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我是女炮灰[快穿] > 第443节
  然而走出不远,有恶少见着病后消瘦、显得楚楚可怜的青萍,要抢她做第八房姨太太。萧显反抗,让青萍先走,自己则被恶少寻了个由头送进大牢里。
  青萍求救无门正欲与萧显同生共死之际,她的家人找到她,言明可救萧显,但她得回家去,与一个家族病怏怏的继承人联姻。
  青萍拒绝了,她双目含泪,“我相信,萧显不会让我回去嫁与他人的,他愿意与我同生共死。”
  她的家人见她执迷不悔,想暴力把她带回家去,却因她拿了剪刀抵着喉咙要自尽而没法,于是请来了恰逢来此处出差并努力营救萧显无果的一位先生,这位先生是萧显与青萍共同的师长,他劝青萍:
  “这世间,爱情固然可贵,但施展才学,实现人生理想与抱负更重要。萧显才华横溢,你愿意让他就此英年早逝,一身抱负无可施展么?你难道忘记了,你们在校园里学过的东西,说过的话么?我托人打听过,萧显在狱中遭人暴打,已然陷入昏迷中,若不及早施救,怕是……”
  青萍面如死灰,最终让家人拿大笔银钱救下萧显,自己与嫁人归家,择日嫁人。
  萧显醒来,一切已成定局。
  青萍嫁作他人妇,只托先生给他留下两句,“我嫁与南方沿海一小镇人家,据闻那里有浩瀚之大海,灿烂之阳光,翱翔之海鸥,想必能伴以度日。求君此生莫入此镇,若有来生,再续前缘。”
  萧显一生未娶,有友人劝他,“青萍已嫁作人妇,你何须再守着她?人生漫长,踽踽独行,何等孤寂凄冷,不若放下前事,重新去爱一人,得一世幸福。”
  萧显答曰,“她此生已交付于我,我此生亦交付于她。若未曾爱过,我可爱上许多人,可是爱上她,我再也无法再爱她人。再娶一事,休要再提。”
  许多年后,时移世变,萧显已白发苍苍。他成为闻名文坛的大家,写下许多著作,启迪了许多人。
  在垂垂老矣之际,他安排好身后事,只身南下,来到青萍年少时曾说过的有浩瀚大海、灿烂阳光与翱翔海鸥的小镇。
  此时的华国,没有战争,没有混战的军阀,没有耀武扬威的洋大人,更没有嚣张驶进内河的各国军舰,此处是华国人当家作主的家,到处高楼林立,人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于闲暇之余畅游大好河山。
  青萍所在的小镇,却还是古色古香,仿佛被时光故意遗忘,每一条小巷都弥漫着旧时光缱绻的气息。
  萧显发现,这里不仅有浩瀚的大海,灿烂的阳光,翱翔的海鸥,还有四季常开不败的鲜花,与及路遇的每一张笑脸。
  他慢慢地走着,穿过旧日的建筑,穿过灿烂的鲜花,循着海鸥的鸣叫,走到阳光灿烂的海滩上。
  他遇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
  即便她已不是昨日的面容,他仍然认出,这正是他这一生的爱恋。
  面对她泛红的眼眶,他笑了,浑浊的眸子在薄薄的泪光中变得清澈起来,“对不起,我还是忍不住,踏上这个梦了60年的小镇。”
  青萍看着他,轻轻地笑了,脸上笑出纵横交错的纹路。
  可在他眼中,还是60年前那张宜嗔宜喜的面容。
  萧芳越看越难过,忍不住又哭,哭完了,才开始誊抄。
  若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小说俗套无比,只胜在情节设计巧妙,文笔不错,叫人看了有追下去的欲望,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可萧芳不是后世读过许多小说的人,对她来说,这种直白、又缠绵悱恻异常吸引人的言情小说,还是第一次见,所以,她被迷得丢了三魂七魄似的。
  将小说誊抄完毕,萧芳很快将小说寄出去。
  郑太太去报社与王编辑商量将小说装订成册出版一事,见王编辑在忙,便看了看王编辑桌上的一封稿件。
  看了约莫一页纸,她完全被小说情节吸引进去了。
  直到王编辑回来叫她,她才回过神来。
  这一回过神,她再低头看稿子,心里涌起一个荒谬的猜想。
  这小说的行文风格,太像逍遥客的风格了!
  郑太太呼吸急促,将稿子拿到手上认真看了看,再次确定,这就是逍遥客的笔迹!
  断断不会错的,就是逍遥客的行文风格!
  她忙坐下来,压下急促的心跳,飞快地思索了片刻,才看向王编辑,“王先生,这部小说,你看过了么?”
  王编辑点头,“看过了,准备在你的小说连载完之后再连载。”
  郑太太听了心中一喜,假装无意地问,“我看这小说写得十分吸引人,怎地这么迟才连载?不能特意分出一个版面么?”
  王编辑笑道,“情节的确吸引人,可通篇只是写爱情,不曾提及官场不曾表现社会世情,格局比较小,当不得一个版面。”
  郑太太听了这话通体舒畅,原先被萧遥《女子之路》压着打的郁气瞬间没了,笑着问,“竟是如此么?那么,这篇小说的价格如何?”
  王编辑道,“千字五角!”
  这下郑太太不仅高兴,还差点飘起来了。
  萧遥自诩大作家,可是一篇小说竟然只能卖出千字五角这样低的价格,真是笑死人了!
  她这篇小说,千字达到了5块,是萧遥的十倍!
  郑太太顿时觉得世界无限美好,就连报社有些闷的空气突然也变得清新起来。
  过了一会儿,她想起王编辑的评价,就道,“你说这小说通篇写的都是狭隘的爱情,那么,还适合刊登么?我听说,自从逍遥客的《反哺》发布之后,那你们报社的地位就有所上升了。”
  王编辑一听,点点头,“你提醒我了,确实是这么回事。”一边说一边拿了个大信封把《相思》的所有稿件装进去,又写了个地址。
  郑太太在旁看着,差点没绷住哈哈大笑起来。
  萧遥这篇小说,连《小说日报》都不肯发表,只能被转发去一个从来没有听过名字的小报社,真是大快人心。
  接下来,郑太太又亲眼看着王编辑写信告知萧遥,稿件不适合《小说日报》,已转发他处的消息。
  这让她终于忍不住飘了,一路回去,脚步如同踩在云端之上。
  回家之后,郑太太认真衡量过,决定暂时不提逍遥客换了笔名写小说,打算等到小说连载完,她再揭穿,让萧遥下不来台!
  萧遥再次收到《小说日报》寄来的信件。
  她打开一看,再次挑眉。
  日报的这位王编辑在信中云,主编读过此小说,认为写的是情爱,风格偏向媚俗,不是很适合在《小说日报》发表,他已将稿件转向更低俗是民营报刊。
  萧遥没有想到,写这样一篇小说,居然被冠以媚俗,连在一向格调不高的《小说日报》发表的资格都没有。
  想来,报社那位王编辑是看完结局,见并无什么神转折,也不曾升华主题,便觉得发表出来,也无多大好处。
  此时,徐编辑正一脸憔悴地拿起一份转过来的厚信封,麻木不仁地打开。
  他原本是在大报供职的,因错失了逍遥客这个横空出世的黑马,之后又与上司闹了矛盾,被查出错过逍遥客一事,备受打压,愤而离开原先的报社,拿出所有的积蓄,与几个友人合伙办了个报社。
  只是这办报社若无好作者,实在太难办了,苦苦支撑了一段时日,到如今已入不敷出,濒临倒闭了。
  徐编辑决定,等到真正走投无路之际,便放弃了这报社,重新找个大报社去当编辑。
  打开信纸阅读着故事,徐编辑的表情越来越亮,忽然一下子站了起来。
  这是逍遥客写的小说,是她的行文风格!
  当年因为错失逍遥客那篇《反哺》,他心有不甘,曾多次品读逍遥客的小说、散文与社论,对逍遥客的行文风格了如指掌!
  徐编辑欣喜若狂,连忙继续往下读这部小说,读完之后,几乎喜极而泣!
  虽然这篇小说没有什么大格局,但是小说的悲剧,本身就是一种格局——女主角青萍与才华横溢的男主角萧显为爱情抗争失败,本身便体现森严的封建礼教与传统观念是难以打破的。
  徐编辑觉得,自己曾经错失的东西,即将要以另一种方式被送回到自己手中了!
  第193章
  清晨的北平,阳光已然变得猛烈,照着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群,金黄金黄的,单看着,已然感受到其中的热度。
  报童满头大汗,“卖报卖报——《明日报》出现预测60年后之华国的奇文,写尽爱情之缠绵悱恻。”
  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一听,顿时笑出声来,还预测60年后,便是预测明年的时势,也难于上青天。
  至于后面那句爱情的缠绵悱恻,完全被他们忽略了。
  这年头,哪个男子爱看这个?媚俗的东西,难登大雅之堂!
  赶着去上班的上班族笑过之后,或加快脚步或催黄包车跑快些,去上班了
  倒是有些无所事事的闲人并对一切充满好奇心理的学生产生了兴趣,60年后华国的样子?
  好奇心起,便买了一份报纸,随便找了个地方读起来。
  小说开头情节紧凑,用笔明快幽默,写的又是大家颇感兴趣的大学校园生涯,加上萧显与青萍之间因误会结识,颇有些欢喜冤家的意味,对话时没有半点小家子气,反而大气明朗,吸引力十足,让读者不知不觉笑着读下去,迫切地想知道,他们接下来会如何。
  正看得起劲,小说的连载便结束了。
  那些或斗鸟或去茶馆消磨时间的人意犹未尽地放下报纸,“这《明日报》也太不懂事了,一天只刊登这么一点内容。”
  话音刚落,旁边不满的附和声纷纷响起。
  几个没看过小说的听了,好奇地问,“什么小说?很好看么?叫我也看看?”
  他们拿了报纸,并不先看,而是翻着看大概的字数,看完十分不解,“看这页数,也是3000字,同旁的连载小说差不多,哪里少了?”
  看完那几个马上表示不信:“哪里有3000字?断然没有的。”
  一边说一边将报纸拿过来细看,这一看,吃了一惊,“果然有3000字,怎地我看了却感觉只有1000字,不,只有500字?一眨眼的功夫就看完了。”
  拿着报纸准备看的一人笑道,“想是情节异常吸引人,叫人不知不觉便读完了。我平素追张先生的小说,也是这感觉。”说完心痒痒的,再也不管旁的了,低头看了起来。
  未几看完,惋惜叫道,“这么快竟没了?”
  很快看完的人纷纷抱怨这太少了,指责这《明日报》不厚道。
  原先那几个笑起来,“我们已肯定,不是连载的内容少,而是情节吸引人,以至于大家觉得少。”
  说完大家讨论起青萍与萧显的交锋来,均觉趣味十足。
  正说得起劲,一人进来,听了几句听不懂,便道,“我方才在街上听说有一篇小说预测60年后的境况,你们可曾听见?”
  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几人顿时哑火,半晌一人道,“不仅听见,也买回来了。”说着摇了摇手上那份报纸。
  后进来那人目光一亮,问道,“当真预测了60年后了么?如何?60年后之世界好不好?”
  一人摆摆手,“那兴许在后头,现在没有。”
  后进来那人目光中的亮光仿佛被阴云遮盖的月光,瞬间没了,不免嘲讽道,“所以,你们在看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如此低俗小说……”
  一人打断他,“住口罢,这小说半点不低俗,反而十分引人入胜!”说完又道,“你来茶馆,无非是消磨时间,听凡尘俗事,是也不是?都是俗事,你还能高贵些不成?”
  说话间,把报纸拍了过去,“你看看罢,看是不是真低俗!”
  后进来那人听了,又见旁边七八个好友都点头附和,心中好奇,便低头看了起来。
  看完拍案叫绝:“虽然写的是小事,可令人读来不觉得低俗,反而有种别样的美好。若我年少时,也曾这般念书,也识得一个如青萍这般既有才华又天真可爱的女子,这一生也不算白活了。”
  而一些大学生买了报纸回去,是想看60年后华国是什么样子的,读完之后,也像茶馆那些茶客一般,浑然忘了自己买这份报纸的初衷,竟沉迷其中,心中不由自主地把青萍当成自己的缪斯女神。
  也有女学生买了报纸的,读完满心向往,很希望自己也能结识一个如萧显那般才华横溢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