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知道卢舟领着朋友来了,还送了他们一份儿甜点。
  饭菜上齐,原本就好奇的姜濯一瞧,咦,没见过,没见过,都没见过!
  是和御厨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闻一闻,看一看,色香味俱全,满眼都是期待。
  那位内侍起初还不太愿意吃,更不愿意让姜濯吃,可见姜濯都要自己下筷子了,连忙先替他挨个试一遍。
  虽然有人朝姜濯下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绝不能疏忽大意。
  结果,不尝不要紧,一尝,内侍震惊了。
  他不相信,京中普普通通一家小客栈,做的菜竟然比御膳房还好吃?!
  姜濯举着筷子焦急地等他试完,“好吃吗好吃吗?”
  内侍不情不愿点头,“殿……店家做的还行,我再试试。”
  姜濯点头。
  卢舟没听出来他差点儿嘴瓢把“殿下”叫出来,只和姜濯一样举着筷子等他先吃。
  这位一直不大喜欢他的仆从叔叔对阿濯很好的,只有他们三个人吃饭,理当让长辈先吃先动筷子。
  待内侍挨个尝完刚一点头,姜濯也不等他布菜了,自己拿起筷子给自己夹。
  三人将饭菜扫光,全都吃撑了。
  姜濯在桌下揉揉肚子,不禁想起还在缩衣减食的父亲。
  他父亲身为太子,为了以身作则,一个月才吃一次肉,人都清瘦了。
  姜濯盯着空盘子,想起吃光的香煎豆腐,他瞧着这个也很简单,但吃起来香香的,吃完了盘底还有一点油花……
  卢舟跑去结账,见阿濯喜欢吃炸豆沙春卷,还买了一份儿拿回去给阿濯当零食。
  他等春卷时稍耽搁一会儿,回来见阿濯在盯着空盘子发呆。
  卢舟忙问:“怎么了?是不是没吃饱?”
  姜濯摇头,咬唇犹豫片刻,问道:“阿舟你可以帮我问问你哥哥能不能教我做素菜吗?”
  卢舟怔了怔。
  姜濯:“我爹爹不方便出门,不能到这儿来吃,他最近只能吃素菜,人都饿瘦了!我可以付钱!我让家里厨子们写保密书。”
  他们家菜谱既然可以和酒楼合作,那应该是可以教的吧!
  卢舟摇摇头:“不用,我教你吧。”
  他脑补着姜濯爹爹卧病在家,日益消瘦,因为生病还只能吃清淡的素菜,姜濯为了扛起家业,不得不到姑丈家求学……
  卢舟:“只是做几道素菜我就会的!”
  炒菜和蛋糕不同,观阳县百姓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会做,家常菜他们家也从来没藏过,哥哥也是从来不介意别人学去的。
  卢舟心情沉重地跟姜濯回去,将春卷全给了姜濯,然后开始奋笔疾书一口气写了二十道素菜的菜谱。
  下午的课结束,卢舟刚走,姜濯马上就拿着春卷回了太子府。
  太子正和幕僚议政,听说皇孙回来了一阵吃惊。
  这是怎么了?
  平时不到约好的日子他可是绝不会来请安的,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他刚要叫内侍去喊姜濯过来,却听说姜濯往厨房跑了。
  太子:???
  这是饿了?
  听说贺家节俭,堂堂太师府,不至于把人饿成这样吧!
  第215章 弹劾
  太子府有自己的膳房,厨子也都是御厨,平时自己在府中自己开火就行了。
  姜濯跑去膳房,把一众御厨和内侍全吓坏了。
  太子妃和太子赶来时,他已经将菜谱教给御厨,让他们保证方子仅在宫中使用,不许带出宫去,不许私自教人。
  御厨们茫然的答应了,姜濯又让他们对着菜谱看看有没有能做的菜蔬,晚上就吃这个。
  见太子和太子妃来了,姜濯献宝似的将包在油纸里的春卷拿出来,一定要让太子和太子妃尝尝。
  弄清怎么回事,太子夫妻二人哭笑不得,又有些感动。
  没想到平时总是闲不住想乱跑的儿子,还担心着他们的饭食,关注着太子是不是瘦了。
  一直跟着姜濯的内侍将菜谱的由来解释一遍,太子没让他们先试菜等明天再做,他儿子特意为他找来的菜谱,当然要马上就做才能不辜负儿子的孝心。
  太子府膳房忙起来了,太子将儿子叫去书房考教,看看他这几日是不是光顾着玩了。
  不料考着考着,话题就被姜濯带歪了。
  他眉飞色舞给太子讲起卢舟同他说的京城物价,买一本书多少钱,什么书哪里有哪里没有,他们老家想印一本书多么困难等等。
  他又讲起隆兴郡、朔州郡物资多匮乏,读书多难,讲着讲着父子俩还翻出大岐的舆图查起隆兴郡、朔州郡。
  这舆图还是贺承业在朔州做督军时改良过的。
  姜濯:“就是隆兴郡这样偏远的地方,有人做出了御厨都做不来的菜肴与点心,书籍匮乏,文教落后至此,也培养出了传胪,我大岐人才济济,一定还有许多许多能人异士尚未被筛选出来,父王,您应当建议皇爷爷广纳贤才!”
  太子鼓励他,“既然是你吃饭吃出了这番感悟,不如你写折子给你皇爷爷?”
  姜濯:“我?”
  太子点头。
  姜濯想了想,他也很大了,该为父亲和爷爷分忧了,“好!那我写完您帮我看看。”
  太子自然答应。
  他们父子俩交流完,膳房的菜也做好了。
  民间尚未有铁锅时,御膳房其实早就有了。
  古时君王贵族以青铜做膳食,后来有了铁,怎么会没人想到将铁做成炊具。
  只是以前铁价昂贵,全要用来做兵器、做农具,寻常百姓用不起,也没人去推广而已。
  锅具都有了,御厨也是会类似炒菜的烹饪方式的,只是他们从前多用铁制的厨具做肉,从没用来做青菜。
  观阳锅传到京城时御厨自然也学了,不过这种传自民间的东西,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他们不会往宴席上端就是了。
  姜濯爷孙三个,作为大岐最尊贵的人,怎么能吃这种小民之食呢?
  因此,姜濯、太子从前从没吃过炒青菜。
  姜濯游说不停,太子和太子妃也升起兴味来了,能有多好吃?
  品尝之下,太子:“……”
  太子妃:“……”
  太子问:“这真是只用了白菜豆腐?”
  太子妃:“是的。”
  要入口的东西,配方又来历不明,她自然要派人去看着。
  太子茫然了。
  他粗茶淡饭的时候,他的臣民已经将白菜豆腐做这么好吃了吗?
  御厨的手艺没得挑,即使是只看了一张菜谱,他们没琢磨多久就将菜做出来了。
  若说炒菜就比他们平时做的好吃倒也不见得,太子平时吃的素菜滋味也十分不错,毕竟将普通的素菜做好吃才是最考验厨艺的,他们全是个中好手,给储君做饭菜,也是拼尽全力的。
  只不过太子从前没吃过炒菜,新鲜的味道更容易让人觉得奇特好吃而已。
  太子尝了好吃,膳房热好春卷,他便让内侍将还未动过的菜蔬和春卷送去给皇后和弘安帝尝尝。
  太子妃欲拦,“今日已经晚了,不如明日将方子送去……”
  太子:“无碍,时间还早,母后喜素,也爱吃甜的。”
  姜濯:“我给皇祖母送去!”
  太子便让他去了。
  他是太子,是弘安帝的儿子也是臣子,往宫内送东西,尤其是吃食也是有忌讳的。
  太子妃总怕他会招了喜怒无常的弘安帝不喜,但他知道,他父皇其实只是看起来吓人而已,哪次骂他也没有真生过他的气。
  再说了,弘安帝就他一个嫡子,就阿濯一个嫡孙,只要他不想造反,只要他父皇信任他,谁还能动了他的地位?
  他要真是对父皇敬而远之没了父子的情分,那才危险呢。
  姜濯叫人装了菜和春卷跑去后宫献宝,扬言要给弘安帝上书,证明他在宫外没有瞎玩,连吃吃喝喝都是体察民情的。
  弘安帝听说了,逗他要写正式的折子,到时候他要拿给他的阁臣们看,若写的好,还要让朝臣传阅。
  弘安帝年轻时心思都扑在打仗上,和儿子相处不多,父子俩性格也不像,疼爱归疼爱,但太子从小就不怎么向他撒娇。
  到了姜濯,倒是生出如普通百姓一般的隔代亲了。
  别人怕弘安帝,姜濯是不怕的,他眼里弘安帝是无所不能威风凛凛的,老了也是全天下最帅最酷的老头,是他最崇拜的人。他现在依旧记得小时候弘安帝抱着他看大岐舆图,挥斥方遒的风姿神采。
  既然说了要写,他便要动笔,绝不能只是说说,不但要写,还要写得够好,第二天他还拉着卢舟帮他一起想。
  如何网罗到更多的人才?
  这本就是一个很常见的经典考题,姜濯吃了一次炒菜就来了灵感,让卢舟又震惊又佩服。
  是他从没想过的思路!
  卢舟忍不住道:“阿濯你是如何想到的?”
  姜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