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世子凶猛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不过如此
  单青云,斐国柱国将军,品级要比段文渊还要高上一些,更是受斐国君臣信任,算是皇亲国戚,是斐国大君斐攻的妹夫。
  灞城四关之后的五处大营,集结了军卒三万余人,加之涠江水师四万人,共计七万人,对外宣称十万大军,出关绕至上游,乘百船而下,直奔汝城北侧登陆。
  大小战船百余艘,红色单字大旗迎风招展。
  单青云的座舟是一艘五牙大舰,立于拍矸之下,单青云眉头紧锁。
  别看名字叫的挺有特点,实际上单青云长的其貌不扬,五短身材不说,脸上还全是麻子,身高也就一米五不到。
  之所以能娶了皇帝的女儿,正是因为单青云可以称得上是善战之辈了,名声肯定是不如秦烈了,可在斐国这边也算是善战之将,在军中也是极受爱戴。
  值得一提的是,斐国也有鸽派和鹰派,鸽派主张与夏朝打好关系,能不打就别打,而鹰派主战,一天天嗷嗷叫的要收拾夏国。
  当然,主战的鹰派也不是傻子,打入夏朝腹地肯定是没指望了,但是渡江嘚瑟嘚瑟还是没问题的,打不过上船就跑呗。
  而单青云就是鹰派的,作为镇守灞城四关的主帅,没事就刷刷存在感上个折子什么的,要带兵渡江打过去,最好能和秦烈比试比试。
  可能是吹牛b遭雷劈吧,现在他的机会来了,秦烈和夏朝官军就在汝城等着他呢,而他作为灞城四关主帅,于情于理都要去将汝城夺回来。
  谄媚之徒,或许会身居高位,但是一般不会身居高位,如果单青云只是靠着裙带关系没本事,又岂能坐镇边关防线。
  “秦烈,段文渊!”单青云粗大的五指摁住跨在腰间的佩剑,似是询问身旁副将,也似是自言自语:“这二人,究竟打的什么鬼主意?”
  副将廖平没吭声,这句话,单青云已经问过十几次了,可是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原本还以为是夏朝暗中集结兵力一举攻斐,可实际上并非如此,秦烈只是率领一直偏师渡江,加上段文渊的配合才实施突袭火速拿下汝城。
  那么问题来了,涠江对面并没有集结兵力的迹象,秦烈凭什么认为他只靠这不到三万人马就能守住汝城?
  单青云紧紧抓住剑柄,自从上船之后,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根据斥候打探出来的消息,秦烈并没有将为数不多的兵力聚集在一处,更令人想不通的是,竟然还在江岸搭建了防线,而不是集结全部兵力守汝城。
  这就极为令人费解了,兵力本来就少,还要兵分多路,这无疑是取死之道。
  如此多的战船,那就是可以在江面上移动的堡垒,而军卒登陆后,背靠战船放箭掩护,优势更大。
  明知如此,秦烈却还要在江边搭建防线,难不成是要靠弓手击船,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还有那些百姓,大费周章的将百姓押解国江,又是因为什么?
  单青云知道秦烈不是傻子,可秦烈一系列的迷之操作,都快给他折磨成傻子了,死活想不通。
  “廖平,还有多久。”
  “半日。”
  “半日,便是夜了,挥旗,快靠岸时,莫要吝啬箭矢,燃火箭,夏卒善陆战,切莫大意,”
  “末将遵命。”
  单青云是主帅,肯定不会亲上前线,而是要在船上督战,下船的主将就是副帅廖平。
  廖平虽然声名不显,却也是久经战阵之辈。
  不需要单青云太多交代,既然知道秦烈是逼着他们乘船从江岸杀到汝城,那边到时留心埋伏就是了,靠了岸后,箭矢覆盖秦烈的防线,兵卒再下船冲杀出去,最后围城,没什么技巧可讲。
  随着夜幕降临,已经可以看到夏朝军卒的江岸防线了,连绵的大营灯火通明。
  八艘五牙大舰一字排开,果不其然,大营前方射来密密麻麻的箭矢。
  垛墙后面单青云即便是猜到了夏军会以箭矢射船,可还是满面错愕之色。
  就这?
  赫赫威名的秦烈,就这?
  真的靠弓手射箭来击船?
  单青云想笑,旁边的廖平则是冲着旗手道:“步卒撑盾,箭手回击!”
  五牙大舰上的弓手冒出头来,开始射出箭矢回击。
  夏军射的是寻常箭矢,可斐军射的火矢,两轮箭手交锋后,也终于看清楚了夏军的军阵。
  果然都是步卒,大部分全是弓手,足有五六千人。
  随着箭矢交锋,五牙大舰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要不是因为逆风,这种距离,夏军根本无法从低处将箭矢射来。
  眼看着夏军射出的箭矢露出了疲相,廖平转头:“大帅,可要上岸?”
  “登岸,骑兵殿后,莫要先行,马匹惧火,还有,夏朝有火药箭以及真理之炮,威力非比寻常,不要被打个措手不及。”
  廖平重重的点了点头,让旗手再次打出旗语,战船开始缓缓靠岸。
  看的出来廖平很激动,能和传说中的夏朝越王交手,甚至能够击败他,一想到这,他的小舌头都止不住的颤抖。
  五牙大舰全部靠岸了,战船上射出的箭雨几乎覆盖了所有夏军的战阵,果不其然,夏军开始后撤,丢下了数百具尸体。
  本就下着淅沥沥的小雨,加之江边湿润,火箭箭矢并没有燃烧太久的时间。
  当五牙大舰上近万名斐君军卒全部靠岸时,百艘船上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能见度越来越低,小旗不再打旗语,而是扯着嗓子下达着廖平的命令。
  越来越多的斐君军卒踏上了地面,探马先行,小心翼翼的试探着。
  直到十二个战阵排开守住了岸边,廖平这才下令前进。
  知道火炮的犀利,能见度又差,廖平不敢妄进,只得最大化的将军卒散开,近乎成一个一字向前推进。
  单青云不是傻子,留下了三成军卒守在战船上,当见到廖平带领先锋军开始前行时,眉头拧成了川字。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而此时踏上陆地的廖平,带着先锋军过了所谓的夏军“防线”时,满面的失望之色。
  传说中的越王,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