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52节
  王朝辅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能有今日,他已是千恩万谢,只想着能一直这样下去,做皇帝身后诸多影子的一个。
  ......
  因魏忠贤搞出来的动静,朱由校得以抽身,将目光放在番薯种植这一块。
  就历史上的经验看来,小冰河时期无论西方还是鞑清,全都靠红薯、马铃薯渡过难关,保存了大量人口。
  鞑清那所谓的康乾盛世,主要是靠摊丁入亩和红薯、马铃薯这两样早在晚明就引入的作物大量普及。
  摊丁入亩,导致民间的大量隐藏人口被发现,直接让鞑清人口爆炸式增长。
  人口上去这么快,乍看起来好像真有那么回事儿。
  那问题来了,这么多人口,鞑清是怎么养活的?
  答案还是红薯和马铃薯。
  红薯和马铃薯,都是高淀粉食物,好不好吃尚且不论,反正特别适合饥荒的时候拿来救人。
  无论之前你有多饿,吃上一个烤红薯你就饱了,一个不行,那就两个,反正产量高!
  朱由校早和王在晋谈过开源节流的问题,奈何京畿等处早特么要钱没钱要粮没粮了。
  生产力想要上去,首先你人口就得上去。
  大明人口不少,但生产力为啥上不来?因为大家连吃饱饭都费劲,谁还有那闲心给你搞生产。
  朱由校明白一点,无论东林怎么黑自己,只要能让饥民吃饱饭,圣明之君的名头是跑不了的。
  话句话说,眼下只要将红薯推广开来,先解决了灾区人民吃饭难、难吃饭问题,其他事儿都不算个事儿!
  而且红薯产量上来了,一样可以酌量发给边疆,缓解连年战争造成的糜饷问题。
  这么好的玩意儿在大明不推广出来,却让后世鞑清捡了便宜,朱由校只要一想起来,就觉得心痛。
  ......
  王在晋接了皇帝的圣谕,也是欣喜不已。
  他本以为,此前皇帝并没有听说过这种国外传来的新型作物,想要劝他接受需要花费一番功夫。
  却没想到,事情这样顺利。
  皇帝谕命自己与海商陈经纶详谈番薯之事,这是莫大的信任,要知道,朝廷的官员与商人相联系,很容易产生中间利益。
  对很多人来说,这次与海商细谈合作的事儿,代表着能大肆赚取中间利益的机会。
  自古民不与官都,如果这个海商陈经纶真心想让朝廷推广番薯,前来的官员他就要好好的“孝敬”。
  不然,谁会鸟你这个从国外传进来的作物?
  在王在晋看来,这不是他自己本身的利益,这是功在本朝,利往千秋的百年大计!
  海商陈经纶,时下福建海商第一家。
  说起来,这还要感谢他那在后世大名鼎鼎的父亲——陈振龙。
  陈家的上任家主陈振龙,自幼吟读诗书,年未二十即中秀才,在常人看来,这又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可是后来,看透官场利益的陈振龙厌倦科举,弃儒经商,移家于闽县,随众海商赴吕宋经商。
  在吕宋,陈振龙见当地朱薯遍野,并了解到此作物耐旱、高产、适应性强,生熟皆可食,遂主动向当地人学习种植法,出资购买薯种。
  万历二十一年五月,陈振龙密携薯藤,避过吕宋国出境检查,历七昼夜,航行回到福州,开始在住宅附近试种。
  是年,闽中大旱,五谷少收。
  陈振龙促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申报吕宋朱薯可以救荒。
  当年,番薯试种成功,百姓之间一传十、十传百,于次年遍植福建各处。
  陈振龙引入的番薯,有效解决了时年闽人饥荒之灾,陈家自此崛起,在福建当地享有很高声望。
  至于眼下番薯这个名字,还要从福建巡抚金学曾说起。
  当年,陈振龙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欲将朱薯改称金薯,但遭后者拒绝。
  金学曾以其由吕宋国引进,将之称做番薯。
  名字什么的不重要,王在晋看重的是它易大量种植的特点,万历年福建那次饥荒已经证明,番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陈经纶承袭父亲衣钵,打算将番薯推广到全国更多地方,但是如当年福建巡抚金学曾那样的人已经很少。
  饥荒,对百姓来说是足以令他们家破人亡的灾难,可对当地文官来说,这代表着可以再大捞一笔。
  一旦某地发生饥荒,朝廷议来议去,总要赈灾。
  赈灾,掏空了朝廷的太仓存粮与内库存银,地方上官员层层盘剥,最后发下去多少,消失多少。
  饥荒问题没解决,反倒变本加厉,引起民乱。
  此刻,京师内一座酒楼二层的雅间之中,就坐着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年轻男人。
  其相貌,大概还不到三十岁,却已经一副老成深沉的样子,见他静静坐在椅子上,动也未动。
  “哎呀!”须臾,一身便服的王在晋走进来,拱手笑道:“让陈兄久等了,实在失礼!”
  陈经纶大笑几声,忙起身将来人迎进来,还端了摆正了一把椅子,道:
  “王先生哪里的话,能结交您这样的人物,这是我陈家沾光了啊!”
  王在晋心中没什么变化,顺着陈经纶的手坐下来。
  其实,他心中也知道。
  商人嘛,无利不起早,有这么一个可以大赚特赚,又于民间积累名声的机会,谁不会上赶着来。
  当年这陈经纶父亲陈振龙自吕宋引入番薯,都说是为了闽地饥荒。
  可但凡是有些眼见的,谁不知道陈家从里面名利双收,如今也有了不小的家业。
  天下间,有些事儿,看破不说破罢了。
  王在晋满面笑容,也道:“陈振龙为国为民,当为我大明番薯第一人啊!”
  “我看,要让今上那位,给你们陈家立个牌坊才是。”
  王在晋这话,让陈经纶听得暗暗皱眉,却也是大笑几声,待上菜的人退出去后,才又是道:
  “哪里哪里,只是家父见闽地饥民遍野,实在不忍罢了。”
  两人各有各的心思,都是互相扯皮。
  王在晋静静抿了一小口桌上的茶,等着陈经纶给自己交底,陈经纶则在猜测朝廷到底是不是真的想推广番薯。
  朝廷在此事上的认真程度,几乎决定了他陈家的朝夕存亡。
  要知道,番薯这个东西,又好种又管饱,对饥民来说自然有如天眷,可是相对的,却也挡了某些人的财路。
  现在的陈家,因这事儿被有些官员和商人联手打压,就快要不行了。
  自己想要闯出条路来,就得找一个靠山。
  这天底下最大的靠山是谁,不就是紫禁城里边那位……
  第六十九章:皇庄试薯
  酒过三巡,还是陈经纶先开了腔。
  他起身近上前去,替王在晋满了一杯酒,问道:“先生此来,是不是上回托您问的事情,宫里有回复了。”
  受了这杯酒,王在晋方才满意地捋起胡须。
  “你也不是不知道,宫里已将心思,放在了家大业大的豪商身上。”
  “先是锦衣卫负责督办司,再又是让那选秀女回来的司礼监太监李实去管织造局…”
  陈经纶还不止第二件事,闻言吃了一惊。
  “苏州织造也换人了?”
  “你还不知道?”
  王在晋点点头,冷哼道:“在诸多商人中,你还算知道晚的。其他人各处都有消息来源,宫里消息一出,他们就全都一清二楚了。”
  “眼下还仅是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江宁织造,迟早都要换。”
  “我接了宫里的意思,主持这番薯一事。你说,是不是需要个听话的如臂指使?”
  越听,陈经纶心中越是震惊。
  “先生想要如何推行番薯?”
  “宫里才只是对番薯比较感兴趣,这份兴趣到底能不能转变成决定,这还要看你们陈家有没有诚意。”
  言之于此,王在晋微微一笑,不再多说。
  陈经纶眼珠乱转,起身来回踱步,想了半晌,才是决定和盘托出,成败在此一举。
  “一夫耕田,亩产番薯,能在三十石以上!”
  听了这话,王在晋神情一动,变得有些激动起来,须臾,他又平复心情,喝了口茶,静静问:
  “此话可当真?”
  “我陈家于闽地推行番薯十数载,岂能有假?”陈经纶下意识的道。
  为什么王在晋忽然变得有些激动,因为他看见了彻底解决各地饥荒的机遇!
  要知道,眼下亩产稻麦的确不是很可观。
  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
  此时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如吴江、昆山等地,亩收稻谷应两石,那么折合成后世就是亩产约三百斤。
  《补农书》也载:“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
  其上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三石”、“春花一石半”。
  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大概是亩产两石,春花亩产一石,合起来亩产三石。
  这是南方,现下的北方,因小冰河期影响,荒地成片,百姓无地,被迫到处逃难,产量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