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其他类型 > 锦宫春暖 > 第107节
  这皇太孙家的小娘子,端的好颜色,生得雪魄冰姿,那肌肤明净如新雪般,如今因沐浴过,透出清透的浅粉色,便是同为女儿家,都看得几乎挪不开眼。
  如今她这一头乌发只慵懒地插了清透如水的翡翠簪,更是衬得那国色天香之姿。
  于是侍女们再看那雪肌间触目惊心的红痕,脸红心跳之余倒是能理解,她们看了都挪不开眼的,更不要说那血气方刚的皇太孙,适才在浴房中,还不知道怎么放浪,以至于这娇滴滴的小娘子仿佛全然没了半分力气,如同被人揉碎了一般。
  而希锦懒散地合着眼,享受着几位侍女的服侍。
  她们手法高明,倒是让她通体舒坦,只觉得是前所未有的享受。
  这么想着间,因闻得那香脂味道幽香入骨,别有一番动人,便随口问道:“这是什么香?”
  那侍女便道:“这是海外运来的一种香料,据说叫白笃耨香,是由国外使臣献上的,昨日个官家就说,分给各宗亲家眷来用。”
  希锦听着,隐约记得自己听舅父提过这个名字,但也只是提提,那是海外传说,并没见过实物。
  她来了兴趣,便吩咐道:“取来我看看。”
  侍女听令,便取了来。
  希锦细细看时,原来这是凝成的香块,通透犹如猪油,颜色却似鹅脂,装在剔透的青瓷罐中,待要用时,便用簪子挖出一丁点来,放在笼中蒸。
  侍女解释道:“约莫蒸半个时辰就可以了,适才殿下吩咐说要沐浴,我等便已经开始蒸了,如今娘子沐浴过,正好给娘子享用。”
  希锦摩挲着这笃耨香,只觉得那香味氤氲不散,实在是动人。
  若是能在市面上卖一卖,不知道能挣多少银子,不过想来这笃耨香远自海外而来,实在是罕见,贵重得很,这货源怕是难。
  她想着,或许应该给舅父写一封信,问问他,若是能设法弄到,也是一笔好买卖呢。
  那海上买卖通夷国,夷国总是有些新奇物件,是大昭没有的,若是能取个巧,不愁发大财。
  这时候,阿畴重新进来了。
  他也已经收拾过,换上了质地柔软的雪白绫锦,样式简洁到并没什么花饰,一看便舒适得很。
  他一进来,视线便在床榻上巡了一番,最后落在她脸颊上。
  希锦:“嗯?”
  阿畴唇畔浮现出一个浅淡的笑意,之后走过来,握住了她的脚。
  她肌肤通透如脂,沐浴过后更是弥散着莹润的粉光,而她那双脚,白嫩光洁,就那么似有若无地隐在软缎中,看着越发叫人动心。
  希锦见此,便干脆抬起脚来,轻抵在他的胸口。
  阿畴低首,捧着,轻吻了一口那脚趾头。
  希锦生得实在好,脚趾头都是匀称的,犹如玉雕的,看得人目眩神迷。
  他这么吻着间,希锦便慢慢有些受不住了,刚才在浴池中,已经身上无力,被侍女们好生服侍一番,才觉好些,如今他又来。
  阿畴看出她的意思,哑声问道:“要吃些什么吗?”
  希锦摇头:“没什么胃口。”
  阿畴:“要不吃点雪梅酒?”
  希锦:“酒?”
  阿畴:“用了临安的绿萼梅,取了冬日攒着的梅上雪,好像还加了秋露和芍药,酒力并不大。”
  希锦听着,倒是有些兴趣,便让人呈上来。
  却见那酒竟是水魂浮动,似有春光,她便吃了一口,入口幽香,爽净悠长,倒是上佳。
  此时夜色已经暗了下来,远处的歌舞之声变得遥远,窗下的虫鸣却是幽幽响起。
  夫妻二人偎依在这床前,由宫娥服侍着,漱口过后,用了酒,又吃了一些下酒的荤食鲜果。
  如此用过后,才让那宫娥收了下去,夫妻二人重新漱过,这才上床。
  阿畴显然惦记着,并不放过她,吻她脚踝,那脚踝纤细柔婉,他轻轻含着吻着,便慢慢地沿着那修长玉白的双腿往上了。
  希锦几口酒入腹,也有些飘飘然,便觉浑身上下都是舒服,整个人犹在云中一般。
  不过她还记得刚才的要紧事,便喃喃地道:“有事要问你呢。”
  阿畴埋首在那里,有些贪婪地亲吻着,此时听到这话,只哑哑地“嗯”了声。
  希锦虽也有些沉迷,不过还是推他:“哎呀,说正经的呢。”
  阿畴:“你问。”
  他略放开一些,不过唇上嫣红,眸底深浓,气息也有些不稳。
  希锦:“我听侍女说,刚才这笃耨香,是国外使臣送的,最近倒是来一批外国人?”
  阿畴听这话,神情略清明了,道:“是。”
  他给她解释道:“是,有几个国家恰好和我们大昭有来往,这次连同大昭藩属的几个小国,一起带了贡使前来,也是因了那摩尼教,是以最近燕京城戒备森严。”
  希锦:“都有哪几个国?”
  阿畴道:“有时室利佛逝派,渤泥国,也有阇婆、层拔、波斯。”
  希锦听着渤泥国,眼睛一亮:“哎呀,我才听我舅父提起,说我们还要卖给他们瓷器呢!要用我们的瓷器和丝绸来换他们的稀罕物件!”
  阿畴颔首:“舅父这些买卖都是私底下的,好在数量不多,也就罢了,其实按照大昭的规定,但凡和大昭通商的,必须向大昭纳贡,也就是只有大昭藩属国才有资格通商。”
  希锦:“现在并不见严查这些?”
  阿畴:“是,现在还不曾严查,不过这些早晚要管的,你看我们之前那批货——”
  想起曾经,他顿了顿,才道:“这就是韩相想从市舶司下手,开始逐步严查海外通商到时候,那些通商小国就必须先成为大昭藩属国了。”
  希锦听着,也是惊讶,毕竟她从小长在汝城,汝城都是做买卖的,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条,就连她舅父也不曾提起。
  她略想了想,问:“不是说这次渤泥国也派了使臣来吗?那他们怎么就不是我们的藩属国?”
  阿畴道:“这次渤泥国王派了使臣前来,自是想和我大昭通商,也有意低头为我大昭附属,但是具体如何,还要详谈,如何纳贡,以及纳多少,也包括通商的双方税赋,这些都是要谈的,若是能谈拢,这生意自然可以做,若是谈不拢,只怕是从此便要严查私下商贸往来了。”
  希锦默了默,叹道:“其实何必呢,这都是互惠互利的,非要自诩□□大国,把好好的买卖都给推到门外,白花花的银子不挣。”
  阿畴:“也不是说非要拒之门外,还是要看怎么谈。”
  希锦:“人家都已经眼巴巴想纳贡了,这不是挺好的?还要怎么谈?”
  阿畴笑了下,解释道:“也不是说对方愿意纳贡就是好的,历来各朝都是重朝贡而轻市舶,但是本朝却相反,为重市舶而轻朝贡,其中缘由有许多,细说起来,那朝贡的来了,自然是要回赐,且要优厚,才能彰显我大昭国□□大国的国威,除此之外,贡使入境后的食宿和路费按例都要由朝廷来出钱,而且那贡品还不能收税,这么一来,这蕃国入贡,可谓是朝廷无丝毫之益,而远人获不赀之财。”
  希锦:“……”
  她深吸口气:“明白了,这外国人打得好算盘,这就像是过年时候穷亲戚上门送礼,说是送礼,但其实咱们要还礼,还得管他好酒好菜,他来这一趟,我们亏了,他们赚了!”
  阿畴:“他们这次来得也是不巧,正好赶上我们寒食节,前几日朝臣们便提议着,干脆让他们过来这皇林苑,摆下酒席,观看百戏,其间再谈这通商一事,若是不成,只当戏谈。”
  希锦这才恍然,恍然之余,也和阿畴提起来自己带的那些瓷器。
  阿畴:“你带的?渤泥国定制的?”
  希锦:“嗯……本来打算带着当个土仪的,也算是有趣,这不是还没来得及拿出吗。”
  她其实有些担心:“不过这事也就不提了,免得牵连舅父。”
  毕竟严格来说,她舅父供应那海商瓷器,其实竟也是私下通商,若是严查,要被抓起来抄没的。
  阿畴蹙眉,沉思一番,却是道:“既恰有他们定制的瓷器,其实如今拿来一用,也未尝不可。”
  希锦:“嗯?”
  阿畴:“正好明日要设宴招待外国使臣,这些瓷器虽是私制,但若是合适,也未尝不能用,两国谈判,牵扯复杂,关键时候,以这些瓷器做引,也未尝不可。”
  希锦:“啊……”
  她顿时精神了,坐起来:“那,那现在让人去取来?”
  阿畴颔首:“我马上派人过去,取一些来,若是可用,再做计较。”
  希锦又想起一事:“对了,当时我不是搜罗土仪吗,除了那些各样稀罕玩意儿,我还弄了一副叆叇。”
  阿畴:“叆叇?”
  叆叇原意是浓云蔽日,不过时人流行一种物件,也唤作叆叇【注:叆叇既眼镜,北宋已经有所记载】。
  若读书过多,耗费眼睛,精神不济,眼力不好,便犹如那浓云蔽日,于是便可以用那叆叇来作辅,用绫绢缚于脑后,两块清明水精在前,可助力双眼清明。【注:水精既水镜】
  又因各人情况不一,所以都是用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划分深浅标度,其中讲究,外人轻易难以窥破。
  这物件少见,原是海商从外国带回来的,不过他倒是听人提起过。
  希锦:“对,我听说,那副叆叇,不光那些读书毁了眼睛的书生戴的,就是年迈之人也戴的。”
  她想了想:“也不对,我带来的这叆叇,是只给那些年迈眼花的人戴的。”
  至于为什么这两种人要戴的叆叇不同,她也不懂了。
  当时搜罗了一些稀罕物,觉得这个有趣,也就带着了,至于可用不可用,以及到底能不能卖银子,她才来燕京城,诸事繁忙,还没来得及琢磨呢。
  阿畴:“那我带过来看看,官家年迈,其实也有些老眼昏花了,万一有用呢。”
  夫妻二人这么商量着,此时两个人自然都没那旖旎心思了,希锦又交待自己都带了什么什么,阿畴便出门安排去了。
  希锦也睡不着了,她就躺在那里,回想着当初自己向舅父请教的,关于出海的,关于那渤泥国的,他们的风俗习惯等等,舅父说了许多,她也就那么一听。
  如今却觉得,倒仿佛能有些用处,等晚间阿畴回来,她再多给他讲讲。
  既然要协谈,知己知彼总归是有备无患的。
  ***********
  阿畴按照希锦所说,取来了希锦暗地里带来的那些瓷器,并交给了鸿胪寺卿,并命人传唤负责接待几国使臣的押伴使,商谈具体事宜。
  希锦便将自己从舅舅那里听来的各样传闻都说给阿畴。
  “我舅父说了,他们以石板筑城,他们有个国王,国王屋顶上盖着一种用来抄写佛经的贝叶,不过寻常老百姓只能用草来做房子,他们的国王出行,都是用一种绳子编成的大床,上面盖一个大布巾,他们若是打仗,就在穿一种用铜铸成的盔甲,他们的货倒是齐全,有龙脑香、玳瑁、苏木、槟榔、丁香。他们成亲的时候,喝椰子酒、吃槟榔、还爱戴指环,他们用布料和刀具来做嫁妆,不过他们那布料当然不如我们,我们的绸缎到了他们那里都不是寻常人能用的。”
  她这么滔滔不绝,把自己舅父说过的,原封不动说给阿畴。
  阿畴听着道:“这都是你舅父讲的?”
  希锦连连点头:“他也是听海商讲的。”
  阿畴蹙眉,道:“鸿胪寺倒是有些关于渤泥国的记载,不过只是提及地志、物产和邦交。”
  希锦:“哦,鸿胪寺的记载嘛,那自然都是正经事。”
  她知道的都是那些海商的见闻,鸡零狗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