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明明如璋 > 明明如璋 第63节
  廉申便道:“扬州富饶,又是娘子的故乡,此去娘子定当能安闲度日。”
  罗茵心有牵连,只与他寻常说笑了几句,终于看到有人策马而来依旧是一身灰白的布衣,斗笠掩面。
  她看得眼睛发酸,别眼揩了揩泪,廉申忙也避开视线,不令她难堪。
  铮铮马蹄声踏过渡头的风浪,落在了她眼前。
  方晏一下马便执着鞭向她作了一揖,“我来迟了,茵姨……”
  罗茵红着眼,忙将他手扶住,声音透着哽咽,“并不迟,不迟。”
  方晏生得高大,站在罗茵之前,那斗笠便形同虚设了。
  他低头时,就见罗茵神色怔然,触到他视线时又扬唇笑了,“像你父亲,像了个七八分。”
  然而她语气里却有几分落寞,方晏便临风摘下了斗笠,毫无遮掩地将面容现于她眼前。
  她却笑着落了泪,抬手想触触他的脸,却如何也下不去手,“怎么……怎么一点……一点也不像你母亲呢?”
  她语气颤颤,叫人心碎。
  方晏不知道如何回答她这个问题,他从来就不像他母亲,眉眼唇鼻无一处相似,可这却叫罗茵有些难过了。
  “你母亲……”她颤抖着声气,终于从他凌冽似霜刃的眼睛里,探寻到一点似三春水泽般的明媚。
  “伏姐姐就常如此看着我。”她和泪而笑,伸手抚着他的眼睛。
  “我们写诗斗文,我输了便回回都耍赖,你母亲却从来不恼,就是这么看着我的,阿询,阿询,你怎么一点也不像你母亲啊!”
  她笑着低吼了一声,又哭得大声了起来。
  方晏掩下沉痛的神情,温和扶着她,“茵姨,我记得母亲与我说过的每一个字,我是她的血脉延续。”
  这话却安慰不了罗茵,她缩着肩,哭得肝肠寸断。
  或也不是因为方晏不像伏王妃,只是她看到了他眼里的一点明媚,那是她曾经最好的时候,之后她十六年来都没有家人,再没有见到她的伏姐姐,家人尽在南阳王之案中离丧,只有她困在宫城,又被锁在脏污的淮水畔。
  她心中似乎有千斤的苦痛,哭声撞进江涛里,随涛水扑岸,浇在堤上,将他们的衣摆尽数打湿。
  渡口仍有行人,好奇地张望过来,以为是家人分别不舍。
  廉申忙上前安慰道:“待娘子去了扬州之后,我们得闲定然要去扬州看望娘子,不必忧于这一时的离别。”
  方晏摇头,示意他不必管。
  而罗茵却渐渐收拾好了心绪,只是抬眼见他时实在忍不住掉泪。
  “阿询,你像你父亲,这很好。”她笑道。
  方晏便也扬起笑,“是,他们都说很好。”
  她擦擦泪,“我……我帮不上你什么,你要顾惜好自己,长安不比金陵,权贵遍地,人物尽在,却也险恶万分,你去了万莫逞强,徐徐图之。”
  方晏谦虚聆受,点头道:“茵姨的话,我都记着了。”
  渡口上来往虽稀,却不乏好事者,见到他二人虽衣衫简朴却姿态优雅,相貌不凡,时不时有好奇的目光探来。
  罗茵便以袖擦了泪,为他把斗笠戴上,“见到你我便知足了,你母亲见到你如此,一定会高兴的,回去吧,我去了。”
  方晏扶着她去到船上,“茵姨,若遇难事,定要交代齐远去办。”
  船上撑船那男子忙应道:“属下定会照料好罗娘子。”
  罗茵轻笑,上了船还不住看他,却又挥着手让他回去。
  “阿询,你们回去吧!”
  方晏也招着手送她,却一直遥看着这船变做江上一粒。
  廉申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若是罗娘子三年前肯由我们送走,也不会受了后头那些苦。”
  他转身沉吟道:“有罗氏满门的冤情在,茵姨不会走的。”
  大鸿胪罗瞻是南阳王的授业儒师,两家一直来往甚密,罗茵也是因此才与伏王妃交好,十六年前罗瞻为南阳王求情,不仅其人受戮,罗氏满门也遭流放,又是寒冬之中,罗氏满门文弱,竟尽数死在流放路上,只有罗茵因在宫廷中得了陈粲一位宠妃的喜爱,未受牵连。
  廉申便也不再多说,随他一同来到拴马的茶寮,两人刚骑上马,策马才下渡头,就见在路口停了一架马车。
  虞八夫人站在马车旁,定定望着马上的方晏。
  廉申从未与她打过交道,甚至她在虞氏内斗中如此大显身手,亦不是他们的手笔,南丰公主与陈粲一母同胞,从来没有对南阳王一门展现过丝毫好意,即便她与罗茵在齐宫时算是友人,可也从来都看不上商户出身的伏王妃。
  廉申惴惴道:“她是要过来吗?”
  方晏却未理会,扬起缰绳便要离去。
  虞八夫人眼神一闪,叫仆人将他的马给拦了下来。
  方晏见有一人滚来马前,急忙勒马,将斗笠压得更低了些。
  虞八夫人匆忙来到他身旁,疾声问道:“可是大郎吗?”
  方晏沉声道:“夫人看错了。”
  虞八夫人却十分笃定了,脸上又带着一丝诡异的喜悦,“大郎,是你吧!姑母就知道,你没死呢!”
  听得廉申咂舌,策马上前挡在了她面前,“这位夫人怕是认错了人,我侄儿怎会与您这般贵人有亲,请夫人让道,我们还有要事要办。”
  她自然不会认得霜翎卫中一个低微的文书,蹙眉看了眼廉申,“你与罗茵,是何关系?”
  即便如此情境,她依旧趾高气昂令人厌烦,方晏神情厌恶地扬了一鞭,高头大马骤然嘶鸣,吓得八夫人捂着胸口后退了一步。
  然而不等马蹄动起来,她瞬间便抢上了他的缰绳,见近处无杂人便激动地低吼道:“在我的封地,南丰,我经营了一家柜坊,有黄金数百万之巨,这些做复国之资虽不足,但已然够你招兵买马,陈粲昏庸,大郎,你不认我无妨,只要你能匡复齐室,这些……”
  “这位夫人,我不是什么大郎。”方晏讽刺地笑道:“不知您是哪一家的夫人,我可不想与您这般人物有牵连,还请您将您所说写于纸上,我好呈给太子殿下看。”
  八夫人将他斗笠下的脸看得分明,闻言不敢置信地摇着头,言语有些癫狂,“你分明就是大郎,你分明就是,不然你写那封信给八郎做什么?我一听说罗茵杀人,就猜到她定是要替罗氏报仇,果然,是你在背后,你不是要报复虞氏吗?我都替你做了,虞巽卿死了儿子,虞三郎跟虞九郎都死了,八郎残废了,如今虞氏嫡支里就还剩个虞五郎,他没有害过你父亲,也要杀他吗?是不是我杀了他你就会答应我……”
  方晏冷眼不理会她,向廉申递了个眼神,他立刻心领神会,大声道:“哎呦这位夫人,您可别纠缠我了,我是不会给你家做赘婿的,你也别在我们面前抖搂家丑了,你恨你夫君便恨嘛,下什么狠手让他残了呢?你们这些仆妇,赶紧将你家夫人拖走啊!”
  虞八夫人显然没有见过比她更无赖的,手上一松,方晏便已经策马离去,廉申也紧随其后。
  八夫人看着他远去,而身旁行人都向她投来复杂的眼神,忙掩了面,恨恨叫来一个下人让他去跟着二人,
  已经远去的二人策马进到城中,进了闹市便换了马,步行在街市上,跟来的那人在人群中找了半晌,终未再见人影,懊恼地回去禀报了。
  “乖乖,要是她真有数百万两黄金,那得花了多少力气搜刮,小晏啊,我们干脆假意应她,先将黄金哄骗了过来再说。”
  方晏嘴角微扬,“她可不是等闲人,恐是真有那念头,想必那钱财她留着也是后患,保不齐哪天真叫她祸害了江南,害得百姓们又受战乱之苦,不如去劫了来。”
  廉申猛点了几下头,兴奋得两眼放光,“那钱财要么是她从齐宫里得来,要么是从虞氏族中瞒来,总不是正经的,劫了它去!劫了去!”
  他越想越激动,“回去就好好打算打算,劫了来,去长安买个大宅子,买个大庄园。”
  他说着又促狭地看了看方晏,“听说楚九娘在长安五陵原有个宅子,我们去将她方圆几里都买下来,数百万之巨,该能置个豪奢的大宅了。”
  方晏面色沉静,耳根微红。
  “长安居不易,廉叔,谨慎花用啊!”
  廉申戏谑大笑,“金银之物,要舍得花用,回去我也算算你名下的产业,不知道抗不扛得住她一个小娘子哦!”
  街市熙攘,腊冬时节,家家户户都在为元日节庆备年节用物,被八夫人纠缠的方晏,于喧沸的烟火气里,听到耳边打趣,终是活了过来。
  恰过酒垆,花椒酒新开,浓郁的酒气,翻飞进层见叠出的彩纸新绸中,行人摩肩而过,尘世鲜亮。
  他的肩被碰了碰,廉申指向前方,“莫不是等着你的?”
  他探眼过去,见到楚姜站在酒楼上,临着栏杆笑望过来。
  “她猜到了我要送人出去,才来等了。”他轻声道。
  隔着嚣杂繁闹的街市,他的手指动了动,在人群中步子渐快,路过一间门口挂着锦幡的铺子,上面绣着神女像,伙计在门口揽客,学了满口的文雅。
  “新刻的宋玉诗集欸,有顾大家的神女像相送,睆似天星,灿比朝阳啊!”
  作者有话说:
  抱歉今天又晚了,最近搞了个新项目,每天下班都太晚了(痛骂资本家)
  第75章 相见
  残冬本是最凋零清瘦的时候,年关之下却又不一样,薄霜初上枝头去,便被热闹的吆喝声融掉。
  方晏避让开人群进到酒楼,廉申紧随其后,一脸的好奇,“她怎知我们一定会路过此处?”
  “她玲珑剔透,不会猜不到。”
  廉申望向他不大自然的神色,戏谑道:“怪了,虞八夫人是跟踪了罗娘子,才侯在了那处,莫不是楚九娘也如此看重罗娘子?怎不亲去渡头上送人?”
  方晏嘴角微动,“廉叔何不亲自问问她?”
  廉申立刻就摸着鼻子悻悻一笑,调侃几句是无妨,真要到了楚姜面前,他还是要小心谨慎的。
  不过多时,两人便来到那阁子外,采采正在门□□代伙计,看到他们便上前一礼,“两位郎君请,我家女郎正候着呢。”
  廉申指着自己,“我也去?”
  采采看得心生怪异,怎么他这表情倒像是一个要送女儿去给高门显贵相看的寒门儒生,还以为他是不愿进去,便道:“若是廉郎君不去,也不需去的。”
  方晏一笑,看向他,“九娘应是要见你我二人,廉叔不必惧怕她,九娘向来很好说话的。”
  廉申扯扯嘴角,笑得并不赞同,一回是这小娘子令人恐吓她的族叔,一回是拿着簪子要捅了人的腰子,一回是兵不血刃败了匪贼,哪一桩看起来她可都不像是个好说话的人。
  然而方晏已经迈着步子进去了,他啧啧两声,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方晏进去时,正见楚姜从栏杆处进到阁子里,青灰的狐裘裹着她,明明没有雪色映衬,却让她更比琉璃澄澈。
  他眸光暗了暗,拱手向她笑道:“竟不知九娘会在此处。”
  “我一直命人看着罗娘子她们,知道她今日要离开,便想在这里送送她,却不想见到了师兄与廉郎君。”
  她微笑着坐下,叫采采煮茶。
  方晏坐在她对面,心中一片融融,先采采一步拿过了茶具,修长的手指按在陶壶上,动作从容。
  楚姜听到茶汤泠泠,轻笑问他,“师兄惯喝什么茶?”
  他垂眼分了一块茶饼,耐心挑了,“我喝惯了散茶,贵贱都不拘,九娘呢?”
  她伸手帮他摆着茶盘,回忆着自己惯喝的,“倒也不用多好的茶叶,不过得是新茶嫩芽。”
  方晏抬眼,目光落在她清亮的笑上,心中胡乱搅动了一番,声气渐哑,“如此江南的明前新茶倒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