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都市生活 > 袭夺河 > 第211章
  傅掩雪回了村里,在路上他和陆陆续续前往学校的孩子们擦肩而过。
  孩子们成群结队,言笑晏晏,他们背着傅掩雪年初赞助的全新书包,里头还装着配套的文具,洗干净的校服。他们一路高歌,一句前行。今天是从山的这头飞往那头,往后也会从山的那头,飞往更辽阔的天空。
  傅掩雪放缓了骑行的速度,因为他心中一直在想:杨持看到这一切,一定会很开心。
  回到玉茗村,石杏正在村委会等他,而村支书已经同傅掩雪商议此事好几天,眼下也没有最初的拘谨,笑容里透露出对这个青年才俊的欣赏。
  “傅总,我们之前联系的品牌商过段时间会派人过来考察。”石杏言简意赅,“到时候您看有没有时间……”
  “到时候我和杨叔一起,那几天的都不用安排其他日程。”傅掩雪对村支书,“杨叔,你放心,我们对接的品牌方都是国产老牌子,大部分都是日化产业,也有小部分药厂,相信资料你也都看过了,都是民族品牌。关于合作细节与合同内容上,有我在,你们不必担心,你要做的就是为他们答疑解惑。我相信,不论是我,相关部门,还是玉茗村这边和品牌方,对这件事都乐见其成。”
  “傅总,真是太感谢了。”杨叔道,“其实我们也一直想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将我们玉茗山的茶花茶树推广出去,现在正好你来了,就像一座桥梁,架起了我们和这些厂商的桥梁……”
  傅掩雪也笑道:“能为杨持的家乡做点事情,你们和杨持感到高兴,我自然也高兴。”
  石杏将项目书和杨叔一起又检查了一遍,大事小情都过了傅掩雪的同意,就等着不过后各个厂商的考察。
  杨叔带着傅掩雪去后山浅浅地转了转:“我们玉茗山除了盛产各类茶花,其实这后山里啊,还有很多宝贝呢。除开深山野兽,后山因为这些年的保护得当,让许多的珍稀的花草药材得以保存下来。”
  “但是我看了你们这几年的报告,除了茶花经济,玉茗山还是以常见的农作物作为主要经济作物,没有看到关于中草药的记载。”
  “是这样的傅总,我们玉茗山脉正是因为对生态保护得当,因而里头也深不可测,除了专业的科考队,我们也不敢随便放人进去,有些药草对生长环境比较挑剔,我们目前也只是处在准备阶段。”
  傅掩雪望着浓密的、神秘莫测的森林,他只是站在这里,就好像站在时光隧道的入口。
  直到十七年后的今天,他才明白曾经是如此“初生牛犊不怕虎”。
  “其实……我真的进去过。”傅掩雪慢慢地说,“并且找到了宝藏——又或者,是我的宝藏在里面,等待着我。”他转过头,笑容浅淡,又如此真实,“你信吗?”
  杨叔惊诧片刻,继而释怀笑道:“我信的,傅先生。”
  “和我说说吧,在十一岁之后的杨持,是什么模样。他最爱走哪条路,最喜欢在哪个位置眺望……”傅掩雪声音极轻,如细语喃喃,“他最艰难之时是如何度过,在玉茗山的二十余年中,他又是怎么长大。”
  “杨持哥,自从你知道那个人离开之后,一直闷闷不乐的。是阿临说错话了吗?”邱临把杨持按在自己的工位上,赶紧打开抽屉,分出自己的宝贝水果,“要是伤心了就吃点东西吧,吃点东西就不伤心了。”
  邱临家里不算大富大贵,但好在勤劳致富,靠着在学校门口卖炒粉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父母虽没什么文化,但心眼实在,淳朴善良,把唯一的孩子也教养得分外天真烂漫。
  “杨持哥,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和我见面在哪里吗?”邱临给杨持剥开一只沃柑,果肉掰开成两半,对比一番之后将较多那部分放在杨持面前,自己则拿走了剩下一小部分。
  杨持正在走神,邱临突如其来的问题拽回他的神志:“我记得,我们不是在开学报名的时候见面的,而是在报名前,阿姨的店铺上。”
  “对啦,我当时哭得可伤心了,要不是你及时过来照顾我家生意,转移了我妈妈的注意力,我指不定还得被训多久呢!”邱临一边嚼着果肉,语气里好像还有对妈妈严厉训斥的后怕。
  “我一直很好奇,那天你是因为什么挨骂?”杨持笑着问,“难道是阿临干坏事了吗?”
  “因为我妈妈非要给我报班啊!”邱临撇撇嘴,“你知道我什么脑子的嘛,初中三年被我妈提溜着好不容易才考上玉茗一中,给我妈高兴坏了,赶紧给我报了个初升高的暑假班……我一整个暑假都在上课,别人都在玩,可给我羡慕死了。”
  “那你是逃课了?”杨持疑道。
  “不是。”
  “打架斗殴?”
  “也不是。”
  “那……早恋了?”
  “不是啊,哥!”邱临眨眨眼睛,“是因为,当时我们辅导班最后一天进行随堂测验,我没及格。”
  “……”
  “可是我真的学不会啊!”邱临认真道,“那天我妈妈就说,‘临临,你以为你运气好考上高中,下次还能运气这么好吗?打铁还需自身硬!’……”邱临模仿起妈妈的语气惟妙惟肖,就连神色都入木三分。
  杨持忍俊不禁:“可是阿临,人和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对于学习这一块并不擅长,那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并不在此。你也一样。书本知识你不在行,但是你运动方面很有天赋。况且,你在医学院的专业课分数也很高,就像你刚才告诉我的,你都没想到你对护理专业如此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