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嫡子(胤礽重生) > 嫡子(胤礽重生)_120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这章……卡得销魂啊~~~销魂得我都快死了!!
  ~~~~(gt;_lt;)~~~~ 足足5个小时,写了删,删了写,我都快崩溃了~~~
  话说写太子重生……这孝庄死的总是浓墨重彩,这个传奇般的女人在临死之前作用一般都是无比的巨大。
  其实我一直觉得她是很有远见很有眼光的一个人,看她挑了康熙做皇帝就知道,选保成而弃承祜,其实在心底她希望的是承祜成为一个矛盾调节器,皇帝和太子两人身份都尊贵,孝庄一死还真没什么人能调节俩之间的矛盾,看正史就知道了,正史上孝庄死的时候太子爷十三岁,正是老康宠得没边的时候,那时候的孝庄难道就没看出以后这俩会闹成那样?我觉得她是有预感的,但是她那时候已经无能为力了。
  这一章算是解释了立太子那一章里,孝庄最隐秘的心思。
  其实我真的想一笔把孝庄的死带过的……但是为什么我就是要这样折腾自己呢?o(╯□╰)o
  ☆、崩
  康熙那天接到承祜派人送来的消息后,立刻马不停蹄的回宫,待去了慈宁宫却见着太皇太后气色良好,心底放松了下来,而且听闻他离宫期间大阿哥每天都到慈宁宫陪伴,不禁大赞其孝心可嘉。
  只是康熙的好心情没有维持几天,太皇太后的身体状态却突然急速衰败,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虚弱下去,一天里竟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昏迷里面度过。
  康熙整个人就像一头负伤的野兽一般焦躁不安,基本每天都要对着太医们咆哮一番,其实他心里清楚这根本没有一点用处,所以脸色越发的阴霾,皇帝的情绪影响了整个紫禁城,这一年的冬天也开始变得越发的难熬。
  太皇太后的病倒也引起了无数连锁反应,每天请安的人络绎不断,不论真心假意,谁都害怕被情绪不稳的皇帝扣上一顶不孝的大帽子,后来康熙看着心烦便下旨将人都隔在外面,只除了两个嫡子能自由出入。
  承祜想想觉得不妥,便向康熙进言让阿哥们都来探望,说太皇太后醒来能见着重孙子想来心情也会好些,于病情或许有利,康熙觉得有理便允了。他便将几个小的聚在一起交代,去看望太皇太后时也许不吵闹,只要求每人都带上佛经去那诚心念上一小会,算是为太皇太后祈福。几人都欣然应允。
  之后的日子,康熙每天去看望太皇太后的时候都会看见小阿哥们在那低声诵经,即使是才四岁还没有上学堂的九十十一,虽然佛经上有些字艰涩难懂,都还是请教年长的哥哥,坚持了下来。看着儿子们这般有孝心,康熙焦躁的心情倒是缓和了不少。
  承祜此举既是为了安抚康熙,也算是卖了个天大的人情给各位阿哥的额娘,阿哥们在他交代的那一天后肯定会回禀给各自额娘,后宫里的女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这般好的机会在康熙面前表孝心赚印象,不好好把握的就是猪,当然她们的心里也明白大阿哥的意思,他是长兄自然会关照弟弟们,只是前提条件是大家安分安分,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
  现在的康熙还是对两个嫡子宠得没边的时候,可以说后宫中除了佟佳氏还真没几个后妃觉得自个的儿子能把那太子之位争回来,所以对于大阿哥的暗示也都乐于遵从,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互为互利的事情做做又何妨?
  只佟佳氏在永福宫里几乎拧烂了手绢,这的确是一个儿子在康熙面前表现的大好机会,但是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是大阿哥,康熙会欣慰于儿子们的孝心,同时他也知道是大阿哥出的主意,所以在他的心里觉得最为纯孝之人只会是大阿哥!!即使她的十一阿哥在这些天的诵经里面大出风头,被康熙赞赏还没上书房就已经能懂得佛经上那么多艰涩难懂的字!
  佟佳氏的心思如何承祜并不理会,只看着太皇太后身体一日比一日差,心头的哀伤便越发浓郁起来。
  随着太皇太后的消沉,康熙干脆将一应政事都推给了太子,说是磨砺他,让大阿哥从旁协助,自己则搬到慈宁宫去,衣不解带地服侍太皇太后,没有丝毫的懈怠。
  承祜刚得到旨意的时候吓了一跳,前世的时候可没有这一出啊!不过随后又觉得是一件好事,处理好了能让康熙看到他从小所立的太子的能力,给他心理下一个暗示,那便是即使他倒下了,大清国还是有人能抗起来的,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不过这其中也要把握好度,政事处理不能完美的让康熙心生警惕。
  所以两人接手处理政事后,却仍然规规矩矩的让康熙过目,无论他说多少遍相信两人都仍旧明确的表明这大清国的一把手还是您老,儿子们怎么都不能越过您去。
  十二月乙巳朔,康熙看着太皇太后身体越加的差,便亲制祝文,步行祷于天坛。可是生老病死从来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祜看着康熙也日渐憔悴,哀切伤骨,心底倒是生出了为人子的心疼之意。每天变着法的劝康熙进食,看着最宠爱的长子那双遗传自赫舍里皇后的眼睛里全是担忧,他突然觉得被悲伤充斥的那颗冷硬的心得到了一丝温暖的抚慰。
  无论多么不舍,太皇太后终究是油尽灯枯,弥留之际交代了康熙几句,便只握住承祜的手,因回光返照而晶亮的眼眸里含着嘱咐和担忧,看得他红了眼眶,哑着声道:“乌库妈妈,承祜……承祜答应你……会好好尽儿子和哥哥的……责任……”
  终得他一句承诺,太皇太后唇边挂着放心的笑容,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己巳,太皇太后崩。
  其实很多人都料想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所以宫里宫外,丧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宫中一应嫔妃阿哥格格们也都在慈宁宫呆下,日日在太皇太后的灵柩旁守灵。
  康熙沉浸在巨大的哀痛之中,整个人就像失了魂般镇日待在太皇太后的梓宫前,默默流泪,食不下咽,这个时候朝堂内外的一应事务就全都压在了两位嫡子的身上,康熙对于他们每日的回禀看都不看,只道他们处理就好,不要再来烦他。
  夜已深,康熙传了旨让守灵的人都散了,只独自一人对着梓宫呆滞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