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玄幻奇幻 > 卑鄙的圣人:曹操(大全集)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4部_第八章 袁术称帝惹
  回军许都
  宛城之役的失败完全是曹操个人行为不检点造成的,这让他既后悔又惭愧。这一仗不但损失兵马、丢失辎重,其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心腹爱将典韦也战殁阵中。
  张绣在略微休整之后派出张先继续追击,使得曹军连淯水东岸也不能继续立足了。所谓兵败如山倒,明明敌人只有少数部队,但曹操这边军心就是稳定不下来,无奈之下只得率领兵马且战且走,逶迤退至舞阴驻扎。
  待进了县城,兵马安顿妥当,曹操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大哭一场了。曹昂是他爱妾刘氏夫人唯一留下来的骨肉,为了生曹昂刘氏难产而死,后来由正室夫人丁氏将他抚养长大。丁氏对其视为己出,灌注了全部心血;曹昂也是个争气的孩子,七岁学文九岁习武,在家是个孝顺儿子,出兵是个称职将军,哪知道刚刚一十八岁就殒命战场,而且还是为了尽孝而亡的,回去怎么跟丁氏交代啊?
  曹安民是曹操弟弟曹德之子,当初老曹嵩与曹德自徐州至兖州,半路上陶谦部下张闿谋财害命,满门老少尽皆死于屠刀之下,只有这曹安民一人幸免。这孩子虽不怎么正经,但也有几分聪明,更是曹德留下的血脉,如今也被他给断送了,这可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弟弟?
  典韦乃世之虎臣,英勇不亚于古之孟贲、夏育,始终紧随在曹操身边,是全军敬仰的猛将。打吕布、平黄巾,多少激烈的战斗都毫发无伤,如今却在宛城丧了性命。而且是张绣已经投降的情况下,纳人家婶子为妾,生生把人家激反的。典韦死得那么不值得,岂不寒三军之心,这又怎么跟满营将士交代啊?
  曹操越想越思,越觉痛悔交加,堂堂男儿哭了个泣涕横流,任谁劝也劝不住。王氏与周氏这会儿也傻眼了,如今她们成了三军败阵的众矢之的,虽碍于曹操没人敢当面辱骂斥责,但大伙全拿白眼珠看她们。其实两个女人也很委屈,当初是曹操强娶过来的,且不提害死这么多将士,还没进曹家门就把正室夫人的儿子连累死了,这以后的日子能否过下去还不一定呢!两人劝了曹操几句赶紧退到一边,这个节骨眼上,生怕会迁怒到自己。
  夏侯渊、乐进、朱灵等将领赶忙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导,连许褚那么粗率的人这会儿也跟着说安慰话。曹操抹抹眼泪,抬头看看许褚,凄凄惨惨道:“我儿子、侄子死了都不心疼,唯独痛惜典韦,一代勇将命丧疆场,悲哉!痛哉!”这话可不是由衷的,典韦再善战,不过一个外人,自不能比死了曹昂、安民还痛惜。他这么说是想笼络住人心,让诸将感觉到他的情意,不要一味嫉恨过失。
  许褚的心眼岂能多过曹操,见他在这样情势下还痛哭爱将,铁铮铮的汉子竟也把持不住,流下几滴眼泪:“主公,马革裹尸乃丈夫之幸也!咱们重新举兵再战张绣,为典韦报仇也就是了。”
  夏侯渊哀叹道:“马革裹尸……可典韦的尸首还在敌营呢!”
  曹操总算抓到一个表现的机会:“我这就传下檄文给敌军,谁能送回典韦尸首,我赐给他大笔钱财!绝不能让典韦客死在他乡……”
  听他这么表态,诸人觉得宽慰了些,又有几人不禁抹了抹泪水。这时候,郭嘉忽然急匆匆跑来:“主公,有青州兵逃归至此,说于禁叛变了,率部攻打曹仁麾下青州兵,而且已经杀奔舞阴而来。”
  “啊?!”曹操眼泪都吓回去了。现在军兵四散尚未归拢,于禁再造反可怎么了得?固然败军之际人心浮动,但于禁毕竟跟随曹操这么多年,猝然说他叛变,这事也颇值得怀疑。曹操立刻下令,军兵戒备紧闭城门,亲自带着诸将登上舞阴城楼观望动静。
  一望之下,大家全糊涂了。但见远处杀声阵阵,于禁的人马正和张先的追兵奋战,双方势均力敌杀得难解难分。曹操倒是稳住了心神,于禁若未反更好,即便反了也没关系,且叫他与张先厮杀,张先败了就平外患,于禁输了就除内乱。
  曹操抱定坐山观虎斗的心思静观其变,但见于禁所带兵马即使在败军之际也毫不散乱,阵容齐整进退有秩;张先虽然乘胜而来却也占不到什么上风。双方僵持时久,张先见不能取胜,恐舞阴城再发兵马夹击,竟主动撤兵了。于禁不敢再追击,原地整饬兵马、捡拾物资,好半天才领兵向舞阴城开来。城上之人尽皆屏息凝神,生恐于禁率部攻城。却见他的兵行至护城河边就不再前进了,接着便不慌不忙地安营扎寨、埋锅造饭,根本没有造反的迹象。
  曹操默然看了良久,忽然道:“速速打开城门,叫于将军进来。”
  “不能开门!”朱灵从人堆里钻出来,“如今于禁造反之事还未查清,倘若打开城门,他的兵马就势杀入,将如之奈何?”
  曹操也知朱灵与于禁有些不睦,但这时候不便多加申斥,只开导道:“文博勿疑,我保于文则不反矣!”朱灵不再多说退到一旁,心中却暗暗抱怨:您还曾保张绣不反呢?如今还不是被追到这里了吗?
  不多时城门大开,于禁兵马并无异样,只有他一人单骑入城。他慌慌张张来到城楼之上,离着老远就向曹操下跪施礼,诚惶诚恐道:“末将聚拢败军行军迟缓,死罪死罪,不知主公是否无恙?”
  曹操闻他先问自己安危,一切疑虑顿感释然:“文则快快请起,赖诸位将军舍命相保,本官并无大碍。有劳你击退追兵,辛苦了。”
  于禁起身退到一旁,并不言攻杀青州兵之事,只不住跟左右将领嘀咕着:“主公大难得脱,诚乃朝廷之幸天下之幸。”虽是嘀咕,但声音拿捏得很妥当,既不大也不小,刚好可以让曹操也听清楚。
  朱灵见他到了这会儿还惺惺作态逢迎取宠,心下不由恼怒;又见曹操手捻胡须,也不提反叛的传言。他便主动跨出一步,向于禁拱手道:“文则兄,你率部攻打咱的青州部,不知是何用意?”
  于禁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只眼望曹操道:“大军撤兵之际,青州兵趁乱劫掠别部辎重,我不过给他们点儿小教训罢了。”不待朱灵再插口,他又抢先道,“想那青州兵,原为黄巾之众,今既归属主公,岂可复为贼乎!”这么一说倒把朱灵的话给堵回去了,他眼望着这个当面恭顺、背后倾轧的于禁,恨得牙根痒痒,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曹操却平静地问道:“文则,你可知青州兵来至此间状告你谋反?”
  “已经料到。”于禁拱手道。
  “既已料到为何不速速叫开城门进来分辩,还不慌不忙在城外扎营立寨呢?”
  “今敌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御敌?且末将素知主公聪明,诬陷之言岂能与您耳中?”于禁这几句话有理有据还有马屁。
  曹操不住感叹:“淯水之难,何其匆忙,文则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待我处决进谗言之人,回朝之后表奏你为亭侯之位,以示嘉奖。”
  于禁心中欢喜,却推辞道:“末将不愿受封,只望主公可以宽宥谗言之人。青州兵乃归附之人,宜示以恩德安定其心,况且同为主公帐下朝廷之兵,末将也不忍因私怨而相屠害。”他这么一说,自己与曹操的宽宏形象就都树立起来了。
  曹操更欣慰了:“言之有理……不过你的功还是要赏的,该封的一定要封。”
  于禁确实在此次撤退中立功不少,但是他这种惺惺作态、逢迎上司的表现却搞得旁人很反感。乐进、朱灵等人虽没来得及聚拢散军击退追兵,但他们却始终保卫着曹操的安全,危急时刻护卫主帅的功劳岂不更大?原本是朱灵与他的恩怨最大,如今这个侯位承诺出来,其他人也开始对于禁抱有成见了。
  这时又见南边尘土飞扬,曹仁收拢的青州兵也渐渐赶来。至此,各路兵马总算是顺利转移到舞阴境内了。曹操也松了口气,回头对众将强笑道:“吾收降张绣等,失于未取其人质,以至于此。今吾知其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矣!”
  还未取其人质?人家婶娘都让您弄到被窝里去了……诸将想笑不敢笑,纷纷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之类的话。不管怎么样,军心总算是勉强稳定下来了。
  曹军在舞阴驻扎数日,待流散的兵士渐渐聚拢回来。但同时也得到消息,张绣率部转移穰县,与刘表唇齿相依,一时间也不可能轻易为患了。无奈之下,曹操只得暂时放弃战事,领兵撤回许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偷偷送来了典韦与曹安民的尸体,曹操命人好好成殓送回家乡,但是曹昂却不知被淯水冲到哪里去了。
  张绣原本是可以拉拢过来的,可现在却白白推到了刘表那一边,大半个南阳郡虽然收复,但祸根未除随时可能再出乱子。更重要的是,曹操首试“奉天子以讨不臣”就磕得头破血流,这助长了其他割据者对朝廷的蔑视,也使许都“百官总己为听”的局面产生了动摇。内忧外患再一次猛烈逼向曹操……
  国事家事
  回到许都之后,曹操要过的第一关不是天子,也不是文武百官,而是他的妻子丁氏夫人。
  曹操对于嫡妻丁氏的感情深厚,可这种感情不是宠爱,而是由衷的敬畏。丁氏比曹操还大着两岁,出身沛国丁氏名门之后,但形貌却不怎么出众,性格也过为内向。因此曹操从一开始就没对她起过怜爱之心,只产下一个女儿,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懋。可就是这位无宠的夫人为曹家付出了太多心血,特别是在曹家因宋后被废牵连的时候、在曹操逃亡在外躲避董卓的时候,这位丁氏夫人几乎成了家乡的顶梁柱。更可贵的是,她把刘氏的遗子曹昂视如己出,辛辛苦苦培养了十八年啊!
  关于曹昂的死,曹操本想委婉地告诉她,并把死因与王氏、周氏的关系隐瞒起来,只告诉她儿子是壮烈阵亡的。可是曹操也糊涂了,还有曹丕、曹真这俩孩子呢!俩小的也遭了那么多难,回来一五一十就跟卞氏说了,卞氏一听哪能不去安慰丁氏,两位夫人见面把话一提,没半天的工夫,这事儿就瞒不住了。
  丁氏也是将近五十岁的人了,半辈子没跟曹操红过脸,这一回可把司空府闹了个天翻地覆。曹操刚换完朝服,原打算上殿禀奏天子,丁氏一猛子跑出来,拽着他的袍袖在后院里又哭又打:“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托身你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东西!为了两个狐媚子宁可把亲生儿子断送……老杀才!儿子死了,你怎么不死呢!你还我儿子!还我儿子……”
  曹操自知理亏也不敢还手,任由她又捶又打,只抱着她的肩膀安慰道:“夫人……是我不好,人死不能复生,咱还有其他的儿子呢!”
  丁氏不听此话也罢,一听此话扬手就给他个耳光:“你有一群儿子,可我只有昂儿一个呀!你对得起我吗?你对得起我那死去的妹妹吗?千刀万剐的老杀才啊……我上辈子欠你什么啊……”她打也打累了,往地上一坐,止不住地呼天抢地。
  曹操被她巴掌打得眼花缭乱,捂着脸也不好说什么;一边王氏、周氏全吓傻了,祸因她俩而起,都不敢过去劝。秦氏、尹氏也出来了,俩人见状赶紧一边一个搀起丁氏
  :“姐姐保重身子要紧啊……”丁氏哪里止得住悲声,拉着俩人的手一边骂一边哭。秦、尹二女也都是眼窝浅的,刚开始还劝她别哭,后来是仨人一块抹眼泪。环氏听外面又哭又嚷,抱着小曹冲也出来看,结果竟把孩子也吓哭了。这院子里大人哭孩子闹,搅得曹操心里似开锅一般。关键时候还是得卞氏出马,她见这般情景赶紧凑到曹操耳边:“你别愣着了,快叫人备车,把大丫头从夏侯家接回来,让闺女来劝啊!”
  “这事儿……”多少朝廷大事难不倒的曹操,这会儿也慌神了,“我怎么跟丫头开口呀!”
  “你这老冤家呀!”卞氏也恨他在外胡作非为,狠狠拧了他胳臂一下;但她毕竟是心软,瞧丈夫一脸无奈便感叹道,“叫我说什么好啊?快忙你的大事去吧,我去夏侯家走一趟,见了大丫头多说宽心话呗。”
  曹操如获救命稻草,赶紧吩咐人备车。又见秦、尹二女扶着丁氏摇摇晃晃回房,丁氏抹着眼泪不住哀叹:“昂儿死了……我没有儿子了……我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步履迷茫而去。再看王氏、周氏也躲在角落里相拥而泣,见曹操扫视过来,都吓得连连倒退……这事都是曹操自己惹出来的,也不能怪这俩女人啊。
  曹操越想越恨自己,不由得也抽自己嘴巴,转身往前堂而去。走出去好几步才意识到朝服扯了,这样子见天子有失朝仪,赶紧又回房换新的——这次倒好,夫人们全忙活去了,就一个粗使唤的丫鬟帮忙更衣。潦潦草草收拾完毕,带上笏板,出门登车奔皇宫而去,这一路上他心里还七上八下的呢!
  许昌的皇宫是迁都后临时建造的,气势规模都比洛阳差得远。任谁都知道曹操是朝廷实际的主宰者,自没人敢阻拦。待递了名牌进去,不大一会儿工夫皇帝刘协便升了殿,请曹操快快入内。
  虽然天子不敢说他什么,但大致上也得都过得去才行,他低头上殿,思考着对于战败的应对之辞。待迈进去才发现大殿之内多了一大群虎贲卫士,一个个手持金钺利刃列立两旁,曹操心中一凛——糟糕!也忒大意了,难道皇帝要杀我不成?
  想要转身退出,可已来不及了,已经进到殿中,他跑得再快也比不过这些人的刀斧快啊!曹操跪在殿上,强打精神朗声道:“臣司空曹操见驾,吾皇万岁,万万岁。”
  刘协见他行礼站了起来,抬手道:“曹公快快平身。”
  曹操慌慌张张爬起来,眼睛不由得瞅向左右的虎贲士,还未及说什么,却听刘协抢先道:“曹公此去南阳,收复舞阴、叶县,朕不胜欣喜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宛城之败的经过早传扬开了,而且越传越走样。有人说曹操先奸后娶张绣之婶,让人家堵在被窝里了;还有人说张绣拿大枪把曹操屁股都给扎了,最后爬窗户出来才捡条命,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刘协也早风闻曹操打了败仗,但他却绝口不提宛城之失,只说收复舞阴那点小功劳。
  听他这么讲,曹操摸不清正话反话,心中越发不安,生恐利刃顷刻间就要落到脖子上,赶紧举笏道:“臣未能收全功而返,实是惭愧无地,望吾主训教。”这又是以退为进的试探。
  “曹公怎么这样讲话呢?”刘协对他也怀有惧意,忙诚惶诚恐安抚道,“你为朕收复割据之地,朕感激你信任你还来不及呢,又怎会训教你?快别说这些谦让的话,搞得朕都觉心中不安了。”这倒是刘协的心里话,如今在曹操的掌握下虽比在董卓、李傕身边吃穿用度好得多,但身为天子敢说的话却越来越少了。
  曹操见他似无谋害之胆,赶紧溜之大吉,再次举笏道:“既然如此,臣深感陛下宽宏大量……另外,臣忽感不适,就此告退。”
  刘协原是对他颇为忌惮的,瞧他没说两句话就要走颇感诧异。但察言观色之间,见他眼光不自主地往左右武士身上瞥,便知他心中也怀怯意。刘协不禁冷笑,故意厉声叫住他:“曹公且慢!”
  “啊?”曹操不禁打了个寒战,差点又跪倒地上,哆哆嗦嗦道,“陛、陛下还有何吩咐?”
  “曹公,您乃朝廷之顶梁,要多多保重身体才是。”刘协说这话时可谓皮笑肉不笑,“要是回到府中还有不适之感,可请御医前去调治病症,不要为朕的江山累坏了你的身子。”
  不要为朕的江山累坏了你的身子……曹操感觉这话里带着刺,但险地不可久留,赶紧趋身下殿。待迈下玉阶,回首望着手持利刃的虎贲士,心口不禁狂跳,擦了擦冷汗暗自嘀咕:“吓煞我也,以后绝不能轻易见驾了。”等出了皇宫又登上车辇,他的惊惧转为了愤慨,对车边的王必抱怨道:“荀彧是怎么搞的,殿中怎会又增加了虎贲士?”
  王必见他忘却,赶紧解释道:“在宛城时,荀大人已经传书禀告过这件事,您当时不是说‘既然是古制,该恢复就恢复’嘛。”
  那些日子曹操天天沉浸在温柔乡里,哪把这些禀报往心里去了,他拍拍脑门道:“我糊涂了……王必,你速速拿我的名刺,请尚书令荀彧、御史中丞钟繇到咱府中来。”如今荀彧已经是朝廷的官了,不能无缘无故往司空府跑,即便是曹操有事也得派人去请。
  眨眼的工夫又回到府里,曹操心里都快开锅了,家里朝里竟没一件顺心事。他闷坐在大堂上,命徐佗捧来这些天的公文,其中竟还有一封袁绍派人送来的书信。别的先推到一边,先看那封书信,打开瞧了瞧,恨得直咬牙——袁绍闻知曹操败于张绣之手,竟来信辱慢,说他畏缩怯阵、志大才疏、有悖皇恩,反正都是当初借诏书指责袁绍的话,现在人家变本加厉又扣回来了。
  “好贼子!欺我忒甚!”曹操气得把竹简扔出堂外。
  这会儿御史中丞钟繇到了,正迈着四方步低头上堂,忽见一物奔面门飞来,赶紧低头闪避。啪嚓一声响——脑袋是躲过去了,冠戴却被当堂打落,搞得披头散发。
  曹操也吓了一跳,人家钟繇不是他的掾属,是身居“三独坐”的朝廷要员,打人冠戴如同打脸一样啊!他赶紧起身离位:“哎哟元常老弟,愚兄失手了……罪过罪过……”说着连连作揖道歉。
  钟繇吓坏了,摸了摸胸口,半天才缓过气来。见曹操直说好话,心里倒觉好笑了,连忙低头拾起那卷竹简,却不敢看一眼上面的内容,小心翼翼将它卷好,递回曹操手中,嘴里还直替他遮掩:“曹公也是一时不慎才将公文失落了,没关系的。”
  失落有横着飞出去的吗?曹操明白这是人家宽宏大量,赶紧手牵手将钟繇扶上客位,又亲自过去拾起冠戴——两根横梁都打断了。这要是砸到脸上,鼻梁骨也悬了。曹操赶紧对案边侍立的徐佗发作道:“你长没长眼睛,就这么看着吗?还不快去后面拿一顶新冠戴来!”
  “诺。”徐佗算是倒霉透了,明明曹操惹的祸,却要发作他,但谁叫他是司空府的掾属呢?这个尴尬的时候只能拿他找面子,他赶紧赔礼道歉,到后面取冠戴去了。
  钟繇起身道谢,曹操却又把他摁在榻上:“实在是太失礼了。”
  “无碍的,无碍的。”话虽这么说,钟繇还是忍不住捋了捋披散的头发。官员穿着深服,头顶冠戴才像个样子,若是没了冠戴只穿深服,怎么看怎么别扭,这副模样是没法出去见人的。
  不一会儿工夫,徐佗就捧着冠戴来了,害怕曹操再说闲话,索性连梳子、箅刀、簪子、脸盆、清水全叫人端来了。曹操瞥了一眼道:“哼!这还差不多。”说罢亲手拿起梳子为钟繇整理发髻。
  “这可不敢当!”钟繇吓坏了,哪有三公给人梳头的,起身要推辞。曹操又把他摁住,殷切道:“别动别动,这算什么要紧事,马上就好了。”
  钟繇不好再推辞,瞧他沾着清水将头发梳好盘上,徐佗又为他戴上冠、插好簪子。钟繇心里热乎乎的,刚要说两句感激的话,却听曹操话已入正题:“元常,你可知殿上增派虎贲士之事?”
  “知道。”钟繇微微倾了倾身子,“此乃历来的制度,身为三公又掌有兵权者,上殿面君当有虎贲士协同。”后面的话钟繇就不敢说了,这个制度是防止权势熏天的大臣突发不臣之心行刺天子。制度虽然是定下了,不过中兴以来的外戚大将军们,似窦宪、梁冀、邓骘、阎显、窦武、何进之流,却没有一个死在这些虎贲士刀下——用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人。
  “你无需有什么想法,既然古制嘛,我也不会反对。该恢复的就要恢复,这也是祖宗的章法……”说到这儿曹操话风突变,“但我想知道,是谁提出要恢复这个制度的?难道是文若吗?”
  钟繇不敢隐瞒:“这并非荀令君的主意,乃是议郎赵彦提出来的。为了这件事在朝议上讨论了很久,谏议大夫杨彪极力赞成,这才定下来。至于这些虎贲士嘛,都是夏侯将军在营中亲自选拔的,全是曹公您的同乡。”
  听说是夏侯惇选的乡人,曹操放心多了,却转而道:“元常,你知道我请你来干什么吗?”
  钟繇也是聪明人,御史中丞是专门弹劾人的官,曹操这明摆着要办一办提议这件事的人,赵彦倒是可以随便编出个罪名,但杨彪似乎身份太高了,因这件事治罪过于牵强。他低头想想,才小心翼翼道:“那议郎赵彦素来恃才傲物,今朝廷百废待举,竟然上这样空耗人力的条陈,应该论一论他的罪了。”
  曹操见他避重就轻,又点拨道:“朝中有些自恃身份高贵的老臣也很不像话,你看对于这样的人该怎么办呢?”他指的是杨彪。
  钟繇抬起头装懵懂:“谁的罪追究谁,没罪的先不能追究。”这话可真有学问,言下之意是告诉曹操,等杨彪犯了一差二错再说!
  曹操也听明白了,却没搭这个茬,无意中信手翻开一份公文,刚看了一眼,火又上来了——字迹潦草,多处圈改!他仔细一看,是府中西曹掾的举荐名单,又朝徐佗喊嚷:“你拿着这个去给毛玠看,叫他查查是手下哪个令史写的。查明了是谁,把人带过来,我非叫那人把自己写的玩意吃下去不可!”
  “诺。”徐佗哪敢违拗,赶紧接过潦草的公文。
  钟繇见他神色不正,料是他还在为败于张绣的事耿耿于怀,不敢在这是非之地久留,赶紧起身作揖道:“曹公若无其他的吩咐,下官就回去筹措弹劾赵彦之事了。”
  曹操这会儿脑子都乱了,并不强留,只掐着眉头道:“元常走好,我这儿还有事,就不送了……”
  “不敢劳烦曹公,告辞告辞。”钟繇说完客气话,赶紧溜之大吉。
  这可真是曹操难忘的一天,家里丁氏给他气、殿上天子给他气、朝中同僚给他气、河北袁绍给他气……现在连一个小小的令史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丁氏的事是他理亏,天子说闲话他不敢僭逆,杨彪暂时治不了罪,袁绍更是鞭长莫及,可是这个把公文写得潦草的令史非要狠狠收拾不可!他在堂上踱来踱去,打算把所有的火都撒在这个倒霉蛋身上。过了一阵子,徐佗慢吞吞领来一个小吏。曹操见人进来,厉声喝道:“好大胆子,给我跪下!”这一嗓
  子喊出去,连那小吏带徐佗全矮了半截。
  “抬起头来!”
  那人微微抬头。曹操垂眼打量,见他二十出头相貌堂堂,却不认识。这也难怪,他自开春就出去打仗,这些日子毛玠又录用了什么人他不清楚,况且公府令史不过是百石的小吏,也不值得他亲自逐个接见。
  “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陈国梁习。”那人规规矩矩施了个礼。
  曹操冷笑道:“不知阁下来我府中之前曾任何职?”
  梁习低声回答:“在下原是陈国主簿。”
  “哦?”曹操挖苦道,“原来还是陈国相骆俊的属下。那你知道我这司空府的西曹掾是管什么的吗?”
  “是负责公府属员选拔任用的。”
  “说得好啊……”曹操本打算抓起那卷公文掷到梁习身上,可低头一看公文没交回来,再瞧徐佗捧着那竹简还在一边跪着呢,怒气又不打一处来,“站起来!你跟着起什么哄,给我出去。”
  “诺。”徐佗爬起来就走。
  “回来,把公文给我撂下呀!”
  徐佗今天被他数落得晕头转向,战战兢兢把竹简往桌案上一放,如蒙大赦般撒腿下了堂,差点儿叫门槛绊个跟头。曹操这才抓起公文抛到他面前,厉声咆哮道:“你睁开眼看看,这就是你给我写的名单!这上面哪个人名我能看得清?就你这样的人竟还是陈国出身的官员,陈国相骆俊瞎了眼吗?陈王爷就该一箭射死你才对!拿着你写的东西,一个字一个字给我念,我可得长长学问,倒要看看这些‘章草’是什么!”
  梁习向前跪爬两步,抱起竹简看了半天也不认识。
  曹操见他自己都念不出来,气都气乐了:“好!真好!学问大得连自己都佩服了,是不是?”
  梁习赶紧磕头:“在下一时疏忽,误将草稿上交……”
  “呸!”曹操一拍桌案,“今天你疏忽了,明天他疏忽了,治国为政岂能如此草草?”
  “请主公治罪。”
  “当然要治你的罪,我把你这大胆的……”曹操话未说完,却见王必引着荀彧到了,便缓口气转而道,“捧着你写的那些‘龟甲铭文’到院里给我跪着去,一会儿再教训你!”
  荀彧进府门时正遇见钟繇,俩人在外面聊半天了,早知道曹操今天有股邪火。荀彧跟随曹操六年了,见他喜怒无常的情况见多了,现在也不当回事了,笑呵呵道:“刚回来就闹,您这又是怎么了?”
  “有点儿不顺心罢了。”曹操微一抬手示意他坐下,跟荀彧就不用讲这么多虚礼了。
  荀彧坐下来,又打量他两眼,喃喃道:“刚才钟元常跟我聊了聊,他说您因为宛城之败还在生气,我就对他讲‘公之聪明,必不追究往事,殆有他虑’不知对不对啊?”
  “唉……知我者文若也!”曹操叹口气,示意王必也出去回避,这才拿起袁绍的书信递给荀彧,“你快看看吧。”
  荀彧粗略瞅瞅就扔到一边了:“袁绍这等胡言何必当回事呢?”
  曹操抓了抓脑袋,怒气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憔悴:“我把大将军之位都让与袁本初了,就是不想与他轻易翻脸。可是你看看,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现在我要是与他较量,依旧不是对手,这可怎么办呢?”
  荀彧自一进门就静静观察他的举动,觉得该给他鼓鼓气了,便捋着胡子缓缓道:“古之成败者,若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昔刘邦、项羽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耳。袁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肚量之胜也。袁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略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用武之胜也!袁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行之胜也!”说到这儿荀彧忽然起身,径直走到曹操面前,手据桌案直勾勾看着他的眼睛,“曹公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天下谁敢不从?袁绍之强其何能为!”
  曹操从没意识到自己会有这么多优点,但见荀彧看自己的眼光却坚定不移万分肯定——荀文若是从不发溢美之词的,他说我有四胜,我就一定有,他说我能扫平天下,我就一定能!
  想至此曹操把这一天的阴霾、晦气、愁闷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不过他现在也学会了矜持,只是点着头露出一丝微笑。
  荀彧见这办法奏效,也随他笑了一会儿,转身回到自己座位上:“曹公,您出去的这段日子,其实朝廷出现了不少利好之事。先说许下屯田,任峻搞得有声有色的,您回军时没注意吗?这附近的荒野都已经开垦出来了,等到立秋之后,这就是满眼的粮食啊!天下各家割据,谁能有这么多的粮秣储备?若将这个办法推广到整个颍川,甚至是豫州,足够支撑起几十万的军队,这个数目您想过没有?”
  曹操想是没想过,但做梦总梦见,不禁欣然点头。
  荀彧继续道:“再有,李典在离狐干得相当不错。兖州郡县城池已经重新修备起来,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叛乱前的光景。郡县安定了,流亡的百姓就会回来,百姓回来了,课税、兵源、粮食、守备都会有改观,我敢断言,日后豫、兖二州将会是普天之下最丰腴的地方。有了这片丰腴之地作为根本,王师可无敌于天下。”
  “话虽这样说,但补给再充足,成败兴衰还是要看战场上的表现。”曹操捋髯道,“张绣虽然小胜,但已失南阳之土,仰食刘表,暂不足为虑。袁术在淮南骄奢淫逸、吕布在徐州无经远之略,这都不是什么大敌,只有袁绍才是最难对付的角色……”袁绍这个巨大的阴影,总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易图也。”荀彧作了一个判断。
  “你说得不错,如今袁谭已盘踞青州之地,我若不拿下徐州,袁氏可以自东北两面夹击我。”说到这儿曹操眼睛又黯淡了,“我现在最怕的是袁绍侵扰关中,现在高幹已经在并州立足了。倘若他们勾结羌胡,南诱蜀中刘璋、江汉刘表,那时我将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四面受敌可怎么办呢?”
  “关中割据大大小小有十几个,互不统辖莫能相一,唯有韩遂、马腾最强。他们若见山东争战,必定拥兵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长久相安无事,但您平定关东之前,足以不生变故。”
  “哦?你有这个把握?”
  荀彧解释道:“关中之事您大可放手托于钟繇,当年他在西京曾与李傕、郭汜等人虚与委蛇,现在还可以继续利用一下这层关系。至于袁绍那一边,可以先派程昱回兖州,叫他统领军务,密切关注河北的动向。另外我兄长荀衍在河北还有些朋友,可以借私人书信摸一摸袁绍的底细。”
  “好,就叫程仲德、荀休若他们去办吧,但要掌握好尺度。至于钟繇先等一等,待他把议郎赵彦的事处理完,我就调他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各军。”曹操还对杨彪、赵彦的事耿耿于怀。
  荀彧似乎不想对赵彦的事表露什么态度,只是接着刚才的话题:“另外,应该以朝廷名义提拔一些关西世家子弟,这样也可彰显朝廷的诚意。现有京兆人严象、河东人卫觊自关西游历至许都,加之陈留郡所举孝廉路粹,不妨将这三个人都授以尚书之位共参朝政,以示朝廷开诚布公求贤之心。”
  “可以,只要给我稳住了关中,就不至于三面受敌,如果再拿下吕布,那东面之忧也可暂时缓解。咱们的敌人太多了,只能拉一面打一面,不能全都招惹啊!”曹操眯起了眼睛,“通过张绣之事也给我个教训,迎天子至许,只能招揽天下士人,却不可以使那些割据以及好乱之士诚心归附。我掣肘于他们,反倒成了公敌,这可不行啊!咱们得为天下树立一个公敌,这样才能转移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话余音未决,就见王必匆匆忙忙走进来:“禀报主公,刚刚自淮南传来消息,逆臣袁术称帝!”
  “袁公路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啊!”曹操听说袁术称帝丝毫没有愤怒,反倒流露出兴奋的神色,挥手叫王必退出去。
  荀彧一拱手:“国家出此窜逆,曹公为何面带喜色?”
  “哈哈哈……终于有个公敌了。”曹操笑出声来,“袁公路倒持干戈授人以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不合天下之割据一并攻之,我怎么对得起他这个伪皇帝呢?”
  “喏。”荀彧低头应允,却不甚喜欢他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
  这时忽又闻哐啷一声巨响,把曹操与荀彧都惊住了——只见堂口栽倒一人,是小吏服色,似乎是急匆匆上堂被门槛绊了个大马趴。他也顾不得起身,爬到曹操身边磕头道:“请曹公速速放了梁习,那份错交的公文是我写的。”
  来者是帐下西曹令史王思。若论这司空府中脾气最急的人,曹操只能屈居排第二,因为这王思才是第一。他资历也不浅了,自兖州时就在曹操帐下,颇有些办事才干,但性格太乖戾了,所以满宠、薛悌如今都升官了,他还是个小令史。有一次王思写公文时身边飞过一只苍蝇,他竟恼得投笔打苍蝇,一击不中气得连竹简带书案全给掀翻了——对一只苍蝇尚且如此,心浮气躁可见一斑。把文书草稿误交这种事,说是王思办的一点儿都不奇怪。
  “你干吗这么慌慌张张的?吓我一跳!”曹操一皱眉,“梁习呢?叫他进来……明明是你的过错,为什么要让人家替你顶罪?”
  王思叩首道:“在下今日有些私事,心中烦乱,便急急忙忙写罢文书托梁习上交,我就抽空出去了。”
  “哼!心浮气躁的,你这是第几次了!”见梁习也进来了,曹操又呵斥道,“怪不得念不出来。既然不是你写的,你为什么替他顶罪?”
  梁习拱手道:“在下受人之托,未能细致查看,自当领罪。”
  王思却慌慌张张道:“这是我的错,岂可叫别人领罪啊。”
  这会儿曹操的怒气早消了,瞧着这对活宝,竟然扑哧一笑:“没想到我这府中还有两位义士!竟争着领罪……算了吧!快把真正的公文拿来,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梁习、王思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什么曹操的气消得这么快。王思自袖子里掏出一卷竹简:“这才是真正的举荐名单。”曹操翻开来看,头一行就写着三个人名——颍川定陵杜袭、颍川阳翟赵俨、繁钦,他连忙指给荀彧看:“这三个人与你是老乡,可曾听说过?”
  荀彧摇摇头:“只闻其名,未见过面。听说他们三家自战乱以来互通财货,都在江淮避难。”
  “很好。”曹操把竹简往边上一扔,“别人暂且不管,速速以朝廷诏命征召这三个人入朝。既然避乱江淮,必知袁术底细,我倒要看看几年未见袁术长了什么本事,竟敢在这个时候称帝!”