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韩非面对灾难还行,可绝对没有勇气去面对战争。
  越城摇头:他们全都在导弹射程范围。
  导弹射程范围内即正义。没有人愿意真的跟有核国家开战。这无异于找死。
  黎韩非听此言倍感舒心,胳膊碰了碰越城的胳膊:你想的还挺通透的。
  越城没说话,只是看了看外面,道:快化雪了。赤道附近的冰雪已经消融了。
  赤道都冻住了?黎韩非的关注点明显不太一样。
  越城点点头:全球平均气温都在零下十七度左右,最低的时候,就算是赤道也有零下二十度一下。不过是半个月前才结冰的。国内已经重新往太空中发射了卫星。因为月球的轨道发生了改变,太空重力影响情况更为复杂,需要重新调配,已经连续发射了五个卫星火箭,送上去八个卫星,现在只有两个正常投入使用。但已经能够传回来很多消息了。
  黎韩非立刻抓住了越城的胳膊:那南极呢?
  越城只摇头:我只听到这些,再多的,本地高层也不知道。可能需要去帝都才行。
  黎韩非哪里还有精力去帝都?他想去南极都快想疯了。
  见黎韩非面露失望,越城又道:到南极那边总会知道的。到时候那边的救援队所知的事情更多。远比咱们自己打听消息管用。
  黎韩非不是个沉浸负能量情绪的人,被越城一问,黎韩非立刻就转移了话题。
  我还是有点可惜,那么多卫星就都坠落了?
  不一定是坠落,更多的是失控。越城道吗,只是完全便宜了原本的轨道,又受到不明电磁波冲击后,停止了跟地面的交流。不过多数还是能在地球引力中重新找到平衡点,按照不规则轨迹继续环绕地球转。也就是说,成了太空垃圾。
  黎韩非皱皱眉:听起来好像更头疼。
  确实,因为要避免发射上去的卫星跟他们相撞,就需要更加精密的计算和轨道规划。这个可能更加麻烦。
  卫星不是在天上飞一天两天的,而是动辄几十年的寿命。这几十年来,谁都不能保证会不会与其他某个卫星相撞,别说相撞,哪怕是擦肩而过,都有可能影响其自身轨道。
  越城揉了揉黎韩非的头发:别想了,这种事到了南极再说。再等几天,看天气情况。等冰雪消融以后,咱们就该找时间把咱们的大船带回来休整了。
  一想到这个,黎韩非立刻来了精神。转过头拿起平板,开始罗列到时候需要齐备的东西。
  争取冰雪已融化,将船带回来后,几天内就结束所有的工作,然后直接起航直奔南极。
  他一定要细致的想到每个细节,不要浪费任何一分钟。
  山上一下子新增了大量的新人,都是周围安置所的受灾群众。工厂连夜赶制塑料方舱,忙了几日才告一段落。从第四天,最后一批来这边安置的新人算起。山上在年后,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人口的激增,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争夺资源的人增加了,这让原本处于温饱线的原住民感到不安。
  加上新来的人口在原本地方的生活并不是很好,来到这边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升后,也带着相当强烈的热情打算投入工作。
  原住民有了危机感,而新来的人也在抱团。这其中自然会有摩擦和矛盾。
  而伴随着摩擦和矛盾,好不容易打压下去的犯罪率又提升上来了。
  好在现在山周围的海上居住人口已经很少了,山上的居民为了避免来年水位大幅度上升,都搬到了山比较高的位置。所以高犯罪率对黎韩非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他有精力的话,还是在反复的从政府那里订购东西。因为大部分都是根据星期时间限制限购的,他们甚至都在要去订购的时间都写在执勤表上,一旦可以买了,就立刻订购回家。
  送货的工作人员都跟黎韩非熟了。眼瞧着买来的物资又堆满了竹筏,每每有人路过,或是看过来,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黎韩非一直在等待化雪。
  经过了连续十四天的狂风暴雪,就在所有人都在身心俱疲的时候,正月十五的这天,风终于小了下来。弥漫在天上整整半个月的阴云终于散开。
  半个月没见大太阳,黎韩非都感觉自己要骨质疏松了。张开双臂享受着阳光晒在自己的衣服上,原来冬日的阳光,也可以这样温暖。
  黎韩非正享受着,忽然看见隔壁邻居探出个脑袋。
  你们包汤圆儿吗?江月初问。
  这一问黎韩非才反应过来元宵节了。
  不会!黎韩非简单明了。
  咱们材料应该够做一些。江月初道,那我做把你们的也做出来。
  行缺什么自己去拿。
  大部分吃的都是分别分好的,不过像是面粉、糯米一类平时不常吃的,就算是公产,谁想吃了谁去拿。
  汤圆南北方也不一样,北方叫元宵,材料不一样,制作的工艺上也不大一样。
  摇元宵,包汤圆。
  北方的元宵,是将馅料扔进糯米粉为主的粉里头,然后摇晃让馅料沾上均匀的粉。这样煮出来的元宵皮薄馅大。汤圆是包出来的,用和好的面将馅料包住。这个普遍皮较厚,不过馅料上会有较大的制作空间。不像元宵必须必须半凝固才行。
  不管哪种,好吃就行。再说既然是元宵节,怎么也要吃上一口,图个吉利。
  上午太阳出来,下午船舱上头的雪就开始花了。
  雪水滴滴答答的落下来,空气湿度提升上去,体感的温度就降低了。
  可黎韩非丝毫不反感这样的降温,甚至还会站在竹筏上,看着雪水一点一点的融化。
  越城只在开年的前几天去政府那边跟着忙碌,后来又从每天半天,改成了对讲机随时待命,如果再有问题,能对讲机解决的,就尽量对讲机。
  小两口自然是小别胜新婚,现在都正月十五了,那份腻歪劲儿还没过。
  越城出门看了眼温度计,提醒黎韩非:现在只有零下几度了。
  黎韩非含笑道:是啊,这才半个月功夫。东北估计都没有这么快的时候。
  但要冰面融化到可以行船,还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越城道。
  黎韩非丝毫不减唇角的笑意,摇头道:没事,既然知道还有多少时间,这时间就不算难熬。
  既然快要化雪了,那么离开之前的事情,就都需要逐一安排了。
  黎韩非打算有一个新的竹筏温室,就可以从现在开始打造了。虽说没有足够的空间,但先把竹筏需要的先一步步做出来,做成能够在竹筏上放下的几条细长竹筏,等以后冰雪消融以后,再将细长竹筏拼成一个筏子就可以了。
  来到这边以后,黎韩非囤积相当多的空心塑料板,筏子依旧以竹子为底,做个十米长四米宽的筏子。当然,现在是做了四个一米宽的筏子,等能入水后再往一起拼。
  粗竹子为底,又在上面拼了一层细竹子。最上面是一层塑料板,既是保证了漂浮,也是有一定的防水。
  做到这里以后,就是越城再设计一下平衡问题,改动一些细节,让这个竹筏的成品不容易在海上的风雨飘摇中倾倒甚至侧翻。
  这些都是有很大讲究的。
  随后还是人员安置问题。
  江家兄妹无需多言,是跟着黎韩非走的。雷宁浩要等自己的父母家人来找他。
  剩下的就是窦林伟父女了。再不到一个月,学校那边就要开学了。窦妍妍在学校适应的很好,在学校的体验也不错。相较于年轻人,他们两个是最不想四处折腾的。
  等竹筏的底座造好了以后,黎韩非趁着窦林伟守夜的功夫,来到集装箱好好跟窦林伟谈一谈。
  窦林伟多少有些回避这个问题。
  黎韩非先一步给他免去了顾虑,只道:您不用多想,我们也只是想确定一下都有谁会去南极。如果留下来,我们就多留下部分东西。你们是去是留,其实对我而言不过是留下物资的多少罢了。您不想我们小年轻能闯,又带着孩子,就算留下来也能理解。我是我们走,有些东西是没办法带走的。到底是留给白叶澄,还是留给你,这个才是我最需要考虑的。
  窦林伟张了张嘴,听出了黎韩非的善意,抬头看向他住的窝棚方向。唇角多了几分无奈。
  第99章
  冰雪开始消融,黎韩非开始为离开做准备了。只是离开前,队伍里走多少人,留多少人是个问题。
  好歹咱们也认识那么长时间了。窦林伟看看头顶的窝棚,再看看黎韩非,不瞒你说,其实我家里,妍妍的上头还有个哥哥。如果活到现在,应该比你还大两岁。只是他没有福气,十岁那年,就因为淘气摔死了。两年多以后,我跟孩子他妈又要的妍妍。
  黎韩非第一次听窦林伟说这些。之前一直以为窦林伟四十多岁带着六岁的女儿,只是结婚晚罢了。
  毕竟这年头晚婚晚育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黎韩非默然,有些明白为什么窦妍妍被教的这么乖巧,以及窦林伟保护窦妍妍的时候,真的是能忍则忍,永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已经经历过伤子之痛的他,真的是将这唯一仅剩的女儿当做了生活的全部。
  窦林伟又道:不过要说留下来,我也舍不得。我说了,咱们认识那么长时间了。当初你把我们带到这船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你一直没拿我们当外人,反而让我们过上了别人想都想不来的好日子。于公,我能体现我的价值,其实不该脱离这个团队。于私,我也真的当你们是一家人,妍妍也是一样。你说过此次过去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也正是这样,让你们离开去面对,我们在后面享受成果,我的心里又怎能过意的去?
  所以窦林伟在挣扎。一方面是太平平稳的生活,一边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家人。
  他陷入两难,所以一直回避这件事。
  黎韩非能够理解。如果是他也做不了决定。何况窦林伟本身就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
  只笑道:那算了,我就暂且当你留下来吧。左右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你可以好好想一想,或者多跟妍妍商量一下。妍妍虽说岁数小,其实主意也挺多的。若是你们留下来,除了温室留给你们之外,也会给你留下一窝鸡暂且养着。你是个勤奋的人,以后你来跟白叶澄合作生意。若是忙不过来,也可以雇两个人帮忙。白叶澄比较稳妥,实在信不过谁,找他应该没错。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黎韩非拎着灌满热水的暖水瓶离开了,窦林伟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发怔,接下来就是更深层次的纠结。
  如果窦林伟走了,其实对于黎韩非而言是一大损失。他是个勤劳的人,老实肯干,又懂木匠活,是个不可多得的技术流队友。他们船上本身人就少,其中还有两个孩子。是缺乏成熟劳动力的。换大船以后,人手可能会更加不足。
  可黎韩非也不能以此来绑架窦林伟的想法,让他必须跟自己走。毕竟去找哥哥,是黎韩非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别人也这么做。这不合理,也不应该。
  所以,如果窦林伟真的不走的话,黎韩非就真的要考虑增加队友的问题了。
  只是系统一直没有给他新队友的提示,黎韩非自己找的话,多少都不放心。
  还是说让白叶澄帮忙找人?
  冰层表面的雪也开始慢慢融化了,冰雪下面的消融比冰雪上面更快一些。没过多久,伴随着表面冰层越来越薄,开始有大量水从水底冒出。要知道在水面还没融化的情况下,水冒出水面来,只会淹没冰层之上停靠的船只和木筏。
  黎韩非在这几天,先用雪将船附近包围起来,形成一道雪墙,然后又在雪的外面下端铺了一层塑料板,这样水过来的时候,先被塑料板阻挡。剩下的水被雪水挡住,给船只竹筏缓冲融冰的时间。
  随后黎韩非买了大量的盐,跟煤灰、炭渣混在一起洒在竹筏上和船周围,以此来加速冰雪的消融。
  期间塑料板还丢了几块。也不知是被贪小便宜的顺手牵羊了,还是被熊孩子带走玩了。
  好在第三天的时候,最后一点竹筏也从冰层完全解封了。
  江月东淌水将塑料板全部收回,次日水弥漫过来后,船只和竹筏成功飘在了海上。差不多是周围被淹没的竹筏、小船里唯一安全的。
  太阳出来的时候冰雪融化,太阳落山后冰川又会开始结冰。
  直到海面上仅剩的雪花不足以阻挡洪水了以后,大量海水冲破冰层汹涌而来。
  船只再度开始在风中飘摇。在第一场雨来临的时候,黎韩非在有些怀念的海上沉浮中,能清晰的听见外面冰川碎裂的声音。
  山上开始有绿叶冒头,树木上又生新芽。
  海浪一浪接着一浪扑上来,水涨船高之下,几日的功夫便淹没了山周围几米高的土地。
  上岸的塑料小桥一下子多了二十多米,知道此事,黎韩非终于带着急不可耐的内心跟越城一块到了政府船舶管理处,要求兑现他们的大船。
  一听说这边要兑现大船离开了,消息一传开,管电力的、工厂的领导都过来了,一块劝说越城留下来更有发展机会。
  越城给出的答案十分简单明了:先去一趟南极,回来直接去帝都。这个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讨论的结果。这里已经没有需要我的地方了。
  你完全可以跟开春的队伍一块去青藏地区,那边会有更多的机会,而且你要考虑清楚,出名要趁早。这世道,你越早做出成绩来,对你未来就越好。去南极且不说一路上有多少危险,若是耽搁一两年才回来原本的好机会就都没了。
  他们劝说是真的苦口婆心了。
  黎韩非只道:我们有自信,就算是十年以后,他依旧可以发光发热。放心吧,我们是有人生规划的。现在我们只是要船。
  这是当初说好的,他们不能言而无信。
  他们多方劝说无果,两个年轻人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要走,谁也拦不住。
  随后又经过了三天时间,官方将那艘船拖拽回了本地,由黎韩非等人签收。
  随后黎韩非就遇到了新的问题。
  船的故障有点多,没人会修。
  官方拒绝给他们修缮,他们本身就是想要将人才留住的,这种情况下没强制留下就不错了,还给修?再说他们修缮船只的人才本来就很忙碌,这春天一到,肯定是最先将救援船和收集资源的货船率先修理。就算排队也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自己自学成才。
  他们倒是给了修船的基础理论书籍了。可就算是越城这样的天才,一个人一边学一边修一个五十半米长的大船,也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