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第35节
  这一年,砖厂给领导配了两辆摩托车,一辆是幸福牌的,红色的,看着厚重,档次也高,还有一辆嘉玲的,体积小,看着档次稍低。
  书记当然得骑好的,士安大哥这个二把手肯定就得分那个相对差一点的。
  再差那也是摩托车。在这个自行车都还是结婚四大件之一的年代,绝对是豪车无疑了。大哥头一次把摩托骑回家的时候,路过的屯子,屯里的人都跑出来看新鲜,回到家,高官屯的人都到家里当景儿似的看了一遍。
  高官屯又有两家买电视的了,人们的见识早已非吴下阿蒙。
  知道是知道,真有实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会有好奇心的。
  大哥回来之后,三姐家的新房子才开始动工,没办法,得等着大哥回来给张罗着建材啊,水泥啊,砖啊什么的,自家买是买不起的,都等着大哥给张罗呢!
  大哥只管往家里运东西,具体的盖房子的事情他是不管的。砖厂还一大摊子事儿呢。见天儿的往县城里跑,买煤卖砖。拓展自己的人脉。顺便还得琢磨着找明子说过的适合的场地,想办法尽可能便宜点儿买下来。
  最终,通过多次置换,又补了五万块钱的差价,拿下了原来县里畜牧场的一大块地。
  随着机械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县城里以及各乡镇公社但凡有一点规模的厂子都用上大货车了,最不济的也能用上拖拉机了,哪里还有用牲畜拉车的的,畜牧场这个原本非常红火的厂子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接不到活儿,每年还要消耗大量的草料,得不偿失。只能关门大吉。把牲畜都减价处理到乡下农民个人手里,农民种地拉犁杖啥的还是要用牛马的,个人家能用得起拖拉机的还没有呢。
  畜牧场黄了,之前放牛马和车具的大院子就空置下来了,也不是没有人想买,只是几万块钱,不是小数目,在小县城里,可不是谁都能拿得起。出租的倒是有,只不过这家租上三个月,那家租上两个月的,还都只是租一小块地方,也给不了几个钱,公家的事儿就这样,还不够麻烦的了,谁乐意费这个劲呢。就没人管。倒是成了看门大爷的“福利”,三个打惊的大爷私下里把场地租里别人用,给点儿钱就行。这两年,那场地都是这么“利用”的。
  大哥相中畜牧场的地,还因为它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有火车道通到院内,之前为了拉脚方便,政府特意选的这么一个地方,还专门铺设了一小段轨道方便货车出入。之前砖厂还有一部分煤就是从这个缺货场里拉出去的呢。
  大哥跟明子打电话,明子特意回来看场地,也觉得挺好。正好设想的下一步生意就是囤物资,有这个卸货场,方便多了。
  “哥,这地方又大又方便,怎么那么便且呢?”明子看了几千平米的大院子,没钱得五万块钱,实在是个白送的价格了,这可不是租金,是产权呀。
  “哪能只五万块钱啊,为了买这块地,没把你哥我折腾个半死。这里头还有很人情呢。我这些年积攒的人脉都用到这里了。”大哥就把他怎么用一百万砖,几经周折,置换了一圈,跟十几个单位走圈账,最后又加上朋友的人脉,找到了比较有份量的领导出面,才拿下的这块给明子详细的说了说。
  明子听着很感慨,她想起了后世很有名的那个,用一个大头针,最后换了一栋别墅的故事。大哥的这一波儿操作,算是有异曲同工之秒了。这得废多少脑子和人脉啊?这可不是后世,有互联网,这年头儿,连电话都没普及呢,纯靠个人联络,可以想像有多难了。
  “哥,多花点儿钱就多花点钱呗,这么费劲多累呀。”明子心疼士安大哥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总这么费脑子琢磨,多耗心血啊,对身体不好的。明子娘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她要是心大一点儿,天天啥也不想,身体保证不能像现在这么多毛病。
  “省点儿是点儿。我知道你那儿没多少钱了。那些房子租金收回来得明年呢。别的事儿我不支持你,买地这个事儿我是认可地,到啥时候,咱手里有这么大个地方,就蹋不了架子。”在大哥是谨慎惯了的,做买卖有赔有赚,他向来不主张大笔投资,去年卖化肥,要不是能赊账,他是打死不会干的。只有这种稳稳当当的投资,他才觉得保准,安心。
  “行吧,那大哥辛苦了。谢谢哥。”明子拉着大哥的胳膊只晃。兄弟俩差上七八岁,明子跟大哥撒娇都习惯了。
  “跟你哥客气啥。那这地买下了。你打算干点儿啥啊?”大哥问明子的打算。
  “大哥,知道这场地是咱买下来的人不多吧?”明子觉得还是低调一点儿好。
  “你哥傻啊?能把这事儿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大哥觉得智商被明子看低了。
  “嘿嘿。”明子就讨好的笑。
  “哥,你觉得囤煤怎么样?”
  “你想囤煤?怎么想的?说说。”
  “哥,我是这么想的。你说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不说别的,这人要是有钱的,是不是得盖房子?这城市里再盖房子肯定得盖楼房吧?那盖楼是不是得用砖?那砖厂是不是得越来越多?这烧砖得用煤吧?那煤能不涨价?还有,那楼盖起来了,冬天取暖得烧锅炉吧?不都得用煤吗?我回来之前,收到消息,听说咱们县里申请的啤酒厂项目上面批了,这要是建起来,那大锅炉,得多少用量?所以,我觉得囤煤的话,至少不怕将来卖不出去。”明子把自己之前的分析说给大哥。
  “有道理。”大哥很认可明子的分析。
  “那大哥,你们厂里常年进煤,你跟煤矿都熟悉了,哪里的煤好哪里的煤不好你都知道。你给进货呗?”明子又给大哥派任务了。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谁的买卖,每回都是她动动嘴,大哥跑断腿,完事儿挣了钱,还总是她拿大头。所以,要说大哥不是妹控,明子都不服气。
  “行,这都是小事儿,我给厂子里进煤的时候跟矿里说一声儿就行。运回来以后车站我也有认识人,直接让他们把货车甩到这里就行。但是咱这场地还得收拾,那些牲口棚子能直接用,但是里面的卫生还得收拾一下,还用这些露天的地方,这放煤的话,也不是不行,就是损失比较大了,还是搭上个简易的棚子好点儿。”大哥听完明子的分析,那脑子就没停过,开始规划场地。
  “行,你说咋整就咋整,咱先可着钱装修,煤咱可以少进点儿,不行等明年钱宽裕点儿再进呗,也不差这一时了。”明子就算计起来自己手里还剩的资金还能干成几样事儿。
  哎,三十多万,一转眼的工夫,没了。哥俩儿又在这儿为了万八千的事儿算计。
  “嗯,钱的事儿还不着急,我这儿还有点儿。家里的钱就要动了。就可着咋哥俩手里的折腾吧。对了,你刚才那么一分析,我发现,这能干的买卖也不光是煤吧。你看,这要是建筑多了,水泥是不是得用?还有其它建材,木头啥的,是不是得用?”大哥说完了这些又摇头,自己给否了,“不行,这些东西成本太高,咱们玩不起。对了,粮食,你不是说县里要建啤酒厂吗?酿酒得用粮食吧?咱可以收粮啊。咱家的亲戚都是农村的,收点儿粮食还不容易吗?还有欠咱们化肥钱的那些,真接给粮食不就完了嘛!”大哥因为想到了新的收益来源,显得很高兴。
  “还是大哥主意多。”明子确实是没想到粮食的问题,这可是个好生意。只是她脑子里老是想着房子房子房子的,根本没往别的不相关的方向想。这就是后世满世界房奴的后遗症啊。要不是上辈子的爹妈给她留下的那几处房产,让她生活无忧,她后面那些年,能悠悠哉哉的做个扑街写手吗?一个月挣那二百块钱稿费连个税起征点都鄙视她。
  “拍马屁没用。咱也不能光指望啤酒厂,人家大厂子都有专门的供应商,不一定能轮得到咱们。咱得多给自己留几条后路,这煤要是卖不掉了,还能直接送砖厂去,那粮食要是收回来没人要,我可不认真收粮的地方,这得靠你去找去。”大哥跟明子认识一辈子了,可不会受她的哄。
  “这个没问题,交给我了。保证完成任务。”明子拍胸脯保证,这个事儿对她来说还真不是事儿,她这工作,天天的各处跑,去的地儿多了,认识的人也不少,用粮食的厂子她立刻就能想起来好几家来。用谁的不是用,只要货真价实,还能送不出去?不是有那句话嘛,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就看你会不会吆喝。
  “对了,明子,我郑重的跟你说个事儿。你可要记住了。”兄妹俩说完了场地的事儿,大哥就带着明子找了个小饭馆吃午饭,然后才回家。大哥在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很严肃的跟明子说话。
  “大哥你说。”明子一下子有点见到了小学班主任的感觉,身子都坐直了。
  “你在省城里买那些房子和铺面,我知道你是按咱们姐几个的人头儿买的。但是明子我跟说,那钱,你可以帮大姐她们存着,什么时候他们家里急用的,你再拿出来给她们。也不能告诉他们你跟大伙都买了房子,就是跟家里也不要说,知道了吗?”大哥跟明子交待。
  “这是为啥啊?”那钱不给,那房子不白买了嘛。
  “钱是个好东西,但是钱多了,人就容易变。你没想想,几个姐夫的家庭情况?现在咱几个姐姐包括你老姐在家里都是说一不二被捧手心里了,但那是姐姐姐夫们真的感情好。但要是你再把这么一大笔钱给了她们,那姐夫们心里怎么想?这男人,都有个自尊心,他们是不是心里得有落差,那心里要有了疙瘩,感情还能像现在这么好吗?别你是一片好心,最后好心再没办下好事儿,就不好了。”大哥说得语重心长。
  “嗯……”明子沉默了一会儿,“大哥,我知道了。”
  不得不说,士安大哥比明子的思想成熟了太多,明子上辈子家里就她自己,前二十年被爹妈宠着,后二十年就自己一个人儿,也没啥人让她分享。这辈子,到了关家,关家兄妹是难得的和气,她很珍惜这份感情,有什么东西,宁可自己吃亏,都想着跟姐姐哥哥们分享,她是真的没想那么多。她忘了,姐姐们不再只是姐姐们了,姐姐们有家有孩子了,要考虑的事情多了。
  “我就是给你提个醒儿。也一定就到我说的那么严重。几个姐夫的人品还是过硬的,我听咱婶儿说过,要不因为他们几家都是远近有名儿的孝顺根儿,光凭他们本人,肯定娶不到咱家闺女。再说,咱姐也都不是张扬的人,能踏实过日子,没有那些钱,日子也错不了。”大哥看明子的表情,怕她想多了,又安慰她。
  “嗯。”大哥这说的还真是。明子最佩服几个姐姐的地方,就是本分,到什么位置都能守着本分,几个姐夫家里条件都不如关家,但是姐姐嫁过去,没一个觉得身份高人一等的,该怎么对老人对家庭就怎么做。大姐二姐的时候还不太明显,那时候大哥还没起来呢。
  三姐的婚姻最明显,三姐夫那家庭,穷到极致了吧?啥啥都靠三姐娘家,就是那样,三姐在家里,对三姐夫那瞎老爹,就没差过样儿,在家里,家务也是跟三姐夫分工合作,不会的一点点学,也没说啥都让三姐干。
  还有老姐,兄姐七个里面最爱拔尖的人了,结婚之前又在省城里待了那么长时间,算是见过市面了吧?但是人家说嫁回农村就嫁回去了,结了婚就本本分分在家里种地,一点也没有报怨不平啥的。以前在家当姑娘的时候,啥手工活儿都不会,结了婚就自己一点点儿学。现在自己都会做鞋了,大嫂都夸她做得好呢。
  不过大哥说的是对的。人心不能考验。收着点儿还是对的。
  明子回家住了一晚上就走了,家里忙忙叨叨的,三姐家的新房置就选在前院,八爷爷家隔壁,正盖房子呢,家里来来往往都是干活了。乱得很,把给大侄女大侄女买的新衣服送上,看一眼几个长辈,还有大肚子的三姐就行了。
  明子每次回家都能两个侄儿买东西,衣服买的最多,有时候也带玩具,大嫂总说,没有她这么败家的,说得亏她跟顾向北两个人都挣工资,要不然,都不够她花的。
  明子娘平时看到明子姐几个买什么,都会骂几句败家不会过日子啥的。但是明子给两个侄儿和大嫂买东西,她一回都没骂过。每回大嫂这么说明子的时候,她还都乐呵呵儿的听着。
  背后儿,她还表扬明子,说会交人的交嫂子,不会交人的才交哥哥呢!
  明子时常觉得,明子娘这辈子,是真的活明白了。
  再看看天天吃饭不饿就行,只知道干活儿的明子爹,就觉得,自家这老爹真是上辈子积了德了。这辈子才能过这么省心。
  明子回到宿舍,就看到顾向北在屋里做饭呢。沙发上放着他的家当。这是毕业离校了,东西都搬回家来了。
  明子不太会做饭,上辈子靠外卖救命,一个人的饭也是不好做,她就是煮个粥,煮个面啥的还行,炒菜炖菜那些,就完全不在行了。顾向北从小一个人生活,做饭的手艺相当不错了,所以,他俩正式交往之后,只要顾向北有时间,就会过来给明子做饭,不让她总吃食堂,或者靠挂面活着。
  “分配定了?分哪了?”厨房的锅灶在阳台上,明子爬在墙上看着顾向北做饭,每回顾向北来给她做饭,她都要盯着看,觉得认真做菜时候的顾向北特别特别帅。顾向北也从开始被她看得手不是手脚不是脚的,到现在练得可以无视她探照灯一般的眼神儿了。
  “嗯,定了。编制在警卫团,分到了将军的直属警卫班。”将军是个仗义的人,一直没忘了顾向北这个“救命恩人”,早就交代了人关注他的情况。等到顾向北毕业分配的时候,特意把他调到自己的身边,要好好培养。
  “哎呀,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你不是还得接受训练吧?”明子这点儿常识还是有的,给领导当警卫,那是一般人能干的吗?那都是超人了,一个一个本事牛得不行。顾向北这大学毕业的水平,文化是肯定超额了,武力值嘛,估计他有的苦要吃了。
  “我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级怎么要求的,我只管服从命令就行。”顾向北说的简单。
  也是,想得多也没用,当军的,没的选,自己说了可不算。
  “哎呀,那以后,咱俩不是得异地恋了?我得老长时间见不到你啦?”明子可怜巴巴的看着顾向北把菜出锅,再把饭盛好放上桌。
  “嗯。”顾向北没说安慰明子的话,他也没法说,军嫂,可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什么时候报道啊?”这以后,能在一起的时间可是不常有了,不知道多久之后才能过上正常的日子呢。
  “马上就得走了。”顾向北摘下围裙,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去背自己的背囊。
  “这就走?”这风格,还真是很部队,跟演戏似的。
  “嗯。你自己在家好好的。注意安全,别总吃外面的东西,有时间自己学着做点儿饭。别总往外跑,有工作的话,最好找同事一起。我有空会给你写信的,你……”顾向北临出门前还在絮絮叨叨的交待明子注意这个注意那个的,明子觉得他这实在是浪费时间,也太没情趣了,有这时间,应该做点儿更有“意义”的事儿才对嘛!
  第68章
  明子送走了出门后神情呆滞腿打漂的顾向北,抬手摸了摸嘴唇,回味了一下,嗯,挺软。就是动作太僵硬,完全没有美感。
  然后就淡定的坐回饭桌边享受她的专属美食了,吃完饭当是饭后运动,把顾向北的那些书本啥的都给收拾好。
  明子是真的没有啥别离的伤离什么的。都习惯了……
  伤感不起来啊。
  然后,顾向北就“失联”了。只在报道安顿下来之后,给明子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说马上要开始集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人就没信儿了。
  这还不知道被扔到哪个犄角旮旯去遭罪去了呢!明子脑子里不停的循环播放着后世那些关于特种兵的电视剧电影里各种惨无人道的训练。然后那主角的脸全都变成了顾向北。
  想着想着,不知道怎么回事儿,顾向北那脸反而越来越模糊了。明子发现,她怎么好像记不清楚顾向北长什么样了呢?
  然后才想起来,自己那私人像机里还有好些她偷拍的顾向北的照片呢。求着报社里的同事帮着把照片洗出来,都放大成七寸的或是十二寸的。也不要彩向的,都洗成黑白的,特别有感觉。
  其中顾向北跟她做饭时候的照片最多,还有帮她抻包的,搬东西的,在图书馆看书的。大部分都是偷拍,不过明子怀疑,其实多数知道顾向北都是知道的,只是装作不知道让她得逞罢了。
  加上一起洗出来的,相机里家人的照片,一块儿都贴在墙上。
  然后明子突然发现,她居然并没有给家里人拍过几张照。而且,他们居然没有全家福。这可太不应该了。这可都是以后最珍贵的回忆。她还有这个便利条件,不多拍些,以后她一定会后悔的。
  所以,当明子接到大哥打来的电话,说三姐已经进了县医院,准备要生了的时候,就带着相机一块儿回去了。
  三姐家的这个小孩儿可够会凑热闹的了。明子到县医院的时候,大哥和二姨还有三姐夫都在医院陪产呢。说是已经折腾了快四十分个小时了,宫口还没全开呢。现在大部分人家孕妇生孩子,都是生在自家的炕上,找个接生婆就给接生了。
  三姐之所以来医院生,这也是因为她这年纪大了,又是第一胎,人接生婆都不敢接她这一单生意,家里也怕她在家生有点儿啥事儿的话,没法处理。还是到医院保险些。
  “这孩子,家里正上梁呢,它要出生。你说说,是不是够淘气的。”二姨就跟明子唠磕。现在三姐还属于正常的宫缩反应中,并不危急,只能等着。
  “那可真是的。那家里房子现在应该盖完了吧?”明子就问房子盖什么样了,这刚要盖房顶,这边儿女主人生孩子,也不知道那房子盖得什么样了。
  “肯定完事儿了。你叔他们在家就张罗了,就差个房顶了,一半天儿就能完事儿。”
  “啊。那还好。我看这天儿阴得可挺厉害的。不得下雪啊?”明子来的时候,外面天就阴得很了,农历九月末了,天早冷下来了,可是今天入秋以后还一场雪都没有下过呢。
  “嗯,怕是要下雪啊。安子?我这是下雪的话,回家可咋整啊?你找车了吗?还有,咱拿的被褥够不够啊?可得把孩子包严实了,别冻着孩子。”二姨又不放的问大哥,有没有找好回家的车。孩子生下来如果没毛病的话,就要抱回家去了,这时候可没有孩子留在医院陪着产妇的事儿。刚生完孩子,还没有奶,又没有奶瓶奶粉啥的,孩子没法整。
  “放心吧,二姨,我求得咱乡里派出所的吉普车,那车跟司机都在外面招待所里等着呢,咱们啥时候走都行。”大哥早都安排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
  正说着呢,三姐那边儿宫口全开了,进产房了。
  这边儿三姐进产房,外面开始下大雪,不一会儿,就成鹅毛大雪了。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大夫出来了,孩子也抱出来了。母女平安。
  明子这回没忘了,用相机记录下了三姐进产房之前的样子,生产期间家人等在外面时候焦急的样子,还有孩子抱出来,大夫宣布母女均安时三姐夫那又高兴又长松了一口气,面对那小肉团还有些无措的表情。
  在外等着的时候,明子就想起来,后世产妇家属好像都会买喜糖跟大家分享,她就出门到街对面的小卖店里买了五斤糖块。甭管生的时闺女还是儿子,这都是喜事儿。孩子一抱出来,明子先给大夫护士们送上两大抱喜糖,谢谢人家呀。这时候可没有红包那一说的。
  等三姐和孩子都回了病房,明子就开始满医院的发糖,没多大一会儿,整个一层楼的医生护士和病人还有家属们都知道了,今儿有个孕妇生了个宝贝闺女,家里人乐得到处发糖呢。都说这闺女有福气,一出生家里就这么重视。
  忙活完了,二姨已经把孩子整理好了。跟大哥一商量,不能再等了,外面大雪下得太大,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再不走,这么一直下下去,更走不了,孩子在医院不方便。回家了,大嫂就给喂了。家里小侄子还没舍奶呢,大嫂一直有奶水。
  于是,二姨跟大哥顶着大雪把孩子往家里抱。
  明子原本说要留下来陪着三姐的,三姐夫说不用,他自己能行。三姐这是顺产,这会儿功夫都能下床了,确实用不上这么多人。明子就跟着一起回高官屯。
  雪下得太大了,到了兴隆镇,外面那雪都积下有膝盖那么深了,吉普车没法再开了。明子几个人只能抱着孩子步行回家。这大冷天的,你说说,遭不遭罪吧。怕孩子冻着,正好,现在高老四他们家就住在镇上呢,到家里借了一床被子,高老四不在家,高四嫂是热心肠儿,一点儿也不心疼东西,把家里当初包孩子的小被子都给翻腾出来了,找了个最厚实的,给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