刘林分过红利呢,而且刘林到现在也没查过账目。
  按理说,一般人都不会轻易再投进来。
  刘林真的愿意?
  刘林听杜莎莎光顾着晃神,竟没有下文了,不禁主动地提到,“投钱进去不是大事儿,而且扩大生产也是大势所趋。
  小打小闹的食品厂,将来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但是你要有个具体的想法,到底是稳扎稳打,还是急剧扩张,总得有个具体的想法吧。”
  刘林当初看中的,可杜莎莎敢想敢拼的干劲。
  而对于食品厂,刘林对这方面的生产肯定是不了解的,他能给到的,都是未来先进的销售理念,和一些成功的创意。
  但具体的实施,还需要杜莎莎挑起大梁来。
  杜莎莎听到刘林这样说,立刻来了精神。
  “想法我是有的,挣钱也肯定是百分百的,但是资金的投入上,肯定也是大力度的。
  如果稳扎稳打的话,肯定不能和其他食品厂快速拉开差距的。
  但是扩大规模,投入就会很大,而且,你想回本,最少也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你要是能接受这个速度,我倒是可以给你拟一份方案,等茹慧回去的时候,给你带回去。”
  刘林并不抗拒杜莎莎的大胆。
  “可以,除了你的方案,我还要一份我入股后的账本。”
  刘林最近没有去州市的打算,适当的查一下账目,也免得让别人认为他对钱并不重视,产生那种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他的错觉。
  杜莎莎爽快的答应,“没问题。”
  但是刘林也不忘记提醒杜莎莎,“如果方案合理,我追加投资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如果只是我单方面的出资,你也要想好,我占股比例的增幅。
  毕竟我不是冤大头,咱们只是平等关系的合伙人。”
  杜莎莎沉了一口气,想发牢骚,却也没有发牢骚的理由。
  谁让自己没有刘林那种财大气粗的底气呢。
  “我知道了!我看你啊,早晚得把我变成你的打工人。
  你这得坑走我多少股份啊。”
  “好好做厂,就算有一天你只要百分之五的股份,将来,也比自己百分百占股挣得多的多。”
  这个账杜莎莎还是体会到了的。
  就像她和刘林合伙以后,虽然刘林拿走了她百分之三十六的股份,但是她现在的收入,也已经是过去收入的一倍了。
  如果继续由刘林投资扩建,对她来讲,不承担风险,却挣着更多的钱,实在没什么不知足的。
  一咬牙,“知道了,你是老大还不行,你有钱,你说什么都对。
  还和你老婆说话不了?”
  有杜莎莎在旁边,柳茹慧也不好意思再跟刘林说什么甜言蜜语了,连叫两声老公的底气都没有。
  对着杜莎莎直摇头,“不说了,该说的都说了,你就跟他讲,自己在外注意身体,好好吃饭就行了。”
  杜莎莎逗乐地对刘林道,“听到没,你老婆让你在外注意身体,好好吃饭。
  啧啧啧,真肉麻哦,幸福的甜掉牙呢!”
  挂断电话,刘林看着电话笑着摇摇头。
  又不禁揉了揉鼻梁,又是一笔投资啊!
  现在完全要看纺织厂和一个月后钢材市场的挣钱速度,能不能赶上他的扩张速度了。
  刘林现在是家大业大,但是流动资金链还是有些不足。
  刘林揉着鼻梁的站到书房门口,看着肖军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一般的轻轻摇晃着。
  听到刘林的脚步声,肖军的眼睛微微嵌开一条缝。
  “怎么,刚跟嫂子打完电话,有什么不开心的。”
  刘林倚着门口看肖军,“倒不是因为她,主要是我在想再怎么搞点儿钱,满足我不断扩张的需求。”
  肖军停止了摇晃,“你就不能把你扩张的脚步稍微放缓一下吗?”
  刘林摇头,“好机遇就这么几年,一旦错过,以后再想像现在这么顺利就难了。
  不说别的,现在我们做事情,政府也好,银行也罢,都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大力支持,可是再过几年,竞争激烈了,经商的也多了,想博得这么好的政策支持也就难了。
  所以,不能停,要快,而且还是越快越好的那种。”
  刘林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他知道,纺织厂也好,钢材市场也罢,还有他正准备接手的煤矿,都只能让他富裕一时,再过些年,这几个产业,都会遇到大问题。
  这将是时代的问题,刘林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在市场环境下突破难关。
  他觉得自己只有规避风险的能力,逆流而上,很可能就会被潮流拍死。
  “当当当!”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