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崇祯聊天群 > 第1018章 得罪了谁
  凭借着多年在建虏军中的经历,范文程一下就听出了这是训练有素的骑军才能发出的马蹄声。顿时,他立刻紧张了起来,这里怎么会有明军的骑军?
  范文程下意识地吹了灯,一把抄起那些信纸,就想往外跑。可到这时候,他忽然又听出了点什么,便止住了动作,再仔细一听后,便坐了回去,同时展开信纸,重新捋平。
  门外响起声音,范苟推门而入,看到范文程的样子,不由得心中很是佩服。刚才的时候,他是吓到了,就以为是明军来抓他们了。
  “师兄,刚才庙外那条官道上,有一队骑军经过。从他们的旗号上看,是关宁骑军,新军骑军和东江骑军三个部分,一共大概有八百骑的样子。看方向,是往京师而去。”范苟低声禀告道。
  范文程一听,眉头一皱,这三支骑军,不正在鞍山驿堡那边和大清对持么,怎么又派了一部分回京师?难道是明军又在辽东打了胜仗?
  他没想过大清能打胜仗,因为他知道,就算再能打的军队,如果没有粮草物资的话,那也不可能打胜仗的。以目前大清的实力,能维持住他离开之前的局势,其实就算不错了!
  这时候的范文程很是有些担心,皱着眉头想了会,就问范苟道:“现在外面有什么动静没有?”
  也是由于永平府城那边的情况,因此范文程很是谨慎。他的手下并没有全在身边,而是撒在外面警惕着的。
  范苟一听,稍微犹豫了一会后回答道:“似乎江湖上不是很平静,外面不时可以看到一些江湖人士,气势汹汹地样子。这都临近年关了,还没个消停!”
  一听这话,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因为之前那个被抓的壮汉,就是江湖中人。
  范苟见范文程的表情,知道他在担心,便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师兄,这里离永平府城已经有点远了,那边混江湖的,也没听说也什么大帮派,不可能影响到这边的。再说了,死了个江湖人而已,就算他们发现了尸体,又有谁会知道是我们干的?”
  古代的时候,如果是普通百姓的话,基本就生活在出生地方圆几十里而已。一般来说,很少人是会出远门的。像后世那样一百公里的路,开车走高速也就一个小时不到而已。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走路至少要六七天,这路上的花费不少,代价很大的。
  范文程听他这么一说,想想也是这个理,心中便松了口气。而后脸色一正,把手中信纸折叠好了递给范苟道:“你立刻回沈阳一趟,把这封信交给皇上。记住,这信非常重要,务必亲手交给皇上。我在信中还向皇上要求几倍的财物,皇上会给你的。”
  范苟听了,心中有点吃惊。这次出来,随身所带财物一共值多少钱,别人不知道,他作为范文程真正的心腹,自然是知道的。
  心中这么想着,表面上却没露出来,只是点头应道:“老爷放心,我这就立刻出发,一定把信送回沈阳的。”
  没多久之后,范苟只带了一个人,出了庙门准备离开。
  这时候,正好遇到了庙里的主持迎面走来。范苟合什道:“大师做法事回来了?”
  那主持见到范苟,脸色似乎稍微有点异样,点点头应付了一句,便带着手底下的和尚进庙了。
  范苟也不以为意,以为主持被人请去做了一天一夜的法事,是累到了。
  他却不知道,就在庙门对面的一处树林里,一群人围着一个似乎病得比较厉害的瘦子,其中为首那人问道:”侯三,认得么?“
  这个瘦子正是侯三,他在野外冻了一晚上,身体已经冻病了。可就算这样,只要有什么地方发现异常,他都会坚持着赶去,亲眼确认下是否是范文程那伙奸贼。也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降低打草惊蛇的可能性。
  因为侯三提供的线索,说范文程一伙人是假扮和尚,因此,各地的寺庙是重点关注的地方。这个庙里来了挂单的和尚,虽然人数上对不上,却还是由本地的江湖豪侠出面,以请主持去做法事为理由来核实情况。
  此时的侯三,只是看了一眼,就激动了起来,死死地盯住范苟等人,咬牙切齿地说道:“大人,这两人是范文程一伙的,草棉敢以性命担保!”
  一听这话,为首的锦衣卫百户顿时大喜,他立刻吩咐手下,悄悄跟上去,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这两人抓了。
  这次为了抓捕范文程这些狗汉奸,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都是出动了精锐的。人多欺负人少,又是突然袭击。没多久功夫,范苟两人就被五花大绑地押到了百户跟前。
  范苟心中非常地震惊,他看这些人的服饰,便连忙开口求饶道:“各位好汉饶命,贫僧只是……”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抓他领头的那人向其中一人禀告道:“大人,人已抓到。”
  一听这话,范苟顿时就如五雷轰顶,要是江湖中人倒还好说,用钱砸,说不定能砸出一个平安来。可这一声大人,却道明了这些人的身份,竟然是官差。
  身上的东西被呈送上去,范苟绝望之余,又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说道:“这位大人,小人也是迫不得已做事而已,只要各位能放了我,钱要多少有多少,这比你们干一辈子……”
  他在想着,信中有言明财物的,这数额之大,就算是官府中人,说不定也能收买收买。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那在看信的人,忽然一拍信纸,大喜过望道:“确认无误,那范文程狗贼就在庙里,这是他写给奴酋的信。呵呵,这次我们锦衣卫总算比东厂先抓到了人……”
  范苟已经听不清后面的话,因为,当他明白眼前这些官差,竟然是锦衣卫时,他就知道,自己最后一丝希望都没了。
  锦衣卫,乃是皇帝亲军。如果只是一个两个,还有收买的希望。可这么一大伙锦衣卫,那是断然不可能被收买的。
  边上的侯三听到,不由得仰天悲呼道:“大哥,您在天之灵听到了没有,那些残害你的贼人,如今已经被抓到了。那一晚,你为了小弟宁死不说,临死还怒睁双目,如今,可以瞑目了!”
  锦衣卫百户心情不错,看着侯三生病还坚持着到各地认贼人,心中也着实感动,便对他说道:“你且放心,这次抓到范文程这伙奸贼,你们的功劳不小,本官必会如实上奏,呈送御前。”
  之后,就开始审问范苟两人。他们两人的骨头,可没有壮汉硬,锦衣卫只是用了一点点手段,想让他们招什么,他们就招什么了。
  寺庙内,范文程几乎是用了一个通宵时间完成了写给皇太极的信,刚躺在床上想合一下眼时,就那么悄无声息地,突然之间,厢房的门被人突然踹开,一条条大汉用了进来。哪怕范文程自诩文武双全,一下子拥进一大伙大汉,顿时把他叠罗汉般压在床上,甚至差点把他的屎给压出来,捆了个结结实实之后,才把他押下了床。
  范文程此时已经没有一点羽扇纶巾的风度,一脸的惊慌,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们……你们是什么人?贫僧不曾得罪你们……”
  实在是这来势太凶猛了,读多了书的他,也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心中有些明白的绝望之余,又带了那么一点点侥幸心理。
  “不曾得罪?”锦衣卫百户嗤笑一声道,“你得罪的是你祖宗,得罪是大明百姓,得罪了皇上,你这个数典忘祖之辈,助纣为虐,范文程!”
  一听连名字都叫出来了,就算是范文程文武双全,也瘫了。因为他知道,他所做的那些事情,落在明国的手中,那是彻底完了。
  崇祯皇帝在第一时间,通过聊天群获悉了范文程被活捉的消息,便立刻传旨,押解这些奸贼进京。同时,在知道了侯三等人立下的功劳后,又追加圣旨,让侯三一起进京。
  退出聊天群,崇祯皇帝不由得笑了,心中想着,这个狗汉奸,这个时候落网,刚好赶上了自己在准备的这场大典。这该是冥冥之中那些被他害死亡魂的心愿吧?
  他这边,是接二连三地好消息,可在洞吾他隆王这边,却是接二连三地坏消息。
  这一年来,他一心想实施新政,可总是事与愿违,各个地方,特别是北方地区,老是出现和他作对的事情。平了一波又一波。更让他最在意的是,阿赫木旦人中不断地出现逃亡。这些是他的统治基础,要是出问题就麻烦大了。因此,可以说他在这一年中,精力就主要放在阿赫木旦上面。
  可这还没完,如今的他,正在大殿内大发雷霆,北方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先是明军突袭,木邦失守,而后整个木邦地区在很短的时间沦陷。接着又是孟密、孟养等地,也宣告失守。明军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北方整条线上一起动手,连给他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其实,如果只是这的话,也没什么。毕竟这几个地方原本就是明国的地盘,以前夺了过去,如今失去也就失去了。可是,他最在意的阿瓦地区,如今却暴露在了明军的兵锋之下。那里可是洞吾最为重要的产粮区。原本他都已经做好了打算,就准备在这两年迁都阿瓦的,因为那里非常重要。
  阿瓦绝对不能落入明军手中!他隆王又摔碎了一个杯子,心中发誓说道。虽然他在那里布置了重兵,也有心腹手下镇守。可是,明国这次绝对来势汹汹,竟然是木邦、孟密和孟养一条线上几乎同时动手。他很是担心,阿瓦也会被明军夺去。
  他一直掌握有兵权,也是因为如此,他才能从他侄儿的手中,把王位给夺过来。真要说起来,他在洞吾的历史上,也算是一名有为的国王了。只是很可惜,在这个位面上,他被蝴蝶翅膀影响到了。
  虽然不知道明国攻过来的军队数量有多少,他隆王都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可以说,他是尽起全国之兵,什么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圆盾兵、长盾兵、宫廷卫队和掸族兵,全都随他一起出征。
  其实也是,他御驾亲征,要是失败了,就洞吾这么小的地方,又不是明国可比,也没地方可以逃。这种战事,对于明国来说,可能只是边疆的一场战事而已,可对他来说,就是倾国之战!
  他隆王也是狠人,一如洞吾以前的国王,对于汉人最为防范。和明国的战事一起,他立刻下旨,把阿瓦地区的明人,全部逮捕起来,押到江边杀害,而后推入江中了事。
  顿时,大金沙江的下游,几乎就成了红色的大金沙江。明人的悲惨,再次在异族人的屠刀之下,血洒大地。
  他隆王的新政,随着这场战事一起,也几乎全盘作废,洞吾全国上下,立刻进入了战争状态。但他隆王的大军进入阿瓦城时,他才算是松了口气,终于赶在明军攻过来之前赶到了。
  他隆王也算是打惯了仗的,立刻派出探马,不断地往北探听明军的动静。半个多月后,终于大概清楚了明军的情况。
  这不知道还好,搞清楚之后,他隆王顿时就感觉压力山大。因为他发现,明军并没有趁胜攻击,而是打下了北部地区后就驻守,并在那里出榜安民,显然是打算长久待下去。
  大军就驻扎在北方,能够随时南下,地势便利,其以下攻打阿瓦的话,犹如高屋建瓴之态。如此一来,阿瓦地区的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他隆王来说,这场战事,他耗不起。明军虽然没再往南攻,可他却不敢撤军。可全国的大军集结在阿瓦,这后勤压力也非常大,对于洞吾国力的消耗也非常大,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他一边继续刺探消息,一边苦思良策。
  还真别说,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他隆王,明军的这种策略,还真被他找到了一处致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