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富一代[穿书] > 第115节
  第68章 11号已更
  挂下电话, 姚祺年嘬牙花子,直犯难。
  传授致富经验?难不成要他传授怎么倒卖飞机?!
  不过不管怎样,泾河县到底是他家乡,家乡领导都发话了, 怎么也得给面。
  这两天, 姚祺年让小林把他工作往后排, 说他要回乡。
  小林应下来:“老板,要不要安排车?”
  姚祺年摆摆手:“不用,我坐火车。”
  眼下姚祺年到底是当老板的人了,外出公办的次数渐多, 公司给他备了辆雪铁龙,四四方方, 火柴盒子似的, 还是手动档,瞧着特落伍, 姚祺年看不上眼, 也不爱坐, 出远门宁可坐火车。
  要知道, 这时期可没有驾校和私家车一说, 公家不允许私人购买轿车, 只有国企和机关单位才能在车管所的批准之下, 拥有一到两辆专门用作外出公干的轿车,如果超过五辆,就该被请去喝茶了。
  另外, 眼下也没有驾校一说,学车只能跟着单位会开车的师傅学,而且名额也有限,都是车管所根据单位拥有的车辆分配,从学车开始,到拿到驾照,起码得两三年的时间,这期间不仅要路考和理论考,还要会修车...
  这样一来,即便姚祺年想开车,也被这么麻烦学车的流程打消了念头,干脆不管到哪儿都坐火车。
  本来姚祺年想把宋明好和孩子们都带回去,但眼下小乖才两个来月,不适合出远门,没办法,他只能把老两口先带回去探探亲。
  回乡前一晚,姚祺年把肉呼呼的小乖抱怀里,亲了又亲,喟叹道:“真舍不得我闺女啊。”
  宋明好听在耳中,给他建议:“那就把你闺女别裤腰带上挂着,到哪儿带到哪儿。”
  她话音才落,坐澡盆里边洗澡边玩水的小宝就奶声奶气道:“不行不行,乖乖妹妹太重了,会把爸爸裤腰带挂断的。”
  又瞎说什么大实话!
  姚祺年可烦了:“宋小好,你看看你儿子,这张嘴到底是跟谁学的,怎么就这么损!”
  宋明好懒得说他,有其父必有其子,他也不撒泡尿照照自个有多损,还好意思说小宝。
  三个崽挨个洗好澡,全都爬上大床、
  四个奶娃可占地方了,本来三个崽都已经自己睡,可自打有了小乖之后,他们都吵着要跟妹妹睡,再加上姚祺年这个闺女控,才一米五宽的板子床根本挤不下一家六口。
  没办法,姚祺年干脆找木匠打了张宽二米二的床。这下宽敞了,一排四个奶娃,他和宋明好各睡一边,中间像隔了条河,想说点悄悄话都困难,更别说过点xing生活了。
  哄睡四个崽,姚祺年拿脚勾勾宋明好,声音低低的,带着点儿诱哄:“宋小好,你过来,哥有话和你说。”
  宋明好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他话里意思,翻了身睡觉:“我不去,有话你就说呗。”
  “你不来,那哥过去...”
  姚祺年咕哝一声,蹑手蹑脚的越过四个崽,撑胳膊虚压在宋明好身上,覆在她耳旁低笑,故意朝她耳朵上喷热气。
  耳朵是她敏感点,宋明好酥的脚趾头都缩了起来,躲了几下没躲开,干脆揽上姚祺年脖子,亲他蹭他。
  接来下自是不必多说,战况很激烈。
  光是上半夜,姚祺年就下床洗了两回避.孕套。
  别意外,这时期的避.孕套不用花钱买,在供销社里就能领到,牛皮纸包着,小小一袋,两枚装,可重复使用...
  转天天不亮,姚祺年两腿打软的下床,推了推尚在熟睡中的宋明好,见她醒了,才委屈巴巴的道:“宋小好,我吊痛...”
  宋明好:“......”
  “都怪你,咬我,好疼的。”
  这人不要脸,反给别人扣大帽。
  宋明好气得都睡不着了:“你不往我嘴里塞...”
  话说到这儿,宋明好及时闭嘴,见他脸上带贱笑,才知道上他当。
  姚祺年就见不得他一早为生计奔波,而她娘几个乖乖窝在床上睡大觉的样儿,撩完她看她气急败坏,就特高兴。
  当然,这种人也可以称之为贱男人。
  才四点多,外面还乌漆墨黑,姚祺年蹬上长裤,心情极好的挨个亲亲他们娘五个,拉开屋门出去。
  姚四海和王乃云早就起了,三人匆匆洗漱,拎行李往火车站赶。
  这趟回来,大圩村几乎翻天覆地。
  早在头几年,没分地单干那会儿,放眼望去,整个村几乎全是泥坯房,哪家要是能住上红砖瓦房,已经算是顶顶富裕。
  现在可好,村里竟时兴起了盖大平房,宽敞的大院,水泥地,刷红漆的大铁门,相较之下,姚祺年几年前结婚用的红砖瓦房就不够入眼了!
  不过即便姚祺年住的是泥坯房,大家伙儿也不会有半点看不起,在大圩村乃至附近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年娃子是个本事人呐!
  刚到家,姚祺年就马不停蹄的去村委会给他闺女造名册。
  造名册其实就是变相的登记户口,农村不比城里,村里每年出生的娃都会在村委会的名册上先登记名字,之后再由村委会报到公安局,统一办户口。
  本来像小乖这样超生的,起码要按家产百分之五的标准罚款,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村里熟人好办事,大家伙睁只眼闭只眼,没收个新房也就差不多了。
  要知道,如果真按照家产百分之五的标准罚款,姚祺年起码得被罚掉上百万。
  新房被没收,姚祺年只能暂时跟姚四海和王乃云住老房里,好在姚祺田和贡付姐两口子的新房也盖好,早就搬去了新房,跟老房一个在村东,一个在村西,离得老远,也避免了再挤在一块闹矛盾。
  傍晚,赶着吃饭点,姚书记端着饭碗过来串门子,笑呵呵的,瞧着特高兴。
  “年娃子,准备好说啥经验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