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 > 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 第610节
  十亩大米的产量,他们都不一定吃得完。
  一下子又陷入了低迷。
  “那怎么办?”
  姜家大哥只会种地,他没想过这些事情。
  “你们忘记了?我可以卖啊。”
  姜家三哥突然说道,“我既然打算去做小买卖,大米这种俏货,我绝对能卖出去。”
  “总之,大哥你们只管种就是了,销路我来想办法。”
  粮食从古至今,都没有卖不出去的。
  有了这话,姜家大哥也把担忧给压了下去。
  倒是姜父他把原本要说的话,又咽回去了,“那先这样定了。”
  “老三,去把家里的事情和舒兰说一声。”
  姜家三哥点了点头。
  等姜舒兰再次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家里已经分家了,她还懵了好一会,但是想到这次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事情。
  又觉得不意外了。
  “承包那么多土地,打算种什么?”
  “就种大米。”
  “销路想了吗?”
  “我不是打算做点小买卖吗?我销量我就来负责了。”
  姜舒兰拧眉,“三哥,五十亩的大米,你一个人吃不下。”
  “而且,最好的小销路也不是老家,而是南方。”
  她是最有体会的人,南方的大米没有他们老家大米香甜。
  不是不好,而是说东北那种黑土地种出来的大米,一般地方真的比不上。
  这——
  “舒兰,你的意思是?”
  姜舒兰,“先看看政策,如果可以的话,销到南方来。”
  实在不行,就由私变公,以公家名义出售到南方,就不会有任何被抓,被查封,被连累的风险了。
  这话一说,姜家三哥的呼吸都加重了几分,“这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他们全家人都怕自己给舒兰添麻烦。
  “不会。”
  姜舒兰低声道,“这个不会有任何麻烦,不过我完善下,看下怎么解决。”
  “你先让大哥只管种地就行了,剩下的我们来解决。”
  “成,有了你这句话,我就算是彻底放心了。”
  姜家三哥之前在家放大话,他其实自己也没有太稳的谱,不过和舒兰这一通电话打得,他觉得稳了。
  姜舒兰嗯了一声,“家里种地可以,但是你提醒下大哥和大嫂,学华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
  姜家三哥点了点头,“我晓得。”
  等挂了电话。
  宿舍的人打趣,“舒兰,你又和家里人打电话啊?”
  那电话那么贵,一分钟要三毛,也不知道舒兰每次一打就是半个小时,她是怎么舍得的。
  姜舒兰点点头,“你们要打吗?”
  马凤霞摇头,“我上次和家里说清楚了,就让他们直接承包土地准没错。”
  旁边的方琴突然来了一句,“挺羡慕家里有地的这种。”
  她之前在当知青的时候,每天种不完的地,觉得烦得很。
  如今回来首都,发现一根葱都要自己买,才发现种得得好。
  这话说得,姜舒兰和马凤霞没法接。
  马凤霞突然转了话题,“对了方琴,你和马建明什么时候结婚?”
  两人处对象有一段时间了。
  这话一说,方琴笑眯眯道,“才刚大一快结束呢,还不着急。”
  “这大学都没毕业。”
  “而且建明说了,等我们毕业就办一场体面的婚礼。”
  说这话的时候,方琴一脸幸福。
  这——
  话题又被聊死了。
  姜舒兰借口财务专业作业比较多,她去写作业了。
  留着马凤霞去听方琴和马建明两人的恩爱事迹。
  马凤霞苦着一张脸,向姜舒兰求助,姜舒兰跑的飞快。
  也不知道怎么的,当时开学的时候,方琴还挺好的,这和马建明处对象后,一回宿舍嘴边挂的就是马建明。
  这次数多了,大家也听腻歪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到了79年的七月份,高考大军再次来临。
  姜舒兰忙碌自己的同时,还不忘给姜学华和黎丽梅两人写了信,寄了最新的高考资料回去。
  她对两人都寄以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如愿以偿考上大学。
  而黎丽梅也不负众望,在第三次参加高考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首都政法大学的法律系。
  姜舒兰的得知她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忍不住感慨道,仿佛是宿命一样,黎丽梅再次走向了法律专业,只是这辈子比上辈子,提前了快十年。
  她是由衷的为对方高兴。
  至于,姜学华则没那么好运,哪怕是复读了两年,仍然只考了一个大专。
  在拿到这个分数后,姜学华和自己妥协了,在全家人都在辛苦挣钱种地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家埋头苦读,成绩却依然不理想。
  可想而知,他并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子。
  思来想去,大专就大专吧,就报个省城的大专,在家门口,还能照顾妻儿父母。
  没错,姜学华在去年已经升级当了父亲。
  姜舒兰对于姜学华做出的决定,并未干预,表示只要他想通了就行。
  姜舒兰都没反对,姜家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反对了,姜父虽然失望,但是却知道,像舒兰和铁蛋儿这样天然成绩好的学霸,到底是少数的。
  他们姜家能有两个人,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而姜学华能考个大专,这样算来,也是不错的。
  于是,就这样定了,姜学华去了省城读示范专业。
  在姜家人看来,大专不足以惊艳,但是在生产队的社员们眼里,这姜家真是好生风光,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学生。
  简直是让人羡慕透了。
  一时之间,姜家人被恭维的厉害,连带着姜家孙子辈,下面还有几个没成家的小伙子,都成了香饽饽了。
  这是姜家人始料未及的事情。
  等到九月份秋收的时候。
  姜家承包的五十亩土地,一下子就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姜家大哥是个种田的好把式,又不辞劳苦,几乎是把所有的汗水全部浇灌在了土地上。
  土地是最不会骗人的东西,只要付出劳动,总会有收获。
  丰收的结果也是喜悦的,姜家亩产快到四百五十斤左右,这简直是创造了,整个生产队最高的产量。
  要知道,别人家亩产也就是三百斤左右,四百斤都算是丰收了,至于姜家亩产四百五十斤,是大家都没想过的事情。
  可别小看了这亩产四百五十斤。
  要知道,姜家可是承包了五十亩的土地。
  这总量算出来,绝对可以说是吓死人的。
  姜家就这么多人,哪里吃得了这么多粮食呢。
  而姜家三哥在姜家开始秋收的时候,就开始准备销路了,他在市场上也摸爬滚打的一年了,有不少渠道和人脉关系。
  但是想吃掉这两万多斤粮食,还是有些艰难的。
  因为,量太大了,动静也大,容易出事。
  像姜家三哥平日做的,也都是小本买卖,那种能随时跑路的。
  这两万斤的粮食放在这里,他可跑路不了。
  于是,姜家三哥很快就把电话打到了,姜舒兰那边。
  而姜舒兰那边也早已经有了准备,她紧跟报纸上的实事,早在同年七月份公布了,对南方广省和福省,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
  她就开始已经着手了。
  让姜学民学了开车的技术,并且组建了小只运输队,前期是负责运输海岛不方便用火车运送的货物。
  而此刻,这一小只运输队就可以派上用处了。
  她直接让姜学民带着下面的兄弟,开了大卡车回到东北那边去收粮食。
  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自从那一项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行后,各地的市场,也不像是之前那般风声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