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都市生活 > 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农妇篇 > 第182章 182.六元
  三月十七,柴文道叔侄俩又早早地起了床。用过早饭之后,柴文远派来的锦衣卫已经赶着马车在院子外头等着了。
  阿宋笑嘻嘻地道:“两位进士老爷,请上车。”
  柴伐北回头看了一眼正在院门口送他们的高媛,不知为何心中一动,笑道:“娘,您准备些好花吧!”
  高媛奇怪地问他:“你想赏花了?”
  柴伐北点头:“嗯,把咱们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高媛:“好,保管你们俩回来的时候,家里漂漂亮亮的。”
  阿宋还以为高媛要去买花,还热心地道:“夫人,要不我一会儿回来送您出城吧?花棚子就在南边,出了城就是,近得很。”
  高媛笑着摆手:“你只管送他们去,我知道地方。家里有车,我一会儿就去了,到时候还可以多挑一挑。”
  家里没有马车不方便,昨天三个人就出去逛了一圈,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自家的马车从空间里放了出来过了明路。驽马在空间里闲久了,乍一出来还有些不惯。不过柴伐北觉得目前倒是把小马放出来的好时机,就把它也弄了出来,就当一起买的。驽马见孩子陪在身侧,那一些不安便消散殆尽了。至于那匹枣红大马,目前还得暂时委屈它一下,仍旧不能得见天日。不过柴伐北说了,有那匹枣红大马在,家里以后还会多几匹小马,也挺好的。
  阿宋嘱咐:“那夫人可要早些回来,免得报喜人又找不到人了。”
  高媛哈哈大笑:“好的,这一回定让那些报喜的人得到赏钱。”
  要论会试的时候,报喜人最有怨言的是谁?必须是他们家。白白跑了一趟,连一文的赏钱都没得到。
  虽然是做个幌子,高媛还是出了一趟城,担心自己回去晚了来不及听消息,只在城外转了一圈就立刻往回赶。回到家的时候十分及时,报喜的人还没有到。
  高媛就把自家第一进的正屋里摆满了各种鲜花,这五间正屋一直没有人住,高媛想着将来就把它当成会客的地方。等柴文道娶了妻子,就让他们夫妻俩住到第二进的正屋去。至于伐北,还是跟她一起住在后院好了。至于等他娶妻的时候,那就必须要重新买宅子了。最好是买两个相邻的院子,中间只用开一个小门方便往来就好,这样就把两个孩子都安置好了。
  哪怕是买不到相邻的,也要买挨得近的。到时候她想跟着谁住就跟着谁住,到夏天的时候,她就住到青龙湖边的宅子去。
  还有铺子,她都想好了名字的铺子,等柴文远把张家那边摆平了,她是不是就可以开铺子了?这个还是等俩孩子回来之后再商量好了。
  也不知道他们今天能得个什么名次?柴文道叔侄俩背着她也嘀咕过殿试的事情,高媛觉得他们也不是不担心这个的,但柴文道是典型的封建士大夫,柴伐北也是典型的封建男人,尽管知道她的能力见识并不同于一般的内宅女子,可外头的事情还是不主动跟她说。尤其是有可能让她担心的事情,更是将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如果她问起了,柴伐北就开始胡说八道,柴文道倒是不骗她,但他转移话题的功力十分了得,她不知不觉地就跟着他的话题走了。
  真是两个老狐狸,偏偏还仗着脸皮嫩在她面前撒娇耍赖。一老一小的本事集中于一身,的确是她所不能及的。
  比如今天,柴伐北就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么一句,至于原因是什么,因为他没有把握,所以就是不说。
  对了,若是中了进士,能有多少免税田呢?举人都有两百亩了,进士怎么着也得五百亩吧?
  那是要到晋中买地好呢?还是在京城郊区买地好?晋中买地都那么费劲了,京城更不好买吧?
  还有家里的下人,也该添了。
  对了,还有柴文道那个媳妇儿的事情,这臭小子,到底看上的是哪家姑娘啊?等今天回来,是不是也该说了?
  这么一想,竟都是要做的事情。真要一样一样地做起来,足够她忙活好几年的。
  几年之后,就该要忙活孙子辈的事情了。想想自己才三十出头就要当奶奶,简直不敢接受。她才不老,她今年才二十九。
  高媛慢慢地坐了下来,打量着满室繁华出神,她刚刚穿越来的时候,这具身体才十六岁。不知不觉,已经有整整十三个年头了。
  可不,那时候伐北才出生几天啊,他现在都已经十四岁了。古人可向来是说虚岁的,伐北生日太大,减去一岁,正好是她穿越过来的年头。
  十三年,她用十三年的时间,从那个连白面馒头都吃不上的穷山村里走出来,走到了京城,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高媛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看,就算是在异时空的封建社会,她也是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的!
  她从空间里直接搬出了一笸箩崭新的铜钱出来,又准备了二十个五两一个的小元宝,拿荷包装了,准备给报喜的人当喜钱。
  看,当年为几文钱都要算计着花的她,如今把这么多钱白送出去都一点儿也不心疼了。
  两个孩子,不,已经不能叫孩子了,从今天开始,他们将正式进入封建士大夫行列,成为这个社会的人上人,拥有许多老百姓想都想不到的资源和权势。
  这正是她刚到这里来的时候,所向往的生活。
  只是为什么这样的生活马上就要唾手可得的时候,她的眼睛是湿润的呢?
  眼窝子真是浅啊,这样可不成。她得笑,笑着迎接这全新的生活才对。
  就在她在家感怀之时,皇宫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传胪大典正在举行。
  礼部早就准备好了各位进士的公服和三枝九叶顶冠,进士们一到正阳门,就被领到了礼部专门为他们腾出来的房间里换上,然后才按照会试时的次序排了队在广场上等着,站在了已经分列两边站好的文武官员之后。
  内阁学士华正茂先叫了十个人的名字出列,带着他们去了殿内面圣。被叫到的喜出望外,没有被叫到的羡慕不已,这十个人就是前十名了,只是他们的名次,还需要皇上看了之后才确定。不管是第几,二甲已经是稳了的。
  正贞帝在定名次上并没有花很长时间,他其实只需要再找个合适的当榜眼就行了。名次定下之后,十个人重新出来站到自己原本的位置上,由内阁学士华正茂大人领着,对坐在门口御座上的皇上行三拜九叩礼。这一礼拜下去,这三百人从此便是天子门生了。
  当然,虽然有了这个天子门生的称号顶在了头上,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天子记得住的门生。实际上这是很多人这一生的最后一次面圣,他们将从低级官员干起,在宦海中沉浮,只有那些幸运儿,才能获得天子的赏识,成为一介名臣。
  运气、才干、机遇、人脉等等,缺一不可。
  这样的人,何其少哉!
  就有人悄悄地看了排在他们前面的那些官员,要达到他们的地位,这些进士们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鸿胪寺左少卿摊开手中的制书大声宣道:“正贞九年三月十七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肃立的进士们都屏息静听,虽说都是进士,可一甲和三甲的起点截然不同,不由得大家不紧张。
  能容纳上千人的广场上只有风吹过衣角的声音,所有人的呼吸为之一滞,知道紧接着被宣读出来的,就是今科状元了。
  “第一甲第一名,柴文道!”
  “第一甲第一名,柴文道!”
  “第一甲第一名,柴文道!”
  这是一甲才有的殊荣,被传唱三次姓名。早在第一次被传唱之时,柴文道掩藏在袖中紧握的拳头,终于松开了。他面色如常地跟着鸿胪寺的官员,在御道左边顶头跪了。
  耳边仿佛有人在窃窃私语,他只竖着耳朵听着后面的唱名,只有他们叔侄俩都能在传胪大典上扬名,他后面的设想才能顺利进行。
  “第一甲第二名,牛泽世!”
  “第一甲第二名,牛泽世!”
  “第一甲第二名,牛泽世!”
  一位掩饰不住脸上惊喜的中年进士,被鸿胪寺官员领到了御道右边,在柴文道稍后一些的位置跪了。
  “第一甲第三名,柴伐北!”
  “第一甲第三名,柴伐北!”
  “第一甲第三名,柴伐北!”
  柴文道的心放下了,他能感觉到柴伐北跪在了自己身后,心中暗自盘算起来,鸿胪寺官员还在大声唱名,二甲和三甲的进士都只传唱一次,被叫到一个人,那人就在原地跪下了。
  也只有这时候,所有的进士都盼着跪得越早越好。榜眼牛泽世没想到自己竟有如此殊荣,准备不足,跪了一会儿就觉得寒气从膝盖上传来,还只能硬忍着。眼珠子往左上转了转,状元郎跪得甚稳,往左下转了转,探花郎跪得也甚稳。啧啧,这俩是叔侄,家里必有什么诀窍。
  终于等到唱名完毕,庆平至章的乐声响起,三跪九叩之后,众位进士终于可以起身,跟着礼部堂官捧着的金榜,浩浩荡荡地出了太和门、午门。在他们身后,是文武百官、王公大臣。这也是唯一的一次,王公百官们站在他们的身后,以示对这些多年寒窗苦读的新科进士们的尊敬和祝贺。
  柴文远站在午门外,激动地看着柴文道和柴伐北从午门的正门走出,那是一甲才能拥有的殊荣。再看看他们俩的站位,是状元和探花!
  有相熟的人见了他,抬手抱拳带笑恭贺,柴文远难得地露了笑容,抱拳回礼。虽不敢大声寒暄,心意已到。
  本朝第一个连中六元之人,不管将来成就如何,柴文道此人,已足以青史留名了。凭他的才华,又怎么可能默默无名?
  金榜张挂在正阳门外的东侧城墙,虽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名次,三百进士还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金榜上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这张金榜要悬挂三天,然后才会被收起归档。接下来等着他们的,是马上要开始的琼林宴。
  本朝的琼林宴地点,直接设在了皇宫的御花园,这也是给进士们难得的殊荣。能在皇宫御花园里饮宴,除了王公贵族权臣之外,也就只有这些进士们了。
  所有的人都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不过在此之前,柴伐北作为探花,还有一个必备的流程要走。
  他还不能进御花园享受琼林宴,他得去城内,寻一朵花来。
  今日,所有人家的大门都会向他敞开,谁家能被探花郎叩响门环,那将是可以津津乐道一辈子的喜事。
  有人牵了匹白色骏马过来,连马鞍上都雕了花纹,怕探花郎不会骑马,还特地找了个马倌在前头牵着,后头跟着几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陪着。
  柴伐北飞身上马,赢得众人一声喝彩!翩翩少年郎,玉树临风子,身着朱衣,神采飞扬。这一刻,无人不夸:不愧是探花郎!
  柴伐北轻叱一声,扬鞭而去,锦衣卫立刻跟上,扬起一路烟尘。
  “探花郎竟然有如此骑术!”
  “不得了,少年可畏啊!”
  “京中闺阁,怕又多了许多怀春少女哦!”
  “哎,也不知道是咱们的状元郎更招人喜欢些,还是探花郎更招人喜欢些。”
  “反正是一家子,他们柴家的门槛,须得多备几个喽!”
  几位王公权臣凑在一起逗趣,还有人捅捅自己的好友:“先下手为强,看那几个,眼珠子都成绿的了。”
  好友低声道:“莫慌,我这就去找真武侯,他今儿当值,就在午门外头站着呢。”
  “不是说这俩都是他那前妻养的?”
  “那也姓柴!”
  “你倒不在乎他那名声?”
  “怕什么?你不是说了吗?这俩都是他那前妻养大的,人家啊,跟着前妻住呢!”
  “你个老狐狸!”
  “哈哈哈……”
  很多人并不着急进去,而是饶有兴致地在正阳门等着,探花郎不可能去太远,也不知道他要去什么地方,弄一朵什么样的花回来。
  这个季节,开得最好的也就是梅花了吧?
  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探花郎虽然回来的挺快,但他手里,捏的却不是一根梅枝,而是一朵硕大的芍药!那芍药通体红色,偏在花朵正中间,拦腰有一圈黄蕊,正是芍药中的极品:金带围!
  真是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