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穿越历史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879章
  现下没人再闹腾,都盼着朝廷重视防洪之事。
  五分的险情,被他们说成十分,无非是盼着朝廷掏腰包,省得他们的田庄被淹了。
  雍正虽厌恶他们的私心,可也不能让东北被淹。
  几年的风调雨顺,修生养息,好不容易朝廷与地方才安定下来。
  他这个曾被士林诋毁的皇帝,当得也有底气些。
  若真是南北齐涝,没人会想着天有不测风云,而是都会想到他这个皇帝身上。
  那起子小人,说不定又要说什么皇帝德政之类……
  士林口碑,雍正既心有不甘,却也无意为其左右;东北关乎八旗利益,却不容轻忽。
  就今春南北水情异常之事,他专门着大学士与六部九卿,专议此事。
  不管是旗员,还是汉大臣,对此事都尤为关注。
  汉大臣多是进士出身,大半来自江南;旗员则晓得东北的重要性,半点不容有失。
  朝廷上下,难得的没有杂音。
  雍正心中,颇为满意。
  虽说现下国库丰盈,可哪里能轻动?
  西僵不稳,不知什么时候就是一场大战。
  那就是个无底洞。
  因江南水情,李卫又支了数百万。
  雍正觉得气闷,看着这满堂大臣就有些不顺眼。
  咬咬牙,掏这笔银子没什么。
  他登基六年,除了雍正二年的战事外,并没有遇到其他什么坎儿,这会儿舍些银钱,求个安稳也好。
  可是,他整顿吏治这些年,哪里不晓得朝廷弊端?
  干净的人少,胆子大的人多。
  尤其是河工此类撒银子的差事。
  河道衙门历年出的蛀虫还少了?
  五月过了大半,眼见就是六月,真要是因他们贪墨耽搁了防洪大事,那影响就大了。
  心烦气乱之下,雍正的视线落在曹颙身上,又看了看伊都立……又转到工部几位堂官身上……
  直到散朝,他也没说什么。
  在众人退朝之后,他却留下了十三阿哥,商议东北防洪之事。
  “这本是工部的差事,可朕心里实放心不下夸岱。他虽没胆子伸手,可却是个耳根子软的,保不齐被人撺掇了做下蠢事……”雍正揉着额头道。
  夸岱是佟国纲三子,现下袭了佟家长房的公爵,是工部的掌部尚书。
  佟家虽之前被打压得差不多,可毕竟是孝懿皇后母家,雍正名义上的外家,总要留些香火情。
  十三阿哥闻言,晓得皇上这是另有属意人选,斟酌着道:“皇上慧眼如炬,佟公在到工部前,多在武职任上,理不得这种琐事也是有的。”
  雍正道:“东北水患,事关民生社稷,总要有个谨慎人总理,朕才能放心……曹颙与伊都立两个,你瞧着那个更妥当些?”
  十三阿哥不由哑然。
  这两个一个是户部掌部,一个是兵部掌部,皇上你用着不觉得乱套么?
  可皇上的意思已经摆出来,他只能郑重的想了想,道:“若是在这二人中选派人手,臣弟觉得还是曹颙更妥当些……他年纪虽轻,却比伊都立更经事些……”
  雍正满意的点点头,道:“朕也这么看……曹颙的谨慎平素瞧着有些碍眼,可真要去担这差事,还真的需要个谨慎人……朕打算让他兼任工部尚书,去盛京总理此事……伊都立亦同去,东北民人稀少,多是驻军,由兵部出面,调动人手也比较便宜……”
  十三阿哥听了,心下骇然。
  皇上对臣下已经疑心至此么?
  工部两个尚书、四个侍郎竟无一可信之人,另提溜了曹颙总理。
  六部尚书,不满员时两部兼任是有的,如同张廷玉,就挂着两部尚书职。
  地方督抚,亦多挂副左都御史或兵部尚书衔。
  可曹颙这个不同,工部尚书无出缺。
  十三阿哥斟酌了一下,还是开口道:“皇上,工部那边……”
  雍正道:“李卫上了折子,江南防洪以缺人手,让夸岱去江南……”
  第1357章 再聚首
  对于夸岱来说,接到下江南的旨意时,几乎要手舞足蹈,窃喜不已。
  随着督查河工的旨意下来的,还有雍正的密旨,四皇子弘历将随行南下。
  只要不是傻子,谁不晓得四皇子就是内定储君。
  不过是圣祖朝夺嫡太过惨烈,今上又不是宽和的,无人敢明着抱四皇子的大腿,可饶是如此,得了机会的暗中巴结的却是无数。
  佟家经过两次三番的打击,早已经势衰。
  夸岱这个孝懿皇后亲弟,堂堂的国舅爷,更是像小妇养的,在六部尚书中居末不说,更是夹了尾巴做人。
  至于曹颙这个户部领工部尚书差事之事,夸岱却没有放在眼中。
  皇上待下向来爱僧分明,曹家正炙手可热,他才不会那么没有颜色的与之相争。
  皇上再厌佟家又如何,总要留一线;若是同抱好四皇子的大腿,佟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起来,毕竟佟家的爵位还在……
  曹府新宅,九如院。
  这是新宅中路第三进,是曹颙夫妇所居之处。
  院名“九如”,取自《诗经·小雅》,有福寿绵长之意。
  虽说曹颙夫妇还不到不惑,可在这个时代,儿女成行,也将到含饴弄孙的时候。因此,在曹颙选院名的时候,便圈定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