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116节
  余占松要不是仗着自己还是高中生,有文化,这临时工的工作可不好找。
  余占松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就去厂里做工,因为还是学生,所以他做不了太长时间,一般就是做四到六个小时,时间再长了,人就要容易出问题了。
  也只有周末的时候,余占松会干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不得不说,余占松很聪明,他故意什么都没说,也没有特意去找莹莹诉苦,只是一门心思地赚钱。
  这种行为,任谁看来,也是一个愿意吃苦耐劳,而且相当有干劲儿的小伙子。
  一开始,莹莹的父母知道后,也只是轻嗤一声:“不过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可是等余占松接连干了三个星期之后,人整个瘦了一大圈,几乎是要脱相了,莹莹心疼地哭个不停,甚至大有要为了余占松跟家里人闹掰的架势。
  莹莹的家人们觉得可能以前真地是误会这个余占松了,要不然人家咋能这么辛苦地还钱?
  如果真是个有心计的,明知道莹莹这么喜欢他,干脆直接黏着她哄着她不就好了?
  如此一来,余占松的形象在女方家人的心中,果然是扳正了那么一些。
  不过,涉及到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做长辈的还是没有轻易松口。
  最终,莹莹将余占松带回了家,然后十分深刻地讨论了一个多小时。
  这期间,莹莹被她姨妈给强行带走了。
  余占松虽然紧张,可是也知道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机会了。
  他现在找不到比莹莹更好的跳板了,只能先这样认下。
  可是他没想到,莹莹爸爸的意思竟然是不急着让他们确立关系,再多接触一下看看。
  余占松低着头,眼底闪过一抹失望。
  原以为工作的事情就这么黄了,没想到莹莹爸爸提出来可以推荐他进县里的纺织厂,去了之后可以学习维修机器,这个算是技术工种,就是一开始基本上不挣钱,而且学的时间还特别长,但是一旦学成了,那工资可是全厂的车间工种中最高的。
  不仅如此,维修工的工龄也是从学徒工开始就计算的。
  余占松想了想,这倒是个好机会。
  虽然一开始挣的不多,可是正如这位长辈说的那样,一旦学成了,那工资可是很高的,而且因为是技术工种,各方面的补贴和福利都是最好的。
  当然,余占松还多了个心眼儿,觉得对方提出这样的工作,估计就是想着试探他到底是不是真地吃苦耐劳。
  余占松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他知道纺织厂里也有好多坐办公室的工作的。
  他现在没有门路,也没有那个机会接触纺织厂的领导,等他进了纺织厂之后,再找机会展露自己的才华就成了。
  他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金子,不管到哪里,都一定会发光的。
  余占松心满意足地应下后,莹莹爸爸就带着他去了一趟纺织厂。
  第二天,余占松就打包自己的东西办理入职手续了。
  虽然是维修学徒工,可问题是人家高中毕业,最起码理论的东西学地比普通人要快。
  再加上这是国营厂子,就算是学徒,也不能让人家白干。
  工厂提供宿舍,八个人一间,除了一张床之外,他还能有一个小柜子放东西,跟在学校的小宿舍差不了太多。
  第一个月,工厂不给工资,只是给余占松餐补,也就是说余占松只要是在厂里吃饭,基本上就是不要钱了,可是没有现钱发给他。
  第二个月开始,余占松就可以有工资了,因为就要开始跟着师傅一起干活,虽然干不了技术类的,但是可以帮着师傅做一些打下手的工作,比如说帮忙带工具、推小车、帮着做设备的清洁工作、给设备加油等等。
  余老太太得知自己的孙子终于进工厂当工人了,别提多高兴了,恨不能嚷嚷地全大队都知道。
  她这性子跟苏奶奶是正好相反,苏奶奶是生怕别人知道她家日子过地有多好,主要就是想要低调,不想被人注意。
  而余老太太是恨不能全公社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出息的大孙子。
  余占松的工资不高,毕竟是学徒工,干的活也都是大家伙都能掌握的,但是这就等于是端上铁饭碗了,绝对的扬眉吐气。
  苏小软听说余占松的工种之后,差点儿没笑出声来。
  就余占松那种从小就被娇惯着长大的人,真能受得了车间的劳累?
  苏小软是知道纺织厂的,她也去过不少回,毕竟她的二姑和表姐都在纺织厂上班。
  纺织厂冬天还好,因为设备运转着,电机会持续散热,所以冬天车间里的温度也在二十度往上。
  可是到了夏天就要遭罪了。
  夏天原本就热,县城的话,白天大概也要三十度左右了,可是车间里的温度,最少会达到四十度。
  这年头又没有空调,连个抽风扇都没有,车间里的工作是那么好做的?
  苏小软听二姑说过,纺织除了设备最关键之外,其次就是车间里温湿度的控制,温度不能低于二十五度,湿度不能低于五十五,要不然他们的设备就会容易疵纱疵布。
  她倒要看看,这样一份铁饭碗,那个余渣男能不能端得住!
  第164章 蹭电灯
  苏小软虽然觉得余占松不可能真地踏踏实实地做工人,可是也没想着把自己的注意力一直放在他身上。
  倒不是因为离得远,不方便,苏小软只是单纯地觉得没必要在一个不重要的人身上再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不香吗?
  七月底,红星大队终于通电了。
  当里当时布线的时候,苏小软特意让爹娘多买了一些线,这个是需要工业票的,而且也只有跟电力局的人买才行。
  通常情况下,分配到户里的线是有一个最低数的,至少可以给户里安装好电灯,当然,这个是不需要农户再用票的,可是安装电表是要收钱的,不安装电表,就不给通电。
  苏建业家的房子多,连新房带老宅子,有九间呢,一长溜。
  光正常用线就得是其它人家的好几倍了,更何况苏小软还特意让人家多布了好几个插座,这就更是烧钱了。
  终于通上电了,晚上一拉灯绳,屋子里头亮堂堂的,不知道多少人都兴奋地睡不着觉呢。
  苏建业家倒还好,毕竟之前就有苏小软拿出来的那种太阳能马灯,所以对于电灯这东西,倒也不是太好奇。
  苏小软松了口气,几乎是每个房间都预留了插座,为了安全起见,苏建业又用一些木块把那个插座的外围给包起来了。
  苏建业也是听苏向东说这木头是不导电的。
  因为刚通上电,所以电力局这边的人还是安排了电工给全大队的人做安全讲解。
  比如说这电线可不能随便碰,那是要死人的!
  再比如说家里头的电灯坏了,要是换电灯泡的话,一定得先把灯关了,如果不确定是不是关了,那就把自己家的匣给缷了,否则有可能会触电身亡的。
  电工讲了两天之后,反倒是把大家伙给弄得人心惶惶的,甚至有些人都开始念叨着不该通电了。
  太危险了。
  万一再电死了可咋整?
  因为刚刚通电,所以这一波培训的电工们,基本上都是每天要讲一些安全用电的事,另外,每天还要负责各处转转,不管是大线还是各家各户后墙上的线,都不能出意外。
  通电了是好事。
  可并不是所有人家都通了电。
  有些人家因为条件不好,听说装电表和布线还得多掏几块钱的时候,就直接拒绝了。
  苏国安对于这样的人家也没有多劝,毕竟是要花钱的事儿,自己哪能给人家做主呢?
  大队里没有通上电的人家还不少,不过因为有了电线杆子,再加上用电的用户占多数,所以以后如果这些人想要再通电的话,也好弄。
  刚开始头两天还好,因为通了电,那些家里没有通电的人就会到隔壁或者是亲戚家看个热闹,知道知道啥是电灯,啥是插座。
  事实上,整个大队里安装了插座的,除了大队部,就只有苏国安和苏建业两家,其它人家都没有装这个。
  苏建业其实不懂这个,不过闺女和儿子都说要装上插座,他就直接装上了,反正也是电力局的人帮忙弄的。
  一波接一波看新鲜的人走后,家里头也就逐渐恢复了平静。
  不过几天后,就有人因为用电的事情吵了起来。
  最先吵起来的,就是余占松的奶奶。
  他们家闲花钱,所以没有装电灯,到了晚上,就跟以前一样,要么就是乌漆抹黑的,要么就是点上一盏煤油灯,蜡烛这东西太贵,老太太可舍不得买。
  家里头没电,起初也没有觉得不方便的。
  可是后来这余老太太太尖了,一到了晚上,就去别人家里头串门儿,还带着自己的儿媳妇孙女啥的,谁的手里头也不空着,不是顺带着纳鞋底,就是做个小背心啥的。
  一次两次的,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可是你天天晚上到别人家里头做手工活,用着别人家的电灯,这是不是就有点儿过分了?
  这余老太太也精明,见人家不高兴之后,就隔了几天没去。
  你以为是余老太太意识到自己的厚脸皮了?
  那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是换了一家去蹭罢了。
  余老太太都算计好了,邻居呀、亲戚呀啥的,这家蹭几天,那家蹭几天,他们家得省多少煤油呀!
  不仅如此,电灯多亮呀,他们家女人的手工活还能比以前出地更快更好了。
  都是一个大队的,再加上余老太太年纪大了,大部分人不好意思跟她闹翻,一般也就是私底下说说,后来有的人家干脆就想法子早早地栓上了大门,谁叫也不开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虽然自己用也是掏钱,余家人来了用也是掏这点儿钱,可就是心里头不痛快!
  花自家的钱,却便宜老余家,凭啥?
  这天晚上,余老太太去余大虎家拍门,就被挡在了外头,喊啥人家也不开门。
  起初里头不吭声,可是院墙矮呀,余老太太早就看到屋里的灯光了,知道家里有人,更是扯开了嗓子喊。
  后来还是余二虎的媳妇马大花站到院子里跟她隔着大门喊话。
  “婶子,没啥事儿就回吧,俺们也要洗洗睡了,这一天天的下工干活,都累坏了。”
  余老太太一听,哪能不知道对方这是嫌弃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